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翠萍 《理论界》2005,(1):151-151
独特的出身、人生经历及体悟生命的方式,决定了张爱玲的小说既有传统小说的魅力,又散发着新鲜的现代光彩.本文试从选材角度、结构方式、边缘人物塑造入手分析其作品的这一特性.  相似文献   

2.
刘玉芳 《船山学刊》2010,(2):192-195
张恨水作为"新旧交替"过渡时代的文化人,立足于传统文化,以大量的通俗文本,精妙的演绎了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忧世忧国的儒学情怀;同时,他又紧跟时代,精进不已,以西洋文明作为改良传统之妙方,倡导"中西交融",探索新技巧,使他的小说呈现新旧合璧、雅俗共构的美学特质。他在对传统与现代、消闲与责任的清醒认识中,建构了一条通往当代通俗文学的发展道路,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因她所出名的时代背景以及她的创作风格被后人界定为“海派”这一文学“流派”。然而,张爱玲小说的鲜明个性使她即使置身于“海派”大营,也是一个始终坚持个性高于共性的作家;况且“海派”本身就是一个并没有认真界定的称谓,就连对这个名称的褒贬至今也未有定论。即使可以用“海派”来命名张爱玲,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抹煞张爱玲在其中的特异性。所以笔者认为,用“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家”来描述张爱玲,无疑将更为准确传神的表达出张爱玲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派诗歌的典型代表,艾略特在多处场合发表自己的文学传统见解,强调“失掉传统便失掉对现在的把握”,暗示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有机融合。艾略特在他的早期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运用大量玄奥意象的并置和文学宗教典故构建起了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文学世界,充分体现了艾略特的文学传统观和现代观。  相似文献   

5.
在通读本雅明的《德国悲剧的起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著述的基础上,梳理了本雅明两次艺术比较研究的理路,并对寓言与象征、灵韵与震惊等一系列解读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甚至后现代艺术的钥匙式的美学范畴进行了勘定。 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入手,管窥其与京派小说中现代意识内在的多角度联系和京派小说现代意识独特的深层蕴意。他们的现代意识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心理学、美学理论,对传统进行重新阐释和运用,从审美角度反思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人文精神在现代时空里遭到了质问和扬弃,本文拟立足新的文化视点文化层面就这种质问和扬弃进行再质问,并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8.
李祥伟 《学术论坛》2005,(6):140-143
张爱玲小说中出现古墓、尸首、鬼影、黑暗等一系列死亡意象,通过这些意象,张爱玲着意将人间场景描绘成阴森的鬼魂世界,以人拟鬼,从死看生,揭示人类与生俱来的悲剧性,给人一种从大限看无限的突破感.死亡意象体现作家的审丑趣味,而死亡意识则体现了作家审丑意识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论张洁的爱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张洁爱情观的综合考察。文章认为追求灵魂的呼唤、精神的感应与对话和思想的相契相谐是张洁爱情观的核心,这种带有浓郁主观色彩和浪漫情调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观展示了张洁的现代意识和批判现实的勇气,但是对物质生活的淡化和对性的回避又把她内心深处的传统观念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孝道必须适应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才能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延续与发展。以此为基点,进而从文化自身视角分析了传统孝道现代转生的内在可行性,并通过探讨传统孝道与时代价值的契合性来寻求其现代转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小说的魅力,得益于她丰富的艺术联想.她喜欢联想到身边小事上去,能从平淡中发现新意,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写得饶有趣味.她小说中的艺术联想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制造一种类似于音乐主旋律那样的效果,为作品奠定基调;二是表示时间的流逝,简洁而富有诗意;三是表示空间的转换,通过空间转换所形成的反差,让人感到人生的无奈.与钱钟书艺术联想的博学机智不同,张爱玲的优势在于联想的细腻熨帖,具有女性的感知特色.但她又与一般女性有别,她静观世人的表演,怀着一种悲悯,其联想所及多呈现苍凉的色调,而要像她这样的看人之深,是需要丰富的阅历和不俗的文化修养的.  相似文献   

12.
王建新 《兰州学刊》2008,14(3):24-28
千百年来,权力在中国社会一直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但由于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导致人们对它存在着严重的误读,最主要的表现在:过分放大了所谓权力外在的强制性、控制性、意志性、威慑性、惩罚性,并把权力看作是垄断的单一的主体性进路,甚至把权力扭曲为实施无情统治以及寻租的最佳工具。而一旦不合法性地拥有了权力,则直接导致拥有权力的人目标指向与权力本质的相背离。笔者认为公共利益既是权力的基础和根本内容,又是权力的目标指向,是人们享受权力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起始动机)之所在。“公共利益”是权力的伴随物,又是权力本质的最终体现。在公民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必须揭开蒙在权力面目上的神秘面纱,并对权力进行重新阐释。因为对权力定位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执政者行使权力的走向以及最终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法治的构建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中华民族本源的法律文化是构建现代法治不能割舍、不可或缺并起决定作用的内源力,要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尊重中国传统,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层面,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中找寻传统法律文化中所蕴含的现代价值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都市通俗文学主要是在继承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完成自身改良的。它萌芽于20世纪初"十里洋场"的上海,清末民初逐渐定型,延续至40年代末。在艺术形式、思想内容上它自晚清开始出现了现代性意义的转型,反映了脱胎于传统又执着于现代指向的艰难嬗变。  相似文献   

15.
现代派艺术的本质并非“反传统”,而是不断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6.
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也是中外小说"异构同质"的叙事传统。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在中外交汇、古今争斗背景下发生、形成,从晚清到"五四"的整体发端,始终没有摆脱传奇叙事传统的背景影响,既"承袭"中国小说传奇叙事的传统,又与西方小说传奇叙事模式相整合,在"传统与发展"的意义上完成了"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付云霞 《南方论刊》2011,(2):102-103
近年来,随着教学论的发展与更新,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比较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厘清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关系,有助于促进传统教学论向现代教学论的演进,有利于我们指导教学,促进教学观念系统的更新,而且对教学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惊鸿 《理论界》2005,(9):148-148
任何有效的管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积之上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西方的管理思想有许多方面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管理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吸取、提炼中国传统人本管理的精髓,吸收西方科学管理的精神,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融合东西方管理文化精华、符合新世纪新经济时代特点的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化建设需要分剥、整合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在区分历史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化现代转生,区分古人的主体视角与今人的主体视角,区分文化理性和文化情感的基础上,需要认识传统文化元素中正负价值的比值,并考虑文化元件之间是否兼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设计应立足传统文化,在设计中既要尊重民族的独特性,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现代设计中应不断寻找传统艺术文化的气韵精髓,以独特的感悟力将其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之中,为现代设计赋予时代内涵和精神气质,在创新中不断发展进步。同时,要坚持民族性与国际化的接轨,在交流中进步,在进步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