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有偿资助是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资助育人”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范式。全面剖析无偿资助的弊端,考量有偿资助的理论内涵、价值和基本特征,指出实现有偿资助需要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公平与效率兼顾、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并举、资助与育人并重等基本原则,从变革资助理念、转变资助模式、转移关注重心三个维度实现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的转变,彰显资助育人功能,从而达到资助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生的发展是贫困生资助的本质属性。当前,贫困生资助以经济上的帮困为主,主要强调资助的经济功能,忽视了资助的育人功能。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是一种将经济资助、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相结合,着眼于贫困生发展,以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全新资助模式,具有以人为本和发展性特征。该模式在结构和功能上实现了双重跨越,达到了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10年的学生资助发展建设周期,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已由外延式资助向内涵式资助转变。以经济资助为基础,立足于受资助学生优势特质,坚持立德树人、资助育人和思想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强对资助考评、信息化管理和征信系统的制度建设,提升学生资助的物质文化、网络信息文化、制度文化和受助学生行为文化,构建内涵式学生资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资助力度不断增强,使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得到了有效缓解。但高等学校资助工作仍存在少数贫困生得不到资助、少数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得到资助、重复资助、少数学生用资助金进行高消费及造假骗取资助金等现状,其原因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认定难度大,缺乏科学客观的标准;资助工作缺乏稳定性,资助项目之间缺乏整合;注重资助的前期评定,缺乏对资助资金去向的监管,应通过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促进资助项目之间的有效整合;加强受助学生资助资金使用去向的监督;扶贫性资助基础上尝试进行发展性资助等途径来提高资助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新资助政策体系,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结合资助工作实践,从运行机制构建、打造立体资助体系等方面,对当前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介绍了资助工作成效,对深化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SSCI来源期刊为统计源,对一类多重资助(联合资助、共同资助、多次资助和重复资助)问题进行研究,根据SSCI收录中国社科论文标注的基金资助数据,建立了基金多重资助关联网络,讨论了基金多重资助的强度和关联系数,并采用SNA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多重基金资助的凝聚子群分布和基金多重资助关联网络的结构分布与多维尺度分布。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论文中已有61.1%为多重资助,并形成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核心的多重资助中心。可以认为,提倡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基金、持续资助,提高项目申报信息流畅和申报人员的科学素养,是提高基金资助资源利用程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日本作为博士教育强国,均有较成熟的博士资助模式,本文对四国博士资助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四国具有广泛的资助来源渠道、较强的资助力度、多样化的资助方式和激励性的资助体制等特点。为提高我国博士培养质量,拟提出我国博士资助应注重明确责任主体、开拓资助渠道和强化激励资助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对被资助学生经济与精神压力的缓解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受资助对象的全面发展。但是部分高校资助育人队伍建设有待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不紧密,资助育人与德育工作结合不紧密,资助育人各环节配合不默契,极大地影响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此,高校需加强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平台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不同部门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配合程度,推进高校被资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育公平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9.
建立健全高校“经济资助+心理资助”资助体系是高校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环境下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帮助生活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其身心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升我国反贫困事业的成效。在实践中,部分高校资助体系的构建理念有待矫正,部分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科学性有待凸显,部分高校大学生资助管理团队的能力有待提升。为此,各高校要进一步创新大学生资助理念、建立健全资助管理队伍、优化大学生资助模式以及加强各社会责任主体协同,以完善和优化“经济资助+心理资助”资助体系,全面提升高校资助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资助体系是以渐进方式逐步建立健全的,整个过程符合渐进决策发展模式及其特点。从资助内容、资助主体、资助对象、资助力度、资助机构以及资助方式六个方面可以充分展现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的渐进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媒体存在着失实报道比比皆是、有偿新闻屡禁不止、问题广告时有所见、低俗之风愈演愈烈的风气。应采取在媒体内部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倡导诚信理念,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新闻采编水平,完善监管制度,严格新闻宣传纪律,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指出在当前教学改革中,确定课程内容时要遵循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指导思想.对现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时应该做到:拓宽专业,交叉培养,优化整体结构;重视实践,研究问题,开发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加入WTO,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将会贯穿教师培训的全过程,更加重视教师学术水平、教学能力提高,培训项目将会更加多样化,培训形式更加灵活化,培训市场更加健全和开放。因此,要加强政策引导,重视教师非学历培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培训国际化;积极改革教师培训模式,使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与时俱进,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  相似文献   

14.
关于机械设计专业实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分析了当前机械类本科生生产实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强调学校一方面要选业务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指导实习,并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在实习中注重观察、提问、学习、思考、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本地实习基地的作用,让学生上岗动手操作。同时,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某县交通事故数据的挖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交通事故实施量化分析,通过图表、聚类、相关、偏相关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2004年某县交通事故的基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导致该县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受伤人数,而不是死亡人数和事故起数;同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事故原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强周末交通监管力度,增加疏导交通的人数和时间等;加强好天气的交通管理;注重于驾驶人员和出行人员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及车辆自检问题;加大宣传和整治马路市场、事故黑点的力度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长江三角洲金融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是一体化深度不够、范围不广、体系不强。具体体现在货币市场一体化进程范围有限、资本市场运作层次不高、监管体制和信息系统建设均存在问题,其原因主要是"银政壁垒"和城市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通过吸取其他区域合作尤其是欧洲区域金融合作的经验,以及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金融发展的特色和目标,文章提出了长三角金融合作的途径:要从市场、观念、制度和机制诸方面进行创新,突破金融资源分割格局,建立统一金融市场;进一步明确分工,确立共赢的思维;建立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和法规以及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犯罪的特点来看,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犯罪比一般公民和单位的行贿犯罪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刑法中关于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犯罪的一些立法仍存在缺陷,应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从重处罚,扩充行贿内容,并增设罚金刑、资格刑。  相似文献   

18.
光伏配额制的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本文从技术创新与市场两个核心要素出发,提出配额制的目标设计应依据其不同时期生产能力发展状况预计而定,以促进和激励市场环境的优化;在配额制时间表的确定上应考虑间歇性能源的特殊性,时间设计应更加灵活,以促进发电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完善。在配额的分摊标准上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以便调节绿色证书和绿电市场。此外,树立法律权威性,高效性,强制性也是配额制应该关注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了著作权人与报社、期刊社投稿、回复的权利义务。阐释了第32条的立法含义,认为在现实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学术期刊社和其文章作者而言,该条文形同虚设,应予废止。主张通过立法方式或者确立学术规范的方式允许一稿多投,着力杜绝一稿多用。  相似文献   

20.
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与乡村产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提出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此视角下,审视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采取以下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融合化发展;引导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公平竞争、优势互补,注意推进乡村产业适地适度发展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底线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