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与绩效研究的批判性回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中国的学者对改革过程的性质及其绩效作了大量的研究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 ,中国的改革道路具有渐进性质 ,它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由于范式选择的混乱或所选范式本身的缺陷 ,这些研究还没有真正揭示中国改革的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2.
渐进式改革是相对于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激进式改革而言的,是中国对改革理论的一大贡献。探求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文化渊源,赋予渐进式改革以新的理论支持,对我们更好地坚持改革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我日渐进式改革最根本特点是在基本不触动传统体制的核心──国有经济的基础上展开体制外改革,即在国有经济的外围墙有市场经济新体制.因而,渐进式改革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国有经济改革滞后在80年代中期充分暴露出来,并成为几次经济波动和阻碍经济增长的根源.改革方式的选择和转换与经济制度非均衡的状态直接相关.制度非均衡表现为局部和整体非均衡.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终结和转换的标志是制度要体非均衡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20年走过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并取得了成功。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实行了中国式渐进化市场改革。改革呈现的主要特点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把优越的社会制度与高效率的经济体制有机结合在一起;立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国情,选择了恰当的改革策略;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和未来,实现了改革、发展与保持稳定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了人类在认识、理论、实践三重意义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是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挑战。有利的初始条件、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自发性改革与自觉性改革、局部推进与整体转变、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经济自由化与政府秩序稳定、改革与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改革获得成功的基本原因。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首先是特殊国情的产物,但也包含了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发展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长期的改革实践当中,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经历了起步、发展、形成和成熟四个阶段.改革中暴露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引起人们对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深刻反思.坚定不移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要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难题,把改革推向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选择了渐进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改革道路,尽管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理论上却备受争议。本文试图通过理论的角度,分析说明渐进式改革从总体上优于休克疗法式的改革,并指出,在渐进式改革的过程中,只单方面进行体制内或体制外的改革,效果都是一样的,并且是渐进式改革模式中效率最差的。而同时进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市场化改革是最优的渐进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渐进式改革战略在这些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得益于其在战略实践中坚持了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整体协调与局部推进的关系、新旧体制间的转换关系、体制改革与思想观念转变间的关系、对外交往与对内改革的关系等基本原则。实践证明 :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战略是符合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规律的较为成功的改革战略 ,是指导我国人民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宪法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开始的中国渐进式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宪法制度得以完善.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宪法制度的完善,宪法制度的完善又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开始的中国渐进式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宪法制度得以完善。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宪法制度的完善,宪法制度的完善又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的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了当时农电管理和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对农村电力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农电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农村电力管理体制不利于农村发展的新变化,其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研究分析农村电力管理及体制改革,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电力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农村电力管理的方式及体制,提出了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户多宅”、宅基地大量闲置、村庄空间布局散乱等现实矛盾,江西省余江区在乡村转型全面加速背景下率先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组织载体,建立了自愿退出机制,创新累进收费有偿使用制度,同时构建以多元赋权为手段的宅基地利用制度,在激发内生动力、注重平稳推进、坚持多元取向等方面具有重要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扩大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范围、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监督管理能力、构建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地多元利用路径及加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潜在风险防范等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促进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现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促进了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优化了农民的心理。促使农民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个性的独立性不断增强;敌对、焦虑心理日渐消除;心理健康水平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须深化农村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农业现状的分析,集中就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源素质、农业投入、分配体制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别从家庭承包经营权永用制、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加快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合作化组织、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路,以求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贷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农村信贷的高风险、低收益,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刺和不完善的信贷市场,政府扶持力度的不足,以及金融机构在人才和产品上的投入相对较小。因此,必须。从金融体制上对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信贷产品供给、风险分散等角度进行突破,并在行政政策和市场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岗精神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体现为穷则思变的图强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无畏无惧的担当精神、勇于探索的试错精神、坚持真理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为农村改革注入了永不衰竭的原动力。小岗村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序幕,引领了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尤其是在“大包干”基础上构建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解决土地问题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遵循是小岗精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乡村振兴必须建基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我国农村社会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结构变迁有密切关联.农户的"原子化"状态、农户"寻求获取资源的方式和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研究中国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整体把握农村社会结构及其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以新发展观作为价值理念,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整合农村社会结构作为改革目标,整体设计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有序推进体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浅析我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面准确的把握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意义,认真剖析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我国科学制定农村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及相关政策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巨大转型,学校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已起了根本的变化。学校组织所具有的科层体制、松散结构、双重系统等特性,都有可能成为课程改革实施的阻力与障碍。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对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进行根本变革,向着扁平化与团队化、人本化、柔性化与创新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