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怎样正确认识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游记》,特别是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这对“马可·波罗学”来说已是当务之急了。目前学术界“肯定论者”所提出的“确凿证据”充其量只可作为一种间接材料。靠一二条间接材料加上逻辑上的“猜想”,在理论上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这也是中国学者疲于应付“怀疑论”者论战的根本原因 ;而“怀疑论”者对马可·波罗的某些苛求 ,在逻辑上讲确实是站不住脚的。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关键 ,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所谓的“马可·波罗学”。其实 ,“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一定是指某个特定的人 ,而是指当时的一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开拓者。“马可·波罗”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们当时历险经历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怎样正确认识和看待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 ,特别是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这对“马可·波罗学”来说已是当务之急了。解决马可·波罗问题的关键 ,是不能只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上去研究所谓的“马可·波罗学”。其实“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不一定是指某个特定的人 ,而是指当时的一批东西交通的开拓者。“马可·波罗”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马可·波罗游记》就是他们当时历险经历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泉州位于我国福建省晋江下游北岸,这里气候温润,自然资源丰富,农业、手工业和冶炼业相当发达。她面临东海,海岸线曲折,是条件优越的天然良港。早在公元六世纪,泉州就有与国外进行友好往来的记载。公元八至十四世纪是泉州港的繁荣时期。十三世纪由泉州航海归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泉州与亚力山大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十四世纪到泉州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见到这里“大船百艘,小船无数”,夸赞泉州实“为世界第一之大港”。海外交通的繁盛,带来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杰出的东方百科全书知识学者,哈萨克伟大的科学文化先驱阿布·纳斯尔·莫哈玛达·阿里·法拉比生活的时代(870—950年),正是人类文明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繁荣昌盛的公元八世纪至十世纪。这一时期也正值为丝绸之路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古代唐朝中期、西方的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的阿巴斯王朝弘扬伊斯兰文化的时期。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个时代的特殊重要,是因为人类文明史上几种主要的文化:希腊、  相似文献   

5.
四百年前,一名耶稣会修士鄂本笃曾由印度出发到达中国的肃州,这次艰难的中国之行通常不为人所知,但在欧洲地理学史和地图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元灭以后,西方对于中国的地理认识十分模糊,当明代耶稣会士重新入华后,西方甚至认为这个中国(China)与马可·波罗等所说的契丹(Cathay)是两个国家.①鄂本笃的中国之行证实了中国就是契丹,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欧洲地理地图学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仲伟民 《河北学刊》2003,23(2):166-170
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多次提到中国,并提出了关于中国的一些独到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国对白银的需求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白银的流通和价格。但与西欧国家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相比,中国早已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与五百年前马可·波罗的描述相差无几。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因为极端轻视对外贸易,轻视制造业,以及落后的法律制度。作为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者,斯密显然已敏锐地意识到了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重要性,所以,他屡屡对中国的海外贸易政策提出批评。斯密的思想成为当时英国的官方学说,并进而可能影响了英国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学术丛刊乙编"之一种,荣新江、党宝海主编的《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2019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为2016年11月召开的"马可·波罗与10—14世纪的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书分三个主题,共收录中英文论文24篇。"马可·波罗研究"主题是对《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文本及其所反映历史问题的研究:如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如何通过元代外国人名的译写特点在汉文史籍中寻找马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他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一书中,排列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位人物,其中我国有八位,他们分别是—— 孔子:列第五位。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独创了一套信仰体系。蔡伦:列第七位。他于公元105年发明造纸术,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洲。秦始皇:列第十八位,伟大的中国皇帝,开创了中国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英国学者吴芳思因马可·波罗游记中未提到长城等中国事物而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观点进行了辩驳。文章认为,修建于秦汉时期的长城,至魏晋以后已失去了标志疆界和防御外敌的作用。到了元朝,长城建筑已破败不堪。元代以前,长城在欧洲根本不为人知,更谈不上是中国的重要象征。因此,马可·波罗书中未提长城是很正常的事情。长城被当做中国的一个重要象征,是从明代才开始的。作者强调,要说明马可·波罗为什么会“漏写”一些关于中国的事物,首先必须考察这些事物在当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又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已成为当时中国的重要标志,是不是引起外来旅行者的特别注意。只有在进行这样的考察后,才能合理解决所谓“漏写”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位在中亚腹地的西域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为多种宗教的荟萃地。维吾尔族在伊斯兰教传人之前曾信仰过佛教、拜火教和景教等宗教。元代忽必烈时期的两位著名的景教人士雅巴拉哈三区(马可斯)和拉班·扫马便是维吾尔人,“他们有充分权利在中国基督教史上占有一席地位。有一位同时代人(姓名不详)给他们写了传记”,该传记就是本文介绍的《拉班·扫马和马可西行纪》。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十七世纪前后是中国和西欧进行大规模交往的时期,对中西历史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意大利人卫匡国是继马可·波罗和利玛窦之后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他通过一系列的撰述以及对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推崇,进一步确定和发展了利玛窦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并在赢得天主教廷对这种策略的默许和赞同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他的《中国新图志》等著作是当时欧洲读者所可能见到的关于中国最新最全面的报导和评论,这使他成为欧洲汉学的早期奠基人之一。由于他确认中国伏羲即位的年代较《旧约圣经》所记述的挪亚洪水发生时间早了六百年,从而动摇了《圣经》和基督教会的权威,并直接为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历史批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西夏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建立的国家。作为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党项羌以刻苦耐劳而著称于世。西夏如以景宗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公元1038年)起到末主李力屈投降蒙古成吉思汗(公元1227年)止,历时190年。如果按《宋史·夏国传》所载“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  相似文献   

13.
威廉·汤姆森(Vilhelm Thomsen)是著名丹麦语法学家、青年语法学派的杰出代表.汤姆森1842年1月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927年去世.长期在哥本哈根大学教授语言学.著名语言学家叶斯柏森和彼德森都是他的学生.汤姆森不仅研究印欧语系历史比较语言学,还研究波罗的—芬兰和波罗的—斯拉夫诸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他对芬兰—乌戈尔语,特别是芬兰语和  相似文献   

14.
维吾尔族古代翻译家僧古萨里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公元九至十一世纪是古代维吾尔文化十分繁荣的时期。这时期的维吾尔文化有两个发展中心,一个是以高昌(吐鲁番盆地)为中心的佛教环境中成熟起来旧维吾尔文化,另一个是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伊斯兰教环境中成熟起来的维吾尔文化。从书面语言的角度来讲,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僧古萨里和波热塔那热克西提等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家;后者的代表人物是马合木德·喀什噶里和玉苏甫·哈斯·哈吉甫等伟大的语言学家和文学家。而十一世纪后,发展成熟起来的喀什噶尔文化和书面语言,是九、十世纪高昌文化和书面语言的继续和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高水平的高昌文化及书面语  相似文献   

15.
(一)林丹·呼图克图可汗(、,√锄;9相似文献   

16.
《诗经·豳风·七月》的创作年代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而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这与对它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关,而这些方法依据的材料有些是不可靠的,有些是不充分的。依据天文学上的岁差现象就可以确定《豳风·七月》的创作年代。运用岁差推算法推算,《豳风·七月》成诗年代距尧之时1307年,距今(公元2000年)为3050年。这是一首豳人以夏历写成的写农时农事的农谚诗  相似文献   

17.
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和领袖。他是英勇的反法西斯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列宁逝世后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1929—1935年,他在法西斯牢房里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狱中札记》是其最重要的理论著作,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经济、文化等领域,1948年出版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今天,葛兰西的思想远远越过意大利国界,对西欧共产党、国际工人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这就是司法民主之一例?帕特里齐亚·佩代尔佐利卡洛·瓜尔涅里当代各个民主政权中出现了一种把政治司法化的趋势。在不同的国家,司法权的这种扩大程度及其性质各不相同,原因是司法机关和司法系统组织的方式及其产生的政治背景存在差异。近年来,拉丁欧洲民主国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扩大的影响。然而,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诺成趋势之成为意大利政治的特征,其全面的影响只见于意大利。在争取尽可能独立于政治派别之外的努力中,意大利司法机关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以来,司法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利用司法机关内部分歧的政党。1992年后,部分地由于司法行为而导致了传统执政党的倒台,这似乎使意大利成了司法民主的典范,但同时也多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如何使司法权与民主调和起来这样一个古典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毛润芝”名字的由来曹竟成毛泽东(1893·12·26—1976·9·9),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常说:“我以前常用的‘润芝’一名,是杨怀中先生为我取的。有一次,我在给杨怀中先生的信中署名‘毛学任’,杨怀中先...  相似文献   

20.
《元史·孟祺传》(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第3771页)载:“祺幼敏悟,善骑射,早知问学,侍父徙居东平。时严实修学校,招生徒,立考试法,祺就试,登上选,辟掌书记。”按:此文中的“严实”为“严忠济”之误。首先,孟祺到东平府学读书是在严实去世之后。(一)《遗山集·东平行台严公神道碑》载:严实“庚子(公元1240年)四月己亥,春秋五十有九,薨于私第之正寝”。可见,严实当卒于公元1240年。《元史·孟祺传》载:“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擢(孟祺为)太中大夫、浙东海右道提刑按察使,疾不赴。卒,年五十一。”据此可知,孟祺当生于公元1231年。严实去世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