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晋时期出现于文论中的“味”虽还不是正式的美学概念,但已与一定的美学思想相联。它产生于对赋颂作品的讽读过程中,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游戏。游戏之“味”不仅体现了文人对言语的高度迷恋,而且体现了文人的政治意识与价值意识。游戏之“味”为刘勰、钟嵘的“味”论的建构作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2.
以“味”论诗是我国传统诗学理论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古代诗学理论对诗味的特征进行过可贵的探讨,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无理而妙”、“其趣在有意无意之间”、“无迹之迹诗始神” 等观点就是其中富有启发性的创见。  相似文献   

3.
以“味”论诗是中国传统诗学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方法。它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抒情特质的形成、哲理情思的丰富、意境学说的产生和 完善都有着重要的美学意义。文章勾勒了以“味”论诗的嬗变轨迹,阐明了其美学意义,揭 橥了其美感成因。  相似文献   

4.
刘勰认为作品是情理与文辞的统一 ,“味”是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 ;“隐”的表达产生“味” ,“味”即情意的含蕴丰富 ,体会不尽。“隐”是将情感蕴含在艺术形象即景物描写中 ,通过言外之意委婉传达 ,达到“物色尽而情有余”。刘勰的论述影响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追求情景浑融、情意无穷的审美建构和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 ,也影响诗歌批评探讨总结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 ,是中国诗学意境理论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5.
真挚诚实是散文的生命,有真情才有至味。作品有味无味与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情感、形式、语言有密切的关系。散文的味与意境相连,最高境界是“淡”,是“无”,是无味之味,无味之味乃味之极也。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在仕途中,由无奈到自觉,执意于任“闲官”和当政治“闲人”;在生活中走“中隐”之路,晚年执迷于在城郊“闲居”、“闲游”和“营闲事”;在美学上执著于对“闲味”与“闲乐”的探求,从而为我们展示了其丰富和特殊的人生美学与诗歌美学的历程。“闲人”、“闲居”和“闲味”等语词的解读,有助于对白居易的闲适诗进行深层次诗蕴探索和文化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7.
古代基志铭行文间“礼”可分为遣使护丧之礼、祭祀之礼、对有功德者追赐官位和爵位之礼、贝胃赠之礼、安葬之礼、守丧三年之礼等。由此可知,“礼”不仅是古代社会一切行为的准则,更是统治者用来巩固和维系封建社会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味"和"之内涵及"味"论之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极为重要的观念“和”往往被认为起源于音乐,“和”其实还有“味和”的内涵。由此,中国美学“声”“味”并举。缘于“无味和五味”的“和”,“味”既实且虚,既有又无。它被魏晋玄学家所青睐,以之论道,以之论乐。随后进入文学,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美学概念,契合了得意忘言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意境的审美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境的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意象,中层结构是象外之象,深层结构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意境就是“象”、“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浑融整合而成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0.
味外之旨 标举“味外之旨”,是司空图诗论最突出的特点。《与李生论诗书》云:“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他把是否能“辨味”作为能否言诗的首要条件。不仅如此,在辨味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诗歌主张:标举“味外之旨”。对此,他作了个生动的比喻:“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鹹也,止于鹹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鹹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与李生论诗书》)概括起来,就是“韵外之致”。“致”,指情致、情趣。“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是一个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味外之味”。这种观点一直贯串在他的整个文论中。 “味”之应用于文坛,有很长的历史渊源,被称为我同第一部美学著作的《乐记》云:“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这还只是就音乐言。魏晋时期的陆机,在《文赋》中才第一次把“味”这个概念引进文论:“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  相似文献   

11.
趣者,味也。一首诗,乏情寡趣,就会味同嚼蜡,令人生厌,不堪卒读。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叙陈正甫会心集》)。可见,在诗中写出“趣”来,使人体会到“色”、“味”、“光”、“态”等妙处,常常是一篇诗作成功的表现。趣诗是主观的情、意、理、志与客观的景、物、人、事自然结合的产物。从审美角度看,其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墨子"非攻"思想伦理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认为“攻”是侵略战争,它在动机上“亏人自利”,在手段上攻杀无度,在后果方面“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人”。因而“攻”是不义之举,与其所推崇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之义相悖。所以,墨子主张“非攻”以除“天下之害”,从而达到相爱、相生、义利天下的道德境界,并通过对“诛”与“攻”的“义”之辨析,阐述了“诛无道”的社会正义旨归。这一思想对处理当今社会冲突与解决国际争端无疑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滋味说"与"趣味批判":以味论艺的中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先秦、西方古希腊时期都已开始在比喻的意义上用味来阐释艺术现象。齐梁之际的钟嵘秉承一以贯之的以味喻艺的传统,提出“滋味说”,将味纳入美学领域;西方则在16世纪开始广泛讨论趣味,经由“古今之争”的推动,将趣味作为艺术学科的基础概念,才使趣味进入美学。中国美学直接将味引入审美领域,而西方则在剔除趣味感性意义的基础上使用它;“滋味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新的生发与丰富,“趣味批判”一方面为美学学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因与启蒙思潮相联系而具备着更为广阔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身体”是当下文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的热门话题,有的学者甚至打出了“身体转向”的口号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重新审视文坛“身体理论”及其实践不仅必要,且别有深味。葛红兵是国内最早提出“身体写作”概念并将其运用到文学本体论研究和小说批评中的理论家,同时他还是一个锐意探索身体奥秘的作家。其“身体”理论在写作、评论和理论创建等三个向度上都有展开,经历了晚生代批评、身体伦理学建构和中国汉语原初思想中“身体”观念的溯源等纵深发展阶段,这些都构成了当代身体叙事的重要征候。本文拟选择葛红兵“这一个”…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南充方言“篾”、“鲰”之义逐条进行训释。“篾”是小的意思,字又写成“蔑”或者“”等。“鲰”是脾气古怪固执,心胸狭小的意思。字又写成“邹”、“奏”或者“纣”等。  相似文献   

16.
“喜、悦、乐”在《说文》中互为训释,是一组同义字族。文章从古文字形入手,考释它们各自所辖的“瑶、倍、诉、故、快、鼻、欢、歆、衙、嗜、咩、欣、忿、懂、台、惠、兑、幅、怿、媚、填、娶、舞、僖、倡、憧、娱、堪、喜、愉”等字的形义关系,对它们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得出“喜”义分为三类,即喜于声、喜于貌、喜于心:“悦”义有面色之悦、心灵之悦和会话之悦;“乐”义有舞乐、歌乐和戏乐三种。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的一生经历了政治态度、宗教信仰、书写方式、研究领域等诸多方面的转变。而终生不变的是对自由主义的追求和启蒙精神的坚持、一脉相承的科学精神和矢志不移的审美情怀、人文主义的固守和中国智慧的传播以及殷殷的爱国之心和拳拳的报国之情。“变”与“不变”的交错与互动,正是导致林语堂“一捆矛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诗味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范畴是丰富的,“味”也是其中之一,比及其他范畴,其历史更悠久,运用更普遍,影响也相当深广。然今天的古诗、文论研究,对“味”却不及“境”、“气”、“韵”等那么重视。本文试对诗味理论的源起与发展线索及时期进行勾勒划分,并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特点作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9.
关于《招魂》"王者之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者之制”是《招魂》招楚王魂说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长期以来,时于“王者之制”本身却缺乏必要的考察和论证,即有及之者,也多失于简单与轻率。就《招魂》本身而言,并不足以断其为“王者之制”,所谓“王者之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想当然的主观之词,以“王者之制”为依据否定王逸成说显然是说不通的。  相似文献   

20.
“天人一体”的观念主要来自于道家。道家所理解的“天”有“外在之天”和“内在之天”两个层面的含义。“外在之天”指大自然,它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不可战胜性,人在它面前只能陷入不可解脱的悲剧;“内在之天”指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源于大自然。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与大自然具有同一性。“天人一体”就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自我的“内在之天”,即认识自我与自然具有同一性,做到从精神上向自然回归,与“天”合一,从而化解同“外在之天”的矛盾,使自我从现实困境中解脱出来。这种观念贯彻在道家的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