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全国各地农村普实实現人民公社化以后,不仅公社的生产领域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在农村市場商品流通領域内也相应地出現了显著的变化。为了暸解人民公社化以后农村市場商品銷售的变化起見,最近我們曾經在江苏省吳縣望亭人民公社作了一番初步的調查。这个公社的情况,由于有一个望亭发电厂,职工人数較多,不一定能充分代表全国各地农村人民公社的实际情况,但大体上也已能看出人民公社化以后农村銷售市場所发生的变化。人民公社化以后,农村市場的商品銷售发生了那些变化呢?根据我們在望亭人民公社所进行的調查,主要发生下列的各种变化:  相似文献   

2.
振兴农村,脱贫致富,有赖于农村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途径不外乎有两条:一是改革流通体制,开拓流通渠道,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把当地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变为商品优势,通过加工和流通,改造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成大规模的商品生产。二是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先易后难地开发矿产、山林、野果、土特产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但无论是大规  相似文献   

3.
明王朝建立后的百年间,国内农业生产获得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中后期,即15世纪以后,国内城市经济与商品货币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比较突出的,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新兴的商业城市,商品货币关系活跃,促使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农村,佃农日益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而佃农本身又开始分化,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佃  相似文献   

4.
一商品经济发轫于纯粹自然经济形态的原始社会之末期。那时,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称为公社生产单位之间的直接劳动交换,这种交换关系是商品关系的胚胎形态。三次社会大分工以后,社会产品日益增多,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商人阶层分离出来,物品交换的等价物——货币出现,从此,人类社会便有了比较完整意义上  相似文献   

5.
论宋代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特点高聪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成为划分封建社会前、后期两个阶段的分水岭,宋代也就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开端。其重要标志,一是农业生产关系上租佃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一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租佃制的重大意...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经济从整体上已步入传统农业(五业)与乡镇企业平分秋色的格局,但藏区农村还基本上停留在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台阶:①藏区农村工业化尚未正式起步。在绝大多数地方,乡镇企业还是空白。甘孜州1990年乡镇企业产值只有8000余万元,仅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5%。②农牧业生产属封闭的自给自足类型,商品生产和市场发育滞后,商品经济意识淡薄,农牧业生产完全以家庭为单元组织投入、产出循环,与社会、与市场的商品、信息、货币交流甚少。③农牧民实际生活水平远远低于  相似文献   

7.
张传玺 《南都学坛》2006,26(2):32-35
战国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基础,还有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二者作为社会经济的构成部分,从属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需要。农业表现为自耕农、地主庄园两种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力体现为手耕技术和铁农具的发展及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事业也有较大发展。手工业主要有冶铁业、铸铜业、纺织业、漆器业。商业发展表现为商品种类繁多;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商品市场的形成;简明扼要的经商哲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铁路技术是近代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的铁路修筑始于晚清时期,并迅速在以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此时中国的农业受到铁路发展的深刻影响,并且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列强借修筑铁路之机肆意掠夺农民土地,促进农产品作为商品快速流通交易,农业生产出现区域化倾向并有所增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传统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  相似文献   

9.
货币和货币交换,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原始社会,既没有商品,也没有货币。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出现了私有制,才产生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商品交换,在最初并没有使用货币,而是直接  相似文献   

10.
铁路在中国诞生延展,既是中国近代化的产物,又反过来影响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铁路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铁路运输促进了商品流通的扩大,从而也就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区域化倾向的发展,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一、铁路运输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发展铁路运输,大大便利了“商旅之往来,货物之转  相似文献   

11.
市場問題是經济生活中一个极端重要的問題,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958年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繼續大跃进,反映在市場上总的形势是,市場空前跃进,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12.
秦汉社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交通的长足进步,商品市场较先秦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农村及郡县城市等多层次市场.常见的农村市场有里市、亭市和乡市等,广大农民和小手工业者通过在农村市场的交换获得了自己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些基本商品,从而使他们的再生产条件得到一定补偿,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在一个郡县范围内以郡县城市市场为中心,形成了第二层次的郡县地方市场,在这个层次的市场里有比农村市场丰富得多的手工业和农业商品,农民和手工业者等通过在这个市场的交换,充分获得了自己再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从而促进了一个郡县范围内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商品货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分离,使其互相依存和转化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可能的。由于信用的介入,使生产流通的环节得以联结并弥补流通阶段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商品货币互相转化中出现的空位。信用对商品货币的互相转化起到了促进实现和加速作用。信用超越了个别生产者买卖和借贷的范围,形成社  相似文献   

14.
前言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自愿集资入股建立起来的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的主渠道,是联系工业和农业、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贯彻方针政策的窗口和前哨。 供销合作社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其主要职能,一是组织城乡商品流通,不断把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使商品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二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扶持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村逐步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三是在搞好服务的同时,实现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身组织,增强服务功能,更好的向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服务,为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经济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农民是这一历史性转变舞台上的主角,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农村发展的面貌。恩格斯指出:“要把生产提高到全新的水平,就必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来。”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指出:“我们既需要合格的领导者,又需要大量的具有新素质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具有深邃远见的,农民在我国是个大头,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三亿农业劳  相似文献   

16.
近代转型时期日本社会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幕末日本,农民因饥馑贫困频发起义,而农村工业却广泛分布,两者在理论上的矛盾———贫困的农村如何支持密度颇大的农村工业,应当得到说明。农村工业的基础———剩余,主要是从江户幕府不甚严密的税收制度的“空隙”中产生的。实际产量与法定产量之间的差距即所谓“空隙”所在。由此,兼业型农户的广泛存在,造成小规模农村工业密集分布,商业性农村经济普遍发展,地域性市场发育和运输网络活跃,劳动力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性生产部门转移。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日本工业化起点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日本现代化起源于农村这一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主体责任不明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科技文化素养偏低,西部乡村自身定位不清,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发展.只有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村民主体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思想扶贫、智力扶贫与能力扶贫相结合,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等举措,才能振兴西部乡村.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订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使广大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过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在这一条件下,党中央又制定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这是促进农村生产持续发展的一项带战略性的措施.作为实现四化的战略重点之一的教育应如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如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相适应,培养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所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期手工业的生产较之前代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繁荣的手工业生产对当时的商业生产及其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一,私营手工业生产方式促生了当时商人集团的出现;其二,商品贸易的开展与繁荣离不开手工业的发展,而手工业的发展更促进了商品贸易广泛开展;其三,货币的大规模生产与货币流通推动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发展经济是根据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时的各革命根据地(以下简称苏区),大多地处偏僻,自然经济占优势,但由于地域物产的局限性,以及外资和商品经济的侵袭,这种自然经济处于解体过程中。随着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扩大及红军的发展,军需品激增,敌人的封锁又给苏区带来许多困难,这就需要发展生产并积极开展内外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