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本文研究企业的最优产品创新策略及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通过构建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企业在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两种模式下和策略型消费者之间的定价与购买博弈,以及企业和消费者的策略性程度对于最优产品创新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的最优产品创新策略受到高创新产品相对于低创新产品的创新提升程度、二者成本差异,以及消费者的策略性程度的共同影响。第二,在考虑策略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背景下,当高创新产品的创新程度足够高,或者二者成本差异有限时,突破式创新策略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能提供更高的利润,还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三,消费者与企业策略性程度的增加,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突破式创新相比渐进式创新而言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鉴于自我控制问题所导致的消费者上瘾行为在我国诸多产业中的普遍存在,将易上瘾产品的习惯形成性与负的内部性引入到企业的纵向差异化价格竞争中,考察了自我控制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的消费者下企业的定价策略,并对各行为类型消费者下的企业均衡价格与市场份额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理性消费者情形下,企业的纵向差异化竞争只存在唯一的均衡;而当消费者存在自我控制问题时,则竞争可能存在多种均衡可能性,这是由消费者的自我控制问题所导致的过度自信或心理成熟所造成的.同时,消费者对两企业产品的体验水平组合对企业的纵向差异化的均衡价格和市场份额产生影响,而且消费者在消费两企业产品时的负内部性与习惯形成性的大小也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均衡.  相似文献   

3.
鉴于自我控制问题所导致的消费者上瘾行为在我国诸多产业中的普遍存在,将易上瘾产品的习惯形成性与负的内部性引入到企业的纵向差异化价格竞争中,考察了自我控制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的消费者下企业的定价策略,并对各行为类型消费者下的企业均衡价格与市场份额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理性消费者情形下,企业的纵向差异化竞争只存在唯一的均衡;而当消费者存在自我控制问题时,则竞争可能存在多种均衡可能性,这是由消费者的自我控制问题所导致的过度自信或心理成熟所造成的.同时,消费者对两企业产品的体验水平组合对企业的纵向差异化的均衡价格和市场份额产生影响,而且消费者在消费两企业产品时的负内部性与习惯形成性的大小也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均衡.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CSR反应的产品类别差异及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六个行业1022名消费者的情境式问卷调查,将市场细分运用于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领域,从产品类型和消费者群体特征双重视角来探究消费者CSR反应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弥补了现有相关研究中缺乏产品类型比较和消费者分类的缺点.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总体而言,消费者会将正面的CSR行为转换为积极的企业评价、产品联想和购买意向,尤其是在CSR行为赢得消费者关注和信任的情况下;第二,消费者的CSR反应因产品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销售体验产品相对于销售搜索产品和信任产品的企业更可能通过CSR实践取得消费者积极的产品联想和购买支持;第三,依据消费者CSR反应程度由强到弱,将消费者分为热情型、精明型和现实型,三类消费者群体的人口统计特征分布各有侧重;第四,不同消费者群体对不同产品类别CSR信息的反应是存在差异的.  相似文献   

5.
标准竞争的主导性预期与联盟及福利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标准竞争策略及其有效性已引起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视.在直接网络外部性的研究框架中,消费者预期对标准竞争均衡具有重要影响,而在间接网络外部性下,标准供应商的预期对均衡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构建了具有间接网络外部性的标准竞争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主导性预期及标准联盟对标准竞争均衡的影响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发现:哪种预期成为主导性预期取决于消费者是否存在策略性延迟购买;标准供应商可以通过组建标准联盟来影响强制性标准的选择,进而影响消费者预期;消费者预期越准确,策略性延迟的福利损失越小;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标准联盟将导致更多的消费者延迟购买,导致福利损失.研究结果可用于解释我国数字电视领域标准竞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中国背景下CSR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当今,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已经成为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同和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尽管现有研究已经证实,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确实存在显著影响,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在消费者层面的影响机制、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心理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对这些问题的实证研究则更是缺乏.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包含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良好公司声誉、消费者企业认同和消费者购买意向在内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不仅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可以通过良好的公司声誉和消费者对公司的认同感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而且,间接作用的强度要远远大于直接作用;公司声誉和消费者企业认同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向起影响作用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7.
公益事项属性与中国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范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展善因营销活动.基于企业捐向任何类型的公益事项是否都会同等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一问题,开发了一套测量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公益事项属性的量表,通过在武汉两所高校的随机调查,分别回收了178份和376份有效问卷,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萃取和验证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公益事项的关键属性.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公益事项的这些属性与消费者购买意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者可参与公益事项程度、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度、公益事项重要程度、企业产品与公益事项一致性和公益事项可接近程度5个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兴企业自主创新陷阱突破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兴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转型经济的特殊环境,使得自主创新很容易掉入两种陷阱——失败陷阱和成功陷阱.组织学习理论认为这两种陷阱的根源在于割裂了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的互补关系.本文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提出突破这两种陷阱的路径:一是通过知识存量、企业特定的不确定性和绩效差距动态结合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二是系统地考虑中国新兴企业两种重要的资源—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对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的动态关系产生的影响.并且以两家典型新兴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为背景,利用Vensim_PLE Plu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揭示了这条突破路径随时间发展而变化的轨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企业通过对拥有旧产品的老消费者提供以旧换新补贴能够提升自身销量与利润。然而,面临竞争对手时企业的以旧换新决策是否会受到影响?本文求解了先后进入市场的双寡头竞争企业所面临的以旧换新与定价博弈均衡,并分析了竞争存在与否对于企业以旧换新策略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面对竞争时企业的定价决策受到市场中老消费者比例、两家竞争企业各自新产品的创新提升水平、老产品的使用残值这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第二,当老产品残值相对较低而市场中老消费者数量适中时,两企业均不提供以旧换新可能成为博弈均衡,而其他条件下,两企业均提供以旧换新为博弈均衡。第三,先进入的企业没有动机单独为消费者提供以旧换新补贴。第四,竞争对手的存在对于先进入企业自身的以旧换新决策与相应的定价策略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常亚平  阎俊  方琪 《管理学报》2008,5(1):110-117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关乎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焦点之一,促进消费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良性互动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采用情境模拟法测量消费者在不同类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刺激下的购买意愿,以及产品价格对这种购买意愿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消费者的态度受到价格的显著影响,但不同的消费者群对履行了基本层或高级层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有不同的可接受溢价范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由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组成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现实情形下系统的均衡策略演化过程,并借助系统动力学实验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相关因素对系统均衡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绿色技术创新演化博弈系统所有可能的均衡策略中,只存在三个稳定的均衡策略,即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策略分别为(市场规制,不绿色技术创新,购买传统产品)、(市场规制,绿色技术创新,购买传统产品)、(市场规制,绿色技术创新,购买绿色产品)。(2)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品牌收益和消费者绿色产品消费的经济收益是影响博弈演化系统最终向不同稳定均衡策略演进的主要因素。(3)在第一种均衡状态下,产品的基础价值、绿色偏好收益、绿色消费意识和产品价格等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的主要因素;在第二种均衡状态下,政策收益、规制成本及产品市场需求量是影响政府采取市场规制策略的主要因素;在第三种均衡状态下,绿色技术创新补贴系数、市场规制强度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品牌收益是影响企业采取绿色技术创新策略的主要因素,且各影响因素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方向和边际的影响均存在较大差异。上述结论将为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理论提供参考,也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复杂情境下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类型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解析我国企业在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情境下就突变型与渐进型管理创新选择的问题。基于扎根理论、使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开放式译码、轴向译码、以及选择性译码析出了大连三洋冷链有限公司管理创新案例中蕴含的关键概念、范畴和故事脉络,并对初始案例研究草案和研究样本进行了发展和补充;其次,在对其他9个案例分别进行概念、范畴和故事脉络分析的基础上,对10个案例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我国企业在组织规模、行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和组织文化的不同组合维度下对突变型和渐进型管理创新的选择模式及其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转型升级阵痛中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唯有基于人力资本"视线"实施差异化战略、推进激进式创新,才能变革成功,进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天津市各大工业园区154家中小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逆驱战略转型的人力资本"视线"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战略层面的"视线"有一个:外部环境竞争性、差异化战略、激进式创新与企业绩效。资源层面"视线"有两个:差异化战略、HRM系统、人力资本、渐进式创新、激进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差异化战略、HRM系统、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这三条"视线"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指明了战略转型、创新变革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4.
Companies can adopt trade-in and/or leasing to shorten consumers׳ upgrade cycle and gain control over secondary markets.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 monopolistic manufacturer who offers a technology product to a market consisting of heterogeneous consumers. We focus on an exogenous, stochastic innovation process that determines the availability of new technology and consequently, residual value of the current product. We derive the optimal pricing strategy of trade-in and leasing, respectively, examine its impact on the manufacturer׳s expected profit, an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strategies. Trade-in protects the manufacturer against residual value risk and allows the flexibility of offering the option at different innovation states separately. Leasing, on the other hand, provides the manufacturer an opportunity to circumvent low new product prices and thus increases expected profit when product reuse profitability is high.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two forces, product reuse profitability and new product price, determines the preference between trade-in and leasing. Our findings provide monopolistic manufacturers guidance on how to optimally employ the trade-in and leas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5.
整合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考察关键资源对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驱动机制,利用中国13个省165家在华跨国公司样本,识别出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创新的两种关键驱动资源为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构建驱动资源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模型,采用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同时驱动跨国公司在华突破性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绩效,而过程创新对产品创新有正向影响。因此,要有效提高突破性创新绩效,在华跨国公司应将有限的要素优先投资于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构建上,注重顾客关系管理和竞争者研究,并在突破性创新实践中加强过程导向,重视信息系统和工艺流程,突出过程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构建由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组成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形下参与主体策略选择对系统均衡策略影响的演化过程,并借助系统动力学实验方法进行了实验模拟论证。研究发现:(1)在绿色技术创新演化博弈系统所有可能的均衡策略中,只存在三个稳定的均衡策略,其中,绿色产品消费的经济收益和绿色技术创新品牌收益是驱动博弈系统向不同稳定均衡策略演进的重要动力。(2)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品牌收益和消费者绿色产品消费的经济收益是影响博弈演化系统最终向不同稳定均衡策略演进的主要因素。(3)在均衡状态(1,1,1)和均衡状态(1,0,0)下,通过促进消费者采取购买绿色产品策略对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均衡状态(1,1,0)下,促进消费者采取购买绿色产品策略对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提高市场规制强度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愿的影响效果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17.
马亮  张淑敏  仲伟俊 《管理学报》2022,19(2):225-234
鉴于代际知识桥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作用可能不同,以65家汽车行业整车在位企业为样本,对其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负二项回归分析后发现:协作研发能够直接提升在位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且显性代际知识桥与隐性代际知识桥在其间均可发挥积极中介作用;旧技术创新绩效对协作研发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积极作用,对显性代际知识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消极作用,但均不显著;旧技术创新绩效对隐性代际知识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会产生显著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s focus is o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challenges that come along with technology-based 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NBD). NBD thrives upon the exploration of knowledge, under radical uncertainty. Furthermore, existing knowledge may both enable and constrain the radical innovation process.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 dominant approach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focusing on codifying,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knowledge – unsuited for NBD. We suggest that knowledge management can enhance NBD by focusing on experimenting, monitoring and integrating knowledge. This is illustrated by case study observations of radical innov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9.
责任式创新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参与,探索企业、消费者、政府等多主体的演化博弈规律,对于推动以新冠疫苗研发为典型代表的责任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冠疫苗研发为例,构建了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三方在实施责任式创新行为中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MATLAB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责任式创新过程中,三方最终的演化稳定策略是企业实施责任式创新、公众参与责任式创新,但政府弱干预(消极提倡)责任式创新;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政府补贴均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演化结果,而对政府决策影响较小;利益相关者的初始状态对三方演化收敛速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排斥性创新:一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本土技术创新和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会关注重大的突破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方法.但是近来的研究表明,突破性创新的失败率很高,而且它要求公司或国家在培养重大的创新方法时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还需要高层领导的持续关注.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指南性的回顾,并且讨论了另一种方法--排斥性创新方法.我们应该关注排斥性创新,因为它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对那些新兴的本土企业.它还是一种为发展中国家开发新的、市场能接受的产品/服务的有效方法.排斥性创新之后,公司就可以运用维持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渐进的和/或突破性的),为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提供高端产品.本文还列举了5个中国的案例来证实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排斥性创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