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要“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这说明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存农村土地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土地作为资本的功能的有效发挥 ,极大地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阻塞了农民通过有效利用土地来增加收入的渠道 ,应当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涉农”制度改革的重要对象。一、现存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精神是 :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 ,农户拥有一定期限内的承包经营权 ;土地经营权可以在承包期间依…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与创新张锐若将中国农村改革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80年代是以变革土地经营方式为主线,而整个90年代,将以实现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为主要追求目标。一、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1、所有权虚置。一是现行土地所有权者地权界定不清。《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四种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模式缺陷凸显,土地作为一项资产并没有产生应有的资产化收益,亟须改革和创新.创新的模式可以是以下四种一是私有化模式,二是资产量化模式,三是土地股份制模式,四是永佃权模式.  相似文献   

4.
俞悦 《兰州学刊》2003,(1):53-55
本文简要回顾了新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从研究现行土地制度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阻碍 ,来分析现行土地制度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适应性 ,围绕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土地制度的要求 ,提出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双层产权的土地制度和反租倒包等三种土地制度模式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将自己承包的农用地租赁给专营农业的农户,从而带动和促进了农村农用地的流转.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在不同利用主体之间进行优化配置,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对实现我国农业规模经营以及解决"三农"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应在农村土地所有、使用、管理三个方面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所有制度的创新是通过实行国家和农户双重所有,解决产权关系模糊问题,为农地流转提供制度基础;使用制度创新重点是确立农民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强化土地产权管理,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建立有效的调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是城乡二元割裂的土地市场制度结构仍然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对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及其机制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农村内生增长、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及作用机理。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市场制度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不利影响,要加快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亟须深化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框架,选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适宜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资源约束日益明显,农产品生产成本逐渐上升的严峻背景下,探讨并实践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狠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意义重大。研究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探索情况,发现我国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存在要素流动不通畅、"三链"拓展不足、质量与技术保障不够、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与政策支持乏力等问题。基于以上现实问题,需要从农村农业改革、"三链"重构、技术创新及运用、政府引导与市场开发、政策支持等方面出发推进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博士论文题目:《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导师:福建师范大学陈征教授一、博士论文提要农村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村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农村土地制度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建设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效率则是一种土地制度存在和变革的决定因素,是评价土地制度是非功过的首要标准,也是构建未来土地制度的依据。研究农村土地制度及其效率问题,旨在以效率为标准,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经验教训,探讨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思路,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达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看,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的劣势,对农村三产融合提出了客观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动因包括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赢利增收驱动、支持政策创新等。调研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模式包括第一产业后延、第二产业前伸、第二产业后延、第三产业前伸、第二产业前后延伸等五类。为更好发挥带动作用,要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夯实融合发展基础;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合作,创新融合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保障融合发展中的农户权益;健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强化融合发展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农业经营模式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探索,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推动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胶州市在实践中,形成了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自愿、有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流转、规模经营的原则及政府推动、把关定向,实现土地流转规范化;特色带动,创新模式,实现土地流转规模化;转移促动、集中资源,实现土地流转社会化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农村改革伊始率先选择了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确立,标志着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第一步改革的伟大成功。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实现,使农业微观经营组织得以再造,从而使农村劳动者财产权利的主体地位得到不同程度的确认。因此,农村第一步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然而,农村初步改革虽在土地集体使用制度上取得突破,但却发生了阻滞,致使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这一农村土地制度巨大成功的背后隐含着明显的制度缺陷和政策不足,在相当程度上对农业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残缺与农地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残缺与农地制度的创新张锐若将中国农村改革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80年代是以变革土地经营方式为主线,90年代,则以实现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为主要追求目标。一、现行土地制度的产权残缺1.所有权虚置。一是现行土地所有权者对地权界定不清。《中华人...  相似文献   

14.
周志雄 《河北学刊》2007,27(4):189-193
农村土地市场化有利于城市化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保护农民土地权利。中国现行有关土地使用权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完全的土地市场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地价格上的非市场化强力阻碍等因素,均制约着中国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应确立各种农村土地制度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来有效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关系农村整体改革成败的关键.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应清醒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和面临的难题,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等,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而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通过引用转出、转入土地两类农户各自的成本一收益模型,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农村土地市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等方面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应实施明晰土地产权、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建设、改革与土地流转相关的一些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促进土地流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推行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由于存在产权制度安排、需求与供给不足以及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和租地企业经营困难等方面的问题,这一制度的推行受到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在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承包制"为"永包制"、改革"普惠制"的农业补贴政策和建立土地银行等方面进行制度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农村制度体系基础和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致的价值目标,具备相互统一的推进步骤。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梳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脉络,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驱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关乎效率与公平两个价值取向的博弈。基于这一逻辑,提出“提升效率——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土地利用制度创新”“保障公平——土地风险防范制度创新、土地增值收益制度创新”的二维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构建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现了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上的三大突破,但三大突破的落实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在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试点中深入推进.我们应摒弃部门立法的做法,从政府立场中立的原则出发转变政府职能,从平等保护产权主体利益是立宪的最本质理念出发修正宪法第十条,从尊重农民集体土地作为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出发修订<土地管理法>,以试点推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并及时将改革的成果上升为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而且由于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不能与城市国有土地一样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不仅影响到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甚至威胁到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为此,应采取混合所有制思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这一土地制度的特征在产权结构上表现为"三权分立",即国家拥有农村土地的规划与用途管制权,集体拥有耕地发包权、宅基地划拨权和建设用地占有使用权,农户拥有承包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在具体管理上表现为"三种模式",即集体所有、国家管理,集体所有、农户管理,集体所有、集体管理;管理责任人分为"三个主体",即国家、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