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行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是未来法治社会的主体,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治国、市场经济和我国入世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提高大学生的法理认识、培养宪法意识、法律权利与义务对等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内容包括 :丰富的法律知识、健康的法律心理、正确的法律观念和较强的法律能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它需要全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法律制度的发展和未来,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主要表现为整体知识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针对这一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力求对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显示,总体上大学生法律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表现为对“以法治国”方略意义有着正确认识、法律认知兴趣较强,掌握了相当法律知识、对法律的情感和价值体验建立良好、有了自觉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观念;但同时存在法律观念尚显落后、相当多的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学习掌握不够且不能自觉应用、缺乏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意识和能力、大学生违法犯罪率升高等问题。我们应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以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法治社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法律素质由若干重要内容构成,其现状不容乐观,制约因素错综复杂。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意义重大,应寻求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部分农村干部的法律素质较低的现状,是制约农村自治进程,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农村干部的法律素质,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从分析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入手,指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大学生作为公民中的精英分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栋梁。他们法律素质的构建对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分析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构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9.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重视法律对学习与生活的作用,但法律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注重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但法律运用能力不强;法律判断与评价在不同法律领域有明显差异;法律维护的意识有待提高。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要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结构与形成规律出发,将法律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增加教育内容,拓宽问题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西部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群体中违法违纪现象近年来有所增加 ,在西安高校开展法律调查的结果表明 :大学生具有一定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不高 ;大学生对司法信心偏低 ;有强烈的维护正义感 ,但个人本位意识明显提高 ;法律认识和行为上有反差。因此 ,对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应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1.
自我责任感是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责任感才能够真正担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具体说,大学生自我责任感的培育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生存责任感;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功能,提升大学生的发展责任感;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为大学生自我责任感教育提供实践平台;注重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创新大学生自我责任感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介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防止他们对于媒介的过度依赖、“崇拜”与“病态使用”,防范他们受到国际上一些不良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消极影响而丧失文化身份和归属感,以及产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危机,因此,必须提高他们对于媒介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创造、生产能力,为此,应对大学生实行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内容的结构化、系统化,教育实施的分类化、阶段化,教育方式的平等化、民主化,教育评估的科学化、专业化。为了实现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创新与理念创新,当前急需学界对其实践经验与教训进行分析、总结,以提出更为细化、具体、可操作的中国式、本土化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Internet网调研和不完全统计,可知当前我国高校质量管理教育状况堪忧,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影响,以市场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的理念还未真正融入高校办学理念中,而且缺乏这方面的师资。为此,高校应创新办学理念,树立质量观,开设质量管理讲座和课程,利用网络进行质量管理教学。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大学文科生的写作素养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写作基础差、创新能力差、写作人格差的三差特征。而教育制度缺陷、教师素养缺陷、学生素养缺陷的三缺是造成三差的基本原因;强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师素养和强化学生素养的三强措施是解决三差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复杂,涉及学校培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教育方式三方面,有必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实施防治对策。对于学校教育实践来说,可以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加强通识教育;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建立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层次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动力,高校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进行创造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提高教师的素质,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活动,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一群高智商、高文化和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当他们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时,心理压力与冲突很大,就业心理问题突出。文章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适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究竟应该怎样才能摆脱"毕业即失业"的国境,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成为了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归根结底依赖于经济发展,但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用人单位须着眼长远发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学生自身须不断提高素质,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高校须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调整专业设置尤其是课程设置,改变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