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与周平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受政策主体价值取向的支配,因而政策主体的阶级属性及其性质具有决定意义;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并非“民族主义”取向,而是以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为最终目标,适当倾向少数民族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从根本上说,是“国家主义”取向;中国民族政策演进发展的基本逻辑的各环节对少数民族权益的确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但仅是作为中华民族利益实现的重要方面,其最终指向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权益.采取现行民族政策是否蕴涵着风险,蕴涵着怎样的风险,不能武断得出结论,而需要经过调查、实证.  相似文献   

2.
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及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平 《学术探索》2002,2(6):58-61
任何民族政策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民族政策的真正底蕴 ,是民族政策的真正本质。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一旦形成 ,往往演化为一种外在的力量 ,影响着民族政策的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民族政策形成了一种“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此种取向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实的情况表明 ,我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调整势在必行 ,通过调整确立一种将国家利益置于至上地位的“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集中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一贯致力于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通过各种政策来维护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 ,确保国家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体现了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和对我国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 ,是马克思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地实行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是多民族国家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关系,维系和巩固民族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构成及特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构建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共同文化精神,形成国族观念和国族认同;二是调整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构建国家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体系;三是构建民族区域自治约束机制,平衡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民族共治是中国族际和谐治理的必然选择。重新构建一套相对健全、稳固的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民族关系的状态,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一直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理念。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云南在运用党的民族政策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其做法对边疆多民族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当前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还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构建权利义务对等的民族政策输出机制,构建必要的民族意识调控机制,建立边疆多民族地区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建立以法律手段为主的民族政策实施方式,以实现党的民族政策持续促进边疆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的性质、内容会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而变化。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面临着一定的考验,民族政策的调整既是当前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发展型”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其出现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现实表现、相互作用进行调研分析,可以对调整转型期中国民族政策的目标取向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制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和战略,而且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观。而贯穿于邓小平的社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则是他的社会发展现。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应用于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着眼于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指导原则,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阐述了以生产力‘为本位、以改革开放为根本战略、以发展和公正的统一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发展观,不但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学说也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意义,在当代世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制度,既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共性,也有我国的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个性,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追求社会和谐的社会发展理念;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追求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发展状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贸易逐步自由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国际合作是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价值取向不仅指引着欧盟农业共同政策的未来改革,也预示着欧盟在多哈回合谈判的立场。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任何政治、经济的重大变革,必然要求文化观念的相应转变。对一个民族来说,共同的文化观念在建造民族的共同意识,协调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保证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巨大凝聚作用。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基本的文化观念作为共同价值取向、共同的追求目标、共同的精神纽带,那么,这个民族就如没有灵魂,没有脊梁,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成为没有前途的民族。因而,改变旧的文化观念,建设与社会发展进步相适应的新型文化,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