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一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要经典著作。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理论问题极其广泛而又深远。它既是研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又是探索社会主义婚姻家庭问题的指南。正确认识恩格斯的婚姻家庭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对于推动史学研究工作,以及完善和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的一部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体现出了恩格斯在性爱婚姻问题上的历史发展观、未来统一观和道德评判观。解读恩格斯的性爱婚姻观有助于建立马克思主义性爱婚姻观 ,完善社会主义婚姻制度及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的巨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写作于一八八四年三月至五月,同年十月在苏黎世出版问世,到今年十月已整整发表一百周年了。 《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利民族学经典著作。本文主要从民族学的角度对《起源》发表的意义和我区的民族学研究作一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也是民族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正如列宁在他的名著《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所指出,这部著作“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但是,由于当时所掌握的资料和研究条件的限制,某些依据的材料和提法不够充分、完善和准确,这是不奇怪的。恩格斯本人也是在材料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对该书  相似文献   

5.
江洋 《理论界》2015,(2):1-8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它的发表使唯物史观在史前社会的历史中摆脱了假说状态,成为真正的科学。列宁曾评价《起源》"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的,而是根据大量的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部重量级的、根据大量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科学巨著,恩格斯却仅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撰写完成,因此,读者不免产生困惑——《起源》的写作何以可能?笔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基础,从历史的视角详细考证了《起源》写作当时的理论背景,以期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来理解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它不仅是我们研究家庭、私有制、阶级社会和国家起源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且也是研究民族起源理论的指南。关于它在研究民族理论问题中的重大指导意义,周恩来同志曾经言简意赅地指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部民族学著作。”由此可知,《起源》是每一个民族理论工作者的必读本。下面谈谈我在学习《起源》中对有关民族理论基本思想的一些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所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著作之一。它以极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恩格斯在本书中对家庭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对原始家庭史研究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利用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成果,在批判地继承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 摩尔根因在一八七七年发表《古代社会》一书而负盛名。他在家庭问题的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主要有两点: 第一,他揭示了家庭形式和亲属制度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研究的深入,已出现一门“《起源》学”。坚持和发展《起源》的基本理论及其学术成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文章着重叙述恩格斯写《起源》以前对原始社会史的创造性研究,以及为准备第四版对《起源》进行精心修改和补充的情况,论证了恩格斯独立完成《起源》并非偶然,而是有着长期研究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击退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科学理论的进攻。文章还结合当今有关学科的新成就,对《起源》中的原始社会分期、级别婚、家长制家庭和父系家族公社等问题作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藏族的着桑婚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族的一妻多夫制,是世界学术界久已瞩目的一种婚姻制度。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下称《起源》)一书中也论及此,他指出:西藏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关于它起源于群婚这个无疑是不无兴趣的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这是《起源》给后来学者留下的课题中,直接提到中国的唯一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从解放后对藏族婚姻制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对原始部落时期战争作了论述。后来的许多军事理论家或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给予不同的解释,至今众说不一。争论的焦点是:该如何理解《起源》书中的“战争”概念?在阶级和私有制产生以前有没有战争?笔者认为,对战争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战争起源问题正本清源,实在很有必要。一、什么是战争?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下简称《起源》),最初出版于1884年,今年恰值出版一百周年。恩格斯的《起源》一书,正如列宁称赞的那样,是传播最广的一部著作。在中文书刊中,最早提到《起源》一书某些内容的是《新世纪》,它是由旅居法国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创办的刊物。1908年4月25日出版的《新世  相似文献   

12.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家庭理论的代表作。在这部代表作中,恩格斯对家庭制度变化的形式给予了科学的概括,并且通过大量的事实,无情地揭露了私有制社会统治阶级中的“一夫一妻”制的实质是对广大妇女的束缚和压迫。预言了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才能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妇女处于同男子平等地位”的真正一夫一妻制家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73页)在纪念《起源》发表一百周年的时候,重温此作,对于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认识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新型家庭的建设,对于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意义重大。下面仅就学习《起源》中有关家庭问题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问 题 的 提 起 探索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科学的起源,是把握这些社会意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即把发达民族的历史文献、文物和当代原始民族的现实资料结合起来研究的道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付标题是:《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摩尔根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古代社会》一书。在《古代社会》中摩尔根把自己对当时印第安人的实地研究,同古希腊、罗马和德意志  相似文献   

14.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早期国家问题的论述,分别见于《孟子》(见《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以下凡引此书,均不作注。)和《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五年版。以下凡引此书,均不作注。)二书。本文主要是依据这两部历史著作,对孟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早期国家观作一比较研究。研讨未深,评价未切,敬希方雅批评指正。一、早期国家的概念和起源  相似文献   

15.
江西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詹真荣教授撰写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一部探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形成发展规律问题的专著,是一部探讨中国建立统一国家和不断发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专著,也是……  相似文献   

16.
<正> 婚姻家庭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重视的,也是当代社会学工作者正在热心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论述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就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农村的婚姻家庭问题,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借以引起大家对这问题的兴趣和重视。恩格斯关于家庭问题的基本观点是:第一,家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17.
1恩格斯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下简称《起源》),其目的在于以唯物主义历史观阐述美国学者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因此,很多学者都将摩尔根的理论视为恩格斯研究家庭问题的基础。实际上,对恩格斯的家庭研究影响最深的学者并不是摩尔根,而是巴霍芬。甚至可以说,恩格  相似文献   

1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洛克和卢梭的政府理论的理解,阐述国家的起源、政府和法律存在的现实必要性及意义,并主要关注恩格斯关于国家及国家治理的理论诉求。结合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说明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对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卫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标志。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行使检察权中也存在侵权责任赔偿。由于《国家赔偿法》实施刚开始,实践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本文结合新疆检察机关贯彻《国家贻偿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研讨。  相似文献   

20.
谢维扬教授的新著《中国早期国家》一书,已于不久前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印行.这是一部以人类早期国家的一般理论和早期国家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国家起源和中国早期国家最初的发展问题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学术专著.诚如李学勤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这部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具体研究方面,都有很多创新,理所当然会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和欢迎.”《中国早期国家》一书的意义和特点,可以用四个“首次”来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