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拯(公元九九九——一○六二)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二十八岁中进士,六十四岁去世,累官至枢密副使。他处在北宋集权统治危机潜伏、矛盾重重的时期,提出过不少改革政治的主张。就其“用人之道”而论,基本观点和主张,大致如下:一、用人贵在知人包拯认为,通观古今,“治乱之源,在求贤取士得其人而已”。有没有人才呢?包拯说“以四海之广,不患无贤,而患在信用之不至尔”。他针对仁宗皇帝和社会恶习提出了自己的用人意见:第一、要推大信于群下,切勿玩弄权术,好疑多禁;第二、不要以“形迹”(仪容相貌)取人。形迹之弊会对有才者因形迹而不敢用,对不才者因  相似文献   

2.
张居正是明代后期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他于万历初年出任内阁首辅,从此,十年柄政,“慨然以天下为己任,”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在改革中,他知人善任,“博搜英俊,”“旁求贤哲,共熙帝载”。这对于推动改革成功,拨乱反正,“起衰振隳”,“弼成万历初年之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明朝自朱元璋立国,经二百余年,至万历时,已是国势衰颓,江河日下,犹如一座“将圮而未圮”的大厦,“其外窿然,……而中则蠹矣”。政治上,内阁纷争,朋党倾轧,搞得“政多纷更,事无统纪”。经济上,财政窘困,捉襟见肘,国用日绌,入不敷出。军事上,北有蒙古进扰,南临倭寇侵犯,边患丛生,连年不已。明王朝危机四伏,已到了“积习沉病已久,非痛惩不得挽”的地步了。  相似文献   

3.
《易经》在论述用人之道方面是很有精辟见解的,本文予以扼要介绍。一、“旧井无禽”殷鉴不远《易经》作者在论述用人之道时,多次谈到殷商时期的用人路线。既总结了殷商有些时期的正确经验,也总结了殷商末期的错误教训。在谈到殷商正确路线时,他特别提到了殷高宗武丁,认为那个时候强调“亲君子,远小人”的路线是正确的。武丁时期,西北有个大部落叫“鬼方”,经常在边境骚扰,武丁曾因此率兵征讨,从三十二年开始,三十四年胜利结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孙丽萍古人有言,为政之道不外得人治事二端。得人包含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易经》讲:“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北宋司马光探索历代兴衰成败,功绩卓著,他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  相似文献   

5.
李世民一生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是他取得赫政绩,名垂青史主要原因。李世民用坚持的是“德才兼备”,但实际上是把“德”置于“才能”之上。李世民在用人时不以小过而志大功,是抓住了事物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正>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前的1921年1月,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的一封信中,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可视为毛泽东正式确立唯物史观的标志。在此之后,毛泽东一直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认识人类社会的根本思想体系。1940年1月,毛泽东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区别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宇宙观上的不同,认为“共产主义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二者是相反的”。1949年8~9月,为了揭露和批判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提出的一系列错误的历史观点,毛泽东写下了多篇评论文章,其中专门有一篇题为《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文中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从马克思主义视阈探索了政绩的核心内容、考核的依据、构建政绩的要求和应避免的误区,形成了中国化的政绩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政绩观,对于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民主思想是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是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发展完善起来的。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一、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的革命和建  相似文献   

9.
论毛泽东的人格刘示范我国当代伟大诗人臧克家曾有诗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①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虽死犹生的伟大人物。这主要是由他的伟大而崇高的独立人格所铸成的。毛泽东深受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熏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他自己独特的道德哲学的指导下,经过...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毛泽东分别从人才的历史地位及作用,成才、选才、用才,及人才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刻地阐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思想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的理想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张允熠在纪念我们民族的思想巨人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之际,去追溯、反思毛泽东理想主义的形成、内核和得失,自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立志在少年,天下为己任、这正是伟人的素质之所在。毛泽东来自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农民阶层...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史可以说是先进的中国人对中西文化省察的历史。思想界的每一次振荡,无不关切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如何对待传统与西方文化的态度,文化的价值取向,一直是人们论争的热点。“在‘五四’以前,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都带有这种性质。”于是,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中国文化本位论,西体中用,儒学复兴等等各种文化纲领纷纷出笼。虽然这些方案各自都含有某些可取的因素,但它们又因着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对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和外国的种种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作出科  相似文献   

13.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十分重视人才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毛泽东科学的人才观,为中国共产党包揽、集聚了天下英才,中国革命因此从胜利走向胜利,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由此而开辟.  相似文献   

14.
人权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格局变动发展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政府极为重视的问题。199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人权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和基本立场,是中国当代人权理论的集中体现。在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虽然直接论述人权的不多,但他一生都在为争取中国人民大众的人权而奋斗。他的理论和实践反映了他的人权观。研究他的人权观,对于发展和完善中国当代人权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人的用人之道告诉我们 ,选才用人是关系到国家兴亡、事业成败的大事。坚持德才兼备、唯贤是举是选才用人的原则 ;当今 ,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辩证关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人权是人作为特定社会成员的权利,是以法律形式表现的个人同国家的关系。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人权观。毛泽东的人权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毛泽东的人权理论,有助于驳斥被西方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理论家颠倒了的人权是非观念,进而有效地保障和促进各国人民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7.
“治国之道,唯在用人”。选才用人是各级领导者的基本职责。能否正确地选才用人,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事业成败的大事,也是实现科学领导的关键。因此,领导者必须重视选才用人,正确掌握选才用人的标准,研究人才的选拔、使用和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玮 《晋阳学刊》2004,(1):16-19
山西票号之所以享誉华夏,驰骋海外,其用人之法,实为主因之一。其选人上的严格把关、用人上的唯贤是举,优化了人员素质;严格的号规规范了企业的经营和人员的行为;顶身股的运用增强了企业的聚合力。这些成功经验迄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企业的领导班子就像一盘棋。作为一名厂长(经理)是否能够把自己的企业搞活,把这盘棋下好,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内部是否团结,上下齐心,拧成了一股绳。因此,这就直接关系到厂长(经理)的用人之道。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有  相似文献   

20.
谈企业用人之道李宝瑞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几年来,我们山东水泥厂党委和人事部门,在培养、选拔、任用、管理干部工作中,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