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原型范畴化理论为背景探讨英语介词IN的语义生成、延伸过程及其认知理据。研究结果表明介词IN的空间意义产生于在生活体验中形成的意象图示,方位隐喻为其向非空间语义的延伸提供理据性。IN的多个语义项则构成一个以其空间语义为原型的原型范畴。  相似文献   

2.
介词的多义性使得介词成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意象图式等理论,对介词over的12个义项及各义项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其多义认知模式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3.
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型理论、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探讨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心理认知过程,我们发现,介词语义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使空间介词具有巨大的语义生成力;语义场是实施空间介词语义延伸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从隐喻角度重点对方位介词IN进行认知语义拓展研究,着重探讨表层隐喻、中层隐喻和深层隐喻这三层隐喻的特点:隐喻的层次与该词汇的核心意义联系比较密切,隐喻取决于该词汇的核心意义,而隐喻的层次则取决于该核心意义与所隐喻的意义的距离远近;近距离的隐喻是低层次的表层隐喻,远距离的隐喻是深层次的中层或深层隐喻。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对介词in的语义进行了深入研究,确立了in的核心语义为其方位义,并通过进一步分析in的义项扩展过程证实in的核心方位语义通过隐喻及意象图示的转换等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中而形成了in的众多的其他语义项.整个in的语义结构呈现出以方位语义为核心向外拓展的辐射语义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空间隐喻意义的心理认知过程,着重讨论了AT-ON-IN三个介词的概念隐喻意义,指出意象图式是构建空间概念隐喻的路径,相似是构建空间隐喻的认知基础,还揭示了人类躯体经验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的作用和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with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以空间语义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with延伸出五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通过分析介词with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该词。  相似文献   

8.
介词over的认知语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了介词over静态和动态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介词over存在四种静态空间语义,在这四种语义的基础上,该词通过空间隐喻延伸出其它五种隐喻语义。同时,介词over还存在一种动态空间的意象图式。  相似文献   

9.
谈"好好X"句     
本文考察了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的"好好X"结构,分析了"好好"在此结构中所出现的不同语义,以及"好好X"内部的结构.文章试图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此做出解释,说明X的原型范畴和"好好"语义虚化的对应.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应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中英语介词"in"的多义现象进行分析。根据"in"诸隐喻意义与其核心意义——空间意义的关系远近的不同,把这些隐喻意义分为三个层次。与空间意义最近的隐喻意义是第一层意义,最远的归入了第三层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的语义结构就是一个范畴。语义范畴以原型意义为中心,通过隐喻认知模式向外扩展和延伸。本文依据原型范畴理论,探讨空间介词behind的原型图式和其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延伸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典故的认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故是一种历史化隐喻,其原义的具体情节常被抽象化,并且与所描述的现时事件发生喻义上的冲突或错置,映现关系也处于隐含状态。本文阐述了典故的认知模式及其喻义在线构建的心理运作过程,认为对典故的认知涉及到意象———图示的跨认知域映射与诸空间域之间部分语义要素的投射合成。  相似文献   

13.
介词over的意象图式及其空间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介词ovor的原始意象图式,利用动词搭配进一步分析其空间意义和映射隐喻义,提出了介词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对介词及其与动词搭配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广大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思维能力。而作为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一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就从认知角度分析与理解语言内在联系,探究了语言学习之根本的词汇习得方面的一些新视角,如引导语言研究者重视以原型意义为中心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加深对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的理解,强化对词义的隐喻机制的认识等,从而打破了传统语言教学中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僵化模式,为语言教学的高效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理论分支,该理论通过意识与语言的表里关系,来透视语言发生与认知过程的契合,从人的认知过程采探讨语言表征实现的语言学意义.认知语言学诸多方面的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汪碧颖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4):77-79,103
试图从认知层面,即运用原型范畴化理论来解释语义模糊现象,从而为研究模糊语言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了解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17.
英语介词主要表达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在句子结构上来说就是一种句式。Between和among句式中各个成分的隐喻使其在英语中广泛应用。在认知理论的指导下,以意象图式为基点,通过研究介词句式的引申机制和辐射网络探讨了理论对英语介词的习得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意象的文化参照越具体,翻译中要保留这一意象就越困难。如何再现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是译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语料库"圣人"英译的语义分布图和翻译方法图表明翻译方法与语义休戚相关,认可语义通常直译,衍生语义根据具体语境,可采用其他翻译方法或翻译方法的组合形式。基于语料库"圣人"英译异化策略远远超过归化。在传达传统文化意象时,异化有助于保留始源域文化的音形义。但归化使用得当,在不同语境中传达动态灵活的语义,能弥补异化不能传达的意象的具体含义,诸如隐喻、转喻的使用、语义注解或不译。认知语义学可有效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9.
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名词复数的语义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名词是一个原型范畴,内部成员有中心与边缘之分,其中心成员在语义和句法上更多地表达名词特有的意义,而边缘成员不仅具有中心成员的某些典型语义和句法特征,而且具有与其相近的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语动词短语被广泛地认为难以掌握因为动词和小品词的组合似乎无理可循。过去一直认为它们是任意组合起来的语言现象,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然而,认知语言学却认为动词短语的组合是有理据的,可以分析并加以系统化。文章援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想认知模型及认知域、意象图式、概念隐喻等几个经典理论,具体探讨了短语动词语义延伸的认知理据,进而阐明小品词在建构短语动词时的原理,为短语动词理解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