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22,(12):62-63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报考国家公务员人数正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报考人数更是突破250万大关,创近十年之最。如何备考,才能成功“上岸”?这里,我们邀请三位“过来人”分享他们的备考经验,以期帮助同学们顺利“拿下”公务员考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2012,(12):39-47
引子 2012年10月24日下午6点,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此次国考报名人数达137万余人,共招考职位12901个,招考人数20839人。其中,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尽管明确标注工作地点为“艰苦地区”,仍以9470:1的报考比例成为本次国考的第一抢手职位。“万里挑一”的“最苦金饭碗”也迅速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国考”意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对象一般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往届毕业生,部分职位需要硕研以上学历。当下“国考”被认为异常火热。有一组数据能够描述其“高温”:2004年,“国考”报名人数18.2万人,2005年31万,2006年54万,到了2010年达到144万人,6年年均递增41.2%!再看看同期招录比例:2004年6.67%,2005年2.86%,除了2008年的象征性增长外,该比例稳步下降,到了2010年降至1.69%,6年招录比例年均递减20.5%。  相似文献   

3.
章睿齐 《社区》2012,(16):35-36
典型案例小黄是湖北省武汉市某高校中文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成绩中等,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毕业在即,同学们为找工作忙得团团转,小黄却天天乐悠悠的,比大一新生还闲。原来这段时间她的父母正四处奔走托人帮她找工作,想方设法把小黄送进某事业单位。小黄也去  相似文献   

4.
2010:嫁饭碗     
《人生与伴侣》2010,(5):14-16
继流行多时的考研一族、考托一族之后,考碗族成了最新的热点。随着就业压力越采越大,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人把目光盯在了工作稳定、待遇优厚的公务员身上。于是,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以其千里挑一甚至几千里挑一的形式,毫无争议地成为全国第一考。考上国家直属机关的公务员被称为“金饭碗”。直辖市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地市级是“铜饭碗”,镇街道一级最起码也是“铁饭碗”。由此应运而生了另一族群:嫁碗族。  相似文献   

5.
“考公务员”已成为时尚话题,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面临如何择业时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对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公务员考试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大学生为此作了充分准备;(2)公务员“热”的是福利待遇和职业稳定,就业压力是报考公务员最主要原因之一;(3)“公务员热”得到认可和理解,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时首选行政机关。以上启示我们,要使“公务员热”得以降温: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完善公务员内部流动机制;正确认识公务员考试,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机关锻炼;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公务员考试。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国家人事部门年初预测,200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70%,估计约有64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不能落实工作;而截止到2003年7月底,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只达到了5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今年待岗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已接近百万之巨,加之1999年以来未落实工作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尚有30~40万人,所以,目前已毕业大学生中的“漂浮一族”已经远远超过了100万大关;“大学生就业难”正悄悄地由各种媒体上的白纸黑字演绎为鲜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来职业介绍所求职的人中,由于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和工作经历不同等等,他们的求职心态也不同,比如,“三校生”在求职中就显得自主性较弱。故事之过分依赖学校金小姐是某电视中专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快半年了,却还没有落实单位。她对职业指导员说,学  相似文献   

8.
案例小黄是某校中文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她成绩中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毕业在即,同学们为找工作忙得团团转,小黄却整天闲来无事,在家上上网、看看电视什么的,比大一新生还悠闲。原来这段时间她的父母正四处奔走托人帮她找工作,想方设法把她送进某事业单位工作。小黄也去过一些招聘会,但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因此,她现在就只能在家等父母的消息了。小黄怎么如此逍遥自在,竟把自己的求职看成是父母的事情,似乎这是一件跟自己无关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开始就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较去年陡然剧增67万人。因此,诸如“今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是不是比去年更难了?热门专业的薪水会不会下降?冷门专业是不是连工作都找不到?”等等问题几乎牵动着每一个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心。为此,上海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潘瑞华老师根据自己手中掌握的一些情况,对上海市2003年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做出了这样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何时开始?”即将大学毕业的叶佳一边做着网上的历年公务员试题,一边在论坛里焦急询问。随着公务员社会地位的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进政府机关工作视为实现个人抱负、提升人生价值的舞台。然而,并非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据国家人事部统计,2007年国家公务员录取将近1.3万人,报考人数达53万人,报考与录取的比例约为41:1。几十万人同场作战,看不清对手的实力,对于考生来说,也许考试本身比结果更精彩。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2005,(6):20-21
又有很多人将面临毕业后的选择,是找机会从事自己所学专业,还是另辟蹊径出国深造?究竟该怎么选择未来的路?专家告诉你——徐小平:《新东方留学咖啡》今天向大家端上一杯适合应届毕业生的职业咖啡。今天的嘉宾是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武静。她高考时曾梦想进广告专业,但被老师以太浪费自己的高分为由,劝入她不喜欢的法学专业。她曾做过转行尝试,进入一家500强企业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做人力资源方面的实习,因不喜欢人力资源工作的琐碎而半途打道回府。她的困惑是,面临毕业,究竟是该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为了“生存第一”而继续从事法…  相似文献   

12.
王艳群 《今日南国》2007,(14):16-18
"晓丘,公务员考试有消息了吗?"自从5月26日公务员考试结束后,一段时日内,记者大学的同窗好友晓丘隔三差五的就会被人问起这个事情。因为几个要好的同学中,就她去参加了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晓丘现在南宁市一家民办学校做教师,每月1500元左右的薪水刚好够生活开支。此次已经是她毕业以后第二次报考公务员。去年分数上线,但在面试时被淘汰了。今年6月21日,公务员考试成绩出来时,她却差了0.5分。记者其余几个要好的同学,要么像吴海和李霞那样,毕业后分别在电视台和报社工作,有份不扉的收入,目前还不打算报考公务员;要么就认为自己根本考不上,干脆就别去凑热闹,跟一大拨人抢着去挤独木桥,最后耗掉了时间和精力,却未能如愿。但考公务员一直是大家久怀心失的一个理想,也许现在不想去,但没准明年却会去,所以大家一直都十分关注这件事情。  相似文献   

13.
2009年,被誉为"中国第一国考"的公务员考试,创下了历年报考人数的新高。1.5万个职位,104万人报考,录取率约1.75%。尽管平均60个人才录取一个,但大批考生仍不顾一切冲进公考大军,其中六成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然而,已抓稳这炙手可热的职位的人却在羡慕着城外人的风光,我市一位公务员说,"我的同学在外企工作,目前收入已近万,可我还要守着这份月入3000多元的工作,感觉很没盼头。""城外的人想冲进来,而城里的人想冲出去。"钱钟书《围城》里的这句经典名言,用在要不要当公务员上竟也是如此适合。前不久,新东方职业咨询名师徐小平语出惊人:"公务员没有前途,大学生应该到更能发挥才能的市场领域。"本刊记者特采访几位曾经的公务员,听听他们想法,尽管其中的一些观点未免偏颇,甚至过激,不一定正确,但或许可给那些正一心打算考公务员的考生们多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14.
章睿齐 《社区》2012,(24):35-36
小黄是湖北省武汉市某高校中文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成绩中等,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毕业在即,同学们为找工作忙得团团转,小黄却天天乐悠悠的,比大一新生还闲。原来这段时间她的父母正四处奔走托人帮她找工作,想方设法把小黄送进莱事业单位。小黄也去过一些招聘会,但让双方都满意的工作还没找到,所以她现在就只能在家等父母的消息了。闲来无事,小黄就在家上上网、看看电视。左邻右舍看她这个样手觉得好奇,小黄怎么能如此逍遥自在,竟把自己的求职,当成了父母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新华 《今日南国》2009,(1):12-12
寒假已经开始,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不少人找到了工作,也有不少同学受过骗。骗子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下面是几位受骗毕业生的经历,希望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借前车之鉴,谨防受骗。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伴侣》2010,(5):46-47
经历了毕业找工的忙碌与苦涩,同窗好友各奔东西、忍痛离别,在这个炎热的盛夏,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正在经历着人生的一种“蜕变”,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课堂走进职场。毕业离校至今。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这些新“上班族”的生活怎样?工作怎样?  相似文献   

17.
陈远 《成才与就业》2014,(13):29-29
作为职业指导员,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应届毕业生小黄在就业咨询时提出,一定要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工作,而对于其他并没有任何要求,甚至是工资,小黄说:“没有工资我也愿意干,我只想积攒一些工作经验,有了工作经验,日后找工作就会顺利很多。”而如今,像小黄这样抱有“曲线就业”想法的应届毕业生并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8.
小虞是商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学校从大三下半学期开始就不再上课了,鼓励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并求职。正式办理好退宿手续后, 她开始了自己漫漫的求职之路。小虞精心制作了自己的简历,放在网上公开发布,希望这样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机会的确是接踵而来,但困惑却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8,(2)
我们国家,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其他国家,大学毕业生是否也需要把很多时间和金钱花在找工作上呢?这些国家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碰到了一位正在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小周,整日往返于各类招聘会的她忍不住抱怨:"现在的工作越来越难找了,跟我所学的专业完全不对口。"那么现在找工作,真的需要专业完全和工作对口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