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的一部长篇英雄史诗。它有为民除害的主题,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浪漫主义的手法,曲折多趣的情节,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歌颂了藏族爱国英雄格萨尔王的业绩。它不仅在国内藏族、蒙古族地区广泛流传,也在国外一些国家中流传。  相似文献   

2.
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以下简称《史诗》)是藏族劳动人民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部光辉灿烂的文学巨著。这部英雄史诗,广泛流传于我国青海、西藏、甘肃、云南等广大藏族地区。在蒙古以及青海撒拉族人民当中也有流传。它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反映面广阔,同世界上任何民族史诗相比,毫无逊色之处。  相似文献   

3.
第五章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藏族也称作《格萨尔吉钟》即《格萨尔的故事》。它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作,并在藏族人民群众中流传广泛、规模宏大的一部长篇巨著。这部史诗,是以“钟侃”(故事人,即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民间艺人)的说唱为流传的主要形式。另外,还有不少藏文和蒙古文的手抄本和一些木刻本流传各处。藏文本流传在广大的藏族居住地区,也流传在土族、纳西族、裕固族等地区和尼泊尔、不丹、拉达克几个国外地区;蒙古文本流传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蒙古族居住地区。在国外也流传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等地区。《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少有的长篇英  相似文献   

4.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目前尚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传唱区域主要在中国西藏和中亚地区。目前在中国藏区,有140多位演唱艺人在说唱这部史诗。《格萨尔王传》已经存在有1000多年,长达60万诗行,是世界最长的史诗。  相似文献   

5.
《格斯尔王传》介绍白歌乐《草原》 1955年第6期关于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文学 评论》1959年第6期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文学 评论》1959年第6期青海省关于《格萨尔王传》的调查搜集情况 和间题青海省文联《民间文艺通讯》 x95o年第8期关于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王传》徐国琼、 歌行、可国《青海湖》1959年10月谈史诗《格萨尔王传})王亚平《青海 湖》1 959年一2月青海省大力收集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 长山《民间文学》1960年第1期蒙古族史诗《格斯尔王传》简论中国社会 科学院内蒙古分院语言文学所《文学评 论》1960年第6期…  相似文献   

6.
虽然有些学者对史书中的格萨尔和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翁格萨尔进行过比较研究,但模棱两可,毫无定讨。人们仍然习惯于把史书中的格萨尔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翁格萨尔混淆起来。 本文就史书和史诗中的格萨尔进行一点肤浅的探讨。 一、格萨尔称谓的含义和由来 有人说,格萨尔是莲花花蕊之意,是说花蕊能破花瓣而出,堪称英雄,故喻人则为英雄。 又有人说格萨尔在蒙古族中称为“格斯尔”,其意也为英雄,故藏族称呼中的格萨尔是外来语。 也有人说格萨尔是象雄语,指英雄豪杰,是随苯教而沿袭迄今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藏族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共有分部本100多部,它是活着的史诗,还在收集整理之中。在《格萨尔》史诗的研究中涉及到其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民俗、婚姻等的论著问世不少。但在《格萨尔》史诗中的经济思想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将《格萨尔》史诗中的经济思想作一初步探讨,请专家学者指教。  相似文献   

8.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伟大的巨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长的史诗。研究《格萨尔王传》既要进行详尽的科学的考证,也要从文学的角度进行仔细的深入的探究。本文仅从《格萨尔王传》中的谚语着眼,作点肤浅的分析,求教于研究和热爱《格萨尔王传》这部伟大史诗的老前辈和同志。  相似文献   

9.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世界文学中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英雄史诗,是古代巴比伦文学的杰出代表。它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差异。如果我们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系统地梳理这些异同,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格萨尔王传》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浅析《格萨尔王传》中的婚俗事象索南卓玛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不仅是一部跻身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的伟大史诗,而且也是一部难得的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生活的大百科全书,其民俗描述之丰实,就足以令人倾注全力潜心探讨、研究。比如,史诗中关于对婚姻的描写,不管铺排得比...  相似文献   

11.
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以下简称“格萨尔”),是具有时代意义和振古铄今的一部宏文巨著。史诗赢得如此声誉和效果,这固然是由于它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所决定的,但也与史诗妙用富有形象的生动的谚语是分不开的,如果,把“格萨尔”比作天空的话,那么,谚语就是天上的星星。因此,研究一下“格萨尔”谚语与藏族谚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深入探讨了国内外格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藏文《格萨尔》与蒙文《格斯尔》的关系。认为《格萨(斯)尔》首先发祥于藏族,是藏族人民的英雄史诗;藏文《格萨尔》是蒙文《格斯尔》的本源;蒙文《格斯尔》是藏文《格萨尔》的蒙古化,二者虽然存在着渊源关系,然而,蒙文《格斯尔》绝不是藏文《格萨尔》的翻版,藏文《格萨尔》经过蒙古族人民的再创造,已经发展成为一部具有独立完整体系的蒙古族英雄史诗《格斯尔》。  相似文献   

13.
《格萨尔王传》(以下简称《格》)是一部在藏民族中产生,在藏蒙民族中广为流传的英雄史诗。这部史诗现在流行在世界各地的分部本约有六十多部,百余万诗行,一千多万字。它是以口头说唱和手抄本并行的方式流传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等地广大藏蒙民族间极其珍贵的一部具有人民性和艺术性的英雄史诗。它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说唱体史诗的形式,塑造了以格萨尔为首的许多藏族英雄的群象。  相似文献   

14.
土族《格萨尔》是土族人民在和藏族人民长期交往中,吸收、改编古代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并创新而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英雄史诗。1990年代后,一些颇有造诣的土族《格萨尔》说唱能手相继谢世,目前仅存王永福一人,抢救、保护土族史诗《格萨尔》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这是著名《格萨尔》专家王沂暖先生,对已出版的《格萨尔》分部本的诗行进行统计之后作出的结论。《格萨尔》之所以能有此美誉,这与它具有庞大的分部本群体是分不开的。那么,《格萨尔》史诗究竟有多少部分部本呢? 按照史诗分章本的说法,格萨尔从天界降临人世,他的任务是“降伏四方四种魔”。这四种魔就是北方的魔王路赞,西方的霍尔白帐王,东方的姜国萨当王,南方的门国辛尺王。以降伏这四种魔的故事为内容形成的分部本是《降伏妖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和《门岭之战》。但到后来,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花岭诞生》之部说格萨尔“他是黑头人类王,为降伏妖魔来人世,他是镇压霍尔、魔国、姜国的人,四大宗八小宗他统治”①。很显然,这里分部本已从四部扩大到了十二部。但这种说法却不见于其他唱本,也不知八小宗  相似文献   

16.
汽车在盘山道上吃力地上行,远处的雪山在湛蓝的碧空映衬下,愈加显得银光闪闪,英姿诱人。坡下是湍急的河流,咆哮之声,甚嚣尘上。这一行车队的面包车上,“相约格萨尔故里”的大红字格外醒目。 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而且是在藏族和蒙古族地区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活形态的史诗。去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格萨尔》千年纪念活动列入2002—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项目。 6月中旬,由全国《格萨尔》工作办公室和甘孜州人民政府联  相似文献   

17.
流传在我国藏族地区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的思想和艺术水平可以同世界任何著名史诗相媲美,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由著名艺人扎巴老人口述、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文本格萨尔王传《天岭九藏》之部(亦译作《仙界占卜九藏》,以下简称《天岭》),更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英雄史话。这部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但它以优美动听的语言、复杂曲折的情节、深刻逼真的人物、别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王传》(以下简称《格萨尔》)是我国三大史诗中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伟大史诗,它以浩繁的卷帙和特殊的传承形式,得到了“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最长的史诗”、“东方《伊利亚特》”的最高褒奖。这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是千百年来,藏、蒙古、土等民族的民间艺人世世代代艰苦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近两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国内众多学者孜孜不倦不断探索所结出的硕果,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继承、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2 0 0 1年10月1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  相似文献   

19.
一、夏日叉芪岭瓦的形成和格萨尔王传略 尽管世界上对于格萨尔王有格萨尔武王、祝固格萨尔王、仁增格萨尔王、蒙古格萨尔王、姜格萨尔王等的许多说法,而岭·格萨尔王是藏族,他诞生在扎库地方,成长在玛域地方,八十八岁时,在玛加邦拉山中乘如意宝轮升天。 藏族有四大种姓。岭·格萨尔王是穆布敦氏。《敦氏族谱》中说:“敦氏益门纳卡以后,过了一十三辈,因无儿子而由女儿主事时,神子布梧夏图投胎于仲妃赤金泽旦,生为敦拉叉干布的儿子,他是多康地区的头一位国王。其后是日赤赞和穆赤赞。穆赤赞生了三个儿子,  相似文献   

20.
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已被各国研究家公认为世界伟大的史诗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确认它是世界性的民族史诗,是芬兰民族文化的基石。它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的差异。从多角度入手,对藏族《格萨尔王传》和芬兰《卡勒瓦拉》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从而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和分析这些异同,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格萨尔王传》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