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建华 《中南论坛》2006,1(1):88-92,96
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终结引发了文化哲学的兴起。文化哲学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的反思对象,它试图在各门具体文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把各类文化现象综合和理解为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它对人和历史的极大关注,对理性异化的批判,从而超越了思辨哲学,拓展了哲学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2.
戴震是我国18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在教育哲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并践行了实事求是、存疑求真、淹博精审、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这些,迄今仍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不少合理因素。他注意把这些思想运用于教育实践,加上四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使他的教育哲学具有诸多合理因素,诸如主张熟读精思、虚心静虑;提倡启发式;主张循序渐进;倡行读书穷理与躬行践履并重;践行博学基础上的分析类推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吸取的  相似文献   

4.
开启天道学,可以说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也可以说是老子对于中国哲学最主要的理论贡献。老子"以道释物",既认为道生万物,又认为道在物中。"以道看人",强调圣人与俗人不同类。"以道治世",主张建构"小国寡民"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是提高民族思维素质的重要手段,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其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思想解放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简论哲学的环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哲学的环境意识是客观环境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经历了“畏惧--主宰--重视”的过程,并逐步由自然环境意识发展到自然环境意识、社会环境意识、文化环境意识并重。为了有效地解决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强化环境意识,明确环境意识的全面性、和谐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萨特的自由哲学因张扬人的“绝对自由”而在西方理论界特色鲜明。存在先于本质是其核心;选择、行动与自由是紧密联系,舍此无彼的,而这一切都在处境之中进行的;自由还总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不仅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且还要为整个人类负责,这样自由的人往往是烦恼的、孤独的、绝望的。另外,这一哲学在逻辑推理、本体论与实践论关系等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这个老问题展开了新探讨,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至今还是众说纷纭,归纲起来,起码有如下五种不同的明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是“纯粹思想领域”。(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是研究“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是人,其中心是研究人的本质问题。(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思想政治、知识文化、职业能力、教学证例等四个方面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0.
美学受到分析运动的影响,相对地说是比较晚的。部分原因是美学还停留在哲学研究的外国,而更重要的是,美学家们还没有取得那种使早期分析主义者感到失望的权利。只就批评的方面来说,分析运动的成就是很大的。它使一代的哲学家认识到,语言不是思想的驯服工具,它可以歪曲思想,损害思想,并使不当心的人上当。肯定说,美学著作表现出比一般还多的语言上的无知;这造成了虚假的理解。因此,艾尔顿编的《语言与美学》指出了传统美学的一些错误,然而这些错误早在分析运动以前就被发现了。把“审美的”与“美的”或“艺术的”这些辞交换使用,没有什么好处。普通人的用语解决不了问题,可是,分析哲学家也发现:批评家和有艺术修养的人的语言也差不了多少。审美生活即没有道德生活或认识生活那么重要,也没有那么迫切,它不象其他行为中使用的语言那样要受到禁止和制裁,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审慎。或许就因为这样,审美生活中容忍了一些随便的、不负责任的谈吐。因此,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理想必须作相应的修改。分析哲学将不得转到所谓审美对象上去,转到批评上去。批评来自审美鉴赏,并且,正象分析主义者所说的,有助于审美鉴赏。因此,对于批评的语言分析,就必须经常联系鉴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安乐哲的比较哲学方法论.安乐哲的中心问题意识是纠正西方思想界尤其是西方哲学界对中国哲学的误读,围绕这一中心问题意识,他的学术事业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西方传统对中国哲学的误读,另一个是向西方哲学界论证和宣传中国哲学的深刻内涵.其理论主旨是通过三个学术研究系列来体现的,即中国哲学经典翻译系列、中国哲学思想评论系列、中文与英文的中西比较论文系列.这几个研究系列都基于四大理论资源:港台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解读,西方的汉学训练,美国实用主义的哲学资源,以及当代中西比较哲学的重要理论问题.在此本文分别论述他的比较哲学方法论的各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代最有影响的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80年代以来的最新思想。作者通过考察希克三种看待宗教的态度与方法:排外主义、包容主义和多元主义,对这种多元观作了比较客观的评述,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宗教多元论的要求不是来自于宗教内部,而是外部,即现代生活的压力与规则。  相似文献   

13.
诗歌意象结构就是以诗人的情感或意念的流动轨迹为凝聚点,为绾合、统摄全诗的轴心,经由极富匠心的剪接与组合,按照一定规则有序地组合起来的意象“空间”形态。形态各异的诗歌之意象结构安排也正是诗人心灵世界的镜像与写照。作者对诗歌中几种习见的意象结构形态——辐辏、辐射、拼接、并置之特征及审美效应作了浅要探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周易》“是宗教神学体系”和《周易》“宇宙观本体论的本质和主流是主观唯心主义”等观点提出了异议。作者认为,要正确地认识《周易》的哲学思想体系,首先要辨明两个问题:第一,《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第二,《易经》和《易传》的关系是什么?本文认为,《周易》是一部既含有宗教巫术又含有哲学内容的著作,任何是此非彼的看法都是偏颇的。《易经》与《易传》的关系不是“旧瓶与新酒”的关系,而是源和流的关系。在《周易》的哲学思想体系里,虽然混有唯心主义的杂质,但其主流却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当然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而是古代原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但过去人们的学术研究多侧重于美学的侧面,实际上,和谐的意义不仅在于此,而且作为表征宇宙万物或整体要素之间的“关系”范畴,同时也涵盖关于对象世界的一般理解与规定。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显示了中国传统哲学或中国传统文化的某种基本特质。以下即略述管见,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6.
从张载到王夫之,历史走过了六百多年的路程。北宋中期,封建王朝内外交困,正处于一个亟待改革的时代。然而,纵观张载一生,他毕竟不是改革派。他对王安石变法缺乏热情,多年为官而政绩平平。政治生涯固然不能全部地决定其哲学思想,但也足以说明其思想斗争性不足而调和性有余。在他看来,哲学的任务在于借神道而设教,使天下一统于大宋皇帝陛下。依照封建伦理道德建立起和谐亲睦的社会,就是他的最高理想。因此,不论在政治上或思想上,张载终究是当朝统治者的维护人。王夫之则与张载不同,他眼见明朝黑暗腐朽而在战火中焚灭,亲身蒙受了亡国的耻辱。这使他既对明朝统治者毫无好感,又使他极端憎恨异族统治者,不惜舍命与之抗争。在他心目中,没有一个为之效忠的主子,没有一个皇权的沉重枷锁禁锢他的思想和言论,他较张载更为自由地驰骋于抽象思维的领域。他的思想和哲学,也就更具彻底性和战斗性。这些时代和人生的差异,就是王夫之辩证地继承和发展张载哲学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气韵观念之所以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对艺术神态的准确把握和捕捉,且有着深广的根源.气韵体现了乾易、坤简的天地之道,反映出能与式、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等对立二元的统一.它与人类的性别之分及本能的审美取向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追溯于性染色体.从人类心灵角度看,其向外发散的要求自我实现系列占优势是气胜,向内收敛的要求和谐整一系列占优势是韵胜,由此可以简明地区分壮美、优美、弱美和丑四种基本的审美形态,在深层次上解释艺术形态发展嬗变的周期.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哲学的批别?无论常识性的看法,还是学术界的观点,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哲学的批判既不能从被批判对象那里得到依附性的规定,也不应从哲学的对象性方面把这种批判当成外在的或可有可无的。本文旨从哲学的主体性方面来提示哲学的批判,这就必然涉及到哲学的自我批判。因此,哲学批判的特性和内容有待于来自哲学的自我批判的规定和检验。本文基于上述,首先,简述了哲学批判的涵义、本质和目的;其次,考察了哲学由批判到自我批判的意义;再则,比较了康德哲学的批判与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另外,探讨了哲学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之关系;最后,阐明了在哲学理论和实践之中批判和自我批判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学科形式的"中国哲学",既不同于传统的经学或者子学,也不完全同于西方近代的哲学,而是综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容纳了中国和西方不同的特点,在史与论、学与思之间经过复杂的融合与调适之后的结果。因而其叙述的方式也就表现出了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最具有现代哲学意味的逻辑系统构造到一般性的思想史表达,在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当中都可以看得到。这些叙述方法的类型与特点需要我们去梳理和总结,而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理念与哲学史观,更是今天反思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寻求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会通,所必须要加以理解与阐释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对于如何解读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当代中国学人的一个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还应该包括"主体实践主义"。"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实践性"以及主体与客体共同统一在"实践性"里。正是从"主体性"与"实践性"以及"主体性"与"实践性"的内在统一性的角度,去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