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无认识过失为样本的过失理论,将缺乏危害结果发生现实性的认识与对结果的无知混为一谈,实质上导致了有认识过失与无认识过失界限的模糊。而对“轻信能够避免”归属于认识因素还是意志因素的摇摆不定,则说明了轻信是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之间重要的连接要素。有认识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不仅在于排斥危害结果发生与否的心理事实,更在于行为人对于结果不发生的判断与信赖。信赖结果不发生并据此作出行为决意的才是有认识过失,所以结果不发生的判断与信赖在有认识过失的结构中具有独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围绕信赖原则能否适用于监督过失领域,日本理论界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的激烈争论。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信赖原则的体系定位的认识分歧。如果将信赖原则视为有无预见可能性的一种判断工具,由于信赖对方会采取适当措施回避结果发生,这种信赖的存在影响了行为人对结果发生的预见可能性,令其无法唤起结果回避动机,就应当肯定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中的运用。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领域的适用,以分工的确立为前提条件,以存在实质的信赖关系为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刑法典中的过失概念将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两者结合同时分析并判断过失之内涵。美国模范刑法典与德日刑法学理论都只是从认识因素角度对过失内涵加以界定。大陆法系刑法学中犯罪过失概念的再认识有其必要性,过失犯罪整体概念中的注意义务与注意能力系其概念之内涵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德日刑法中犯罪过失概念的理论重点在于行为人在违反注意义务的情况下实现犯罪构成要件。其中,注意义务分为预见义务与回避义务。过失犯罪之行为不法的认定基准不只在于注意义务违反性,而更在于行为人有预见且回避结果发生之能力,却未尽力去避免。中国传统犯罪过失理论通说是以"4要件"为基础并进而展开相关专业性阐释与研究,但司法实践中对犯罪过失之判定却缺乏可行的规范性标准。基于人权保护与保障理念,中国刑事立法及其理论研究应该更加积极地阐释与分析犯罪过失客观事实上的"过错归属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期待可能性的内部层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期待可能性(Zumutbarkeit)是一种法律上的价值判断,用于评价行为人意志形成和意志决定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评价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由此而形成的评价标准,笔者称之为认识、控制能力之期待可能性;另一方面,评价对意志决定有强大影响的行为之“客观情状”,由此而形成的评价标准,笔者称之为客观情状之期待可能性。认识、控制能力之期待可能性既决定责任的有无,也决定责任的减轻;客观情状之期待可能性只决定责任的量的减轻,不决定有无。认识、控制能力之期待可能性既包含于故意与过失之中,也包含于刑事责任能力之中;客观情状之期待可能性只是责任的要素,不包含于故意、过失之中。  相似文献   

5.
容认说虽准确区分了间接故意与轻信过失在意志因素方面之本质差异,但其强调对心理状态之探求使得司法认定工作面临困境.实体法层面之概念区分与具体实践之司法认定是两个层面的工作.应当在坚持容认说之基础上将盖然性理论引入间接故意与轻信过失之司法认定,以建立起客观外化且切实可行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因素作为主体认识结构中的一个恒常性要素,对主体的认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意志、需求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起着选择、调节控制和驱动的作用,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展起突破和创造的作用。把握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情绪智力是人对自己及他人情绪感受认识的结果,是认识过程的产物,非智力因素是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的产物;情绪智力对人把握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起间接作用。情绪智力不包括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8.
传统过失论将过失犯的处罚根据求之于稍加注意就应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由于疏忽或过于自信而未能预见,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这一点上.因此,这种学说认为,欠缺结果发生预见义务的心理状态便是过失犯特有的本质要素.新过失论是在旧过失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这种观点认为,过失不仅是责任要素,而且还是违法要素;不是所有的不注意都能成为过失责任的原因,必须是违法的,即为社会所不允许的不注意才能成为过失责任的原因.过失的根据,不在于过失这种心理事实,而在于行为人违反结果回避义务.根据这种学说,作为客观注意义务的内容应当考虑的是结果回避义务,预见可能性不过是其理论前提而已.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过失观认为过失存在着意志要素,但从事实角度而言,过失的心理构造无法容留意志要素;从规范的角度而言,意志要素既无法说明过失行为的不法性,也不能说明过失行为的有责性。因此,在应当预见的前提下,过失的成立要素在于“没有预见”,无需意志要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认识发展中存在着效率因素和非效率因素,追求效率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效率对于认识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即效率作为认识目标的导引作用、效率提供认识条件的基础作用和认识本身的效率对认识发展的直接作用。认识的效率是衡量认识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提出认识进步的效率尺度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认识过程与结果、投入与产出、付出与获得、代价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