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缴费能力的研究,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缴费能力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对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秉成 《四川省情》2010,(11):34-3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下同)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继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惠及全体农民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中国农村传统养老模式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养老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此文件发布之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迅速在全国各地展开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实行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农合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民政策。在筹资结构上,新农保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在支付结构上,采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新农保覆盖率要达到40%,到2015年要实现全面覆盖。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调节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设步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6 3 8 % ①的农村人口,就此而言,构成我国社会的基础是农村,中国社会的稳定有赖于农村的社会稳定。只有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真正可靠的社会安全网。因此,尽快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政策应当面向所有的就业者、各种经济成分和所有就业形式;面向全体公民,包括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和农业劳动者。只有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才是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进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农村存在的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不仅影响到厂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与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统计调查工作中,县乡这一层次农村经济比重较大,是统计调查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扎实推进,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对农村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越来越多,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县乡农村统计工作离这种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其职能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主要表现是:重视程度不够、体制不顺、调查网络不全且配合程度低、  相似文献   

8.
徐洪 《青海统计》2007,(10):27-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尚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人文、资源、环境等指标,这  相似文献   

9.
在对中国农村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农村跨世纪发展面临的挑战、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农村改革跨世纪发展的抉择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给人口与社会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小康指标许多涉及人口与社会统计专业,新的发展观使人口与社会统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要求更新更高,同时,受关注的程度也必将越来越高,社会需求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在对陕西省下辖10市农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交叉列联表分析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论证了影响农民参保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越接近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农民参保率越高,农民的参保选择在45岁呈现显著的年龄分界;受教育程度与农民的参保行为负相关,受教育时间越长的农民参保率反而越低;外出务工对农民参保决策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在家务农的农民比外出务工者参保积极性更高;实行超期缴费激励政策对农民参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政府的信任和对新农保制度的了解均能促使农民更积极的参保;性别与家庭人均纯收入则对农民参保决策均不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基本内容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核心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实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拥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比较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文本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然后对引起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做了探讨,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成欢 《四川省情》2016,(12):59-6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并同时伴有社会新常态的阶段性变化。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成都如何利用良好的统筹城乡发展基础和社会保障建设经验,积极适应新常态,深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改革,是当前亟需关注和系统性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对科学决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加强,统计工作显得日益重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又提出了“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的要求,这是党中央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体现了新时期统计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统计工作的责任也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广场经济是指一个地区通过修建一定主题的非政治性群众聚合场所,并利用这个场所设定的主题功能,引发核心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实现经济非常规发展的现象。过去,广场的成名多半是基于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广场的功能、意义、作用、内涵与传统意义的广场已不可同日而语,它正沿着多文化、多功能、多主题、多业态的轨道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此,我们专门对杭州市下城区广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立足“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为全党和全社会确定了一个新的时代主题,要求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兼顾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经济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宁夏作为后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保持全面协调发展,这是对宁夏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也是当前需要深入探究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后,“三农”问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将其确定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置于首位。特别是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党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和深化。在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突出的社会矛盾,任务尚十分繁重。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少人多是我国的现实状况,“三个人的田五个人种”是再通俗不过的描述,农村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是不争的事实。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7亿多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在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传递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促进信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众所周知,数据是指用符号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