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德茂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2):35-39
“文如其人”在文学理论上似已成为一个格言一条定律。人与文的统一、做人与立言的统一 ,是我们自古而然的追求。但也要看到 ,人与文、言与行在很多情况下具有不一致性。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人文相背言行不一的客观存在 ,而且要认识到 ,艺术创作在很大意义上是“创制” ,是一种理想形态。“文如其人”的现实含义是 ,人有多复杂 ,文就有多复杂。 相似文献
2.
“文如其人”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泽龙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1)
“文如其人”是一个古老的文艺学命题 ,一直得到来自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两个方面的有力支持。据此就有不少论者仅仅满足于对它所作的简单机械的注解 ,然而这都无法解释“文人相悖”的现象。根本在于 ,决不能把这里的“人”仅仅理解为作家的生活个性 ,而应当着重理解为作家的创作个性 ,后者必定要以风格的面目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当然 ,这两种个性形成也是有联系的 ,更都是会变化的和复杂的。只有这样来全面、深刻地认识和阐述“文如其人”的论断 ,才是现代文艺学科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刘文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放开搞活小企业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但在对小企业的战略地位、发展趋势、改革方式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此 ,就较为突出的问题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4.
杨春如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分析了对限苦奋斗认识上误区的表现,指出了几种错误观点是滋生腐败的认识根源,是助长奢侈浪费的催化剂,提出了走出对艰苦奋斗认识误区的主要途径和克服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旧世纪交替,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日新月异的科学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财富的主要源泉。这种趋势,向传统政治经济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6.
高红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65-66
作者的“人心”与文学作品中的“诗心”并非完全统一。理解“文如其人”,不能简单化。断然“因文析人”,恐怕与实际相差甚远。然而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所言之物,实而可徵;言之词气,虚而难捉,所以观其文,不能简单依据其所言之物,更要体察言物之词气,当于其细微处察其静远精出处,这才是“文如其人”的真正内涵。理解“文如其人”的同时,还要注意“因人废文”的现象同样不可取。 相似文献
7.
王希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3):92-96,128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修辞立其诚"。周振甫批评《修辞学发凡》抛弃了这一原则。霍四通用有"文不如其人"现象主张修辞可以不"立其诚"。修辞要不要"立其诚"?这是一个问题,需要认真地思考。"修辞立其诚"是我国的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翻"修辞立其诚"的传统,需要非常地慎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经历四次思想大解放,走出一个又一个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江泽民“七一”讲话关于“有产”与“无产”的“两不、三看”论断是在新世纪解决富而思源、富而思进问题的理论创新。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论断是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并对目前流行的四种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主张只有坚持“三个解放”,认识“三大规律”,才能做到“两个符合”。 相似文献
9.
李本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2-24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广泛共识,但在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上还存在不少偏差。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对于进一步统一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康来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6):14-18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分化速度的加快,弱势群体问题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保护弱势群体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许多地方已经启动了"帮扶弱势群体工程".但在对弱势群体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出现了诸如"顺其自然论"、"无关大局论"、"能量有限论"、"价值弱势论"、"救助脱贫论"和"单靠政府论"等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简单、模糊和片面理解,澄清这些认识,既有助于促进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深化对改革的认识,及时调整现行政策,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但学界对传统"天人合一"基本内涵和历史影响仍然存在诸多分歧.本文认为,传统"天人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层面发生了深刻影响,但传统"天人合一"存在其历史局限性.从当代的角度重新审视"天人合一",它至少包含三种价值取向,我们所要追求的"天人合一"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确认识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家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79-8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形而上的层面考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他早期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人与自然之间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关系,“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的本质”统一于社会。马克思的早期自然观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与"生态人"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与自然的关系原本是依赖关系与实践关系,"经济人"却将其看作利用与被利用、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关系;囿于此,"经济人"的行为就必然造成生态危机.反思"经济人"行为,走出生态危机的出路是"经济人"与"生态人"的有机统一,即坚持"三个统一"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统一,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价值目标相统一,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胡涛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一个哲学命题,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基本处事观念,因而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美学的各种审美范畴,并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注重生命本体、交感、整体直观、意境追求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梁艳秋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85-88
《中庸》虽不像《大学》那样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构架,但其前后部分也不像有的学者所说那样矛盾,透析其逻辑结构即可发现,全文呈现出一个以“中”为本体、以“诚”为核心,以“内圣外王”为诉求,以“天人合一”为旨归的思想体系。该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完全可以成立的。其“天人合一”思想正是三代“以德配天”论与汉代“天人感应”论的过渡环节。 相似文献
16.
文如其人:林纾的侠义书写小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32-35
译坛泰斗林纾不仅在他的"聊斋体"小说中刻画了为数不少的侠士,而且本人具有极其鲜明、可敬可佩的侠义风范.其人其文,无异于书写了晚清民国又一段"文如其人"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7.
萧立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116-121
“文人无行”说由来已久,其前提为儒家品文模式“文如其人”。潘岳成为“文人无行”代表人物纯属偶然。“文人无行”现象揭示了封建社会文人人格被肆意扭曲和无情蹂躏的悲剧,文与人的矛盾普遍存在。而透视潘岳人格系统自身的矛盾,则发现文与人又存在某种一致性。因此,肯定“无行”文人情辞俱佳的成功之作,既是对文学创作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类向善之心的褒扬。 相似文献
18.
浅析《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的两种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明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27-29
读者对作品意义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文学能力”(literarycompetence)。不同“文学能力”的读者会从不同的阅读视点来理解作品 ,从而会使作品中的同一意象产生不同的意义。而这些不同的意象意义同样可以用来解读文本的整体意义。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具有点题作用 ,对该意象的解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本文试从两个阅读视点分析狮子意象所负载的两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以求解析《老人与海》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发展和“人-自然”道德调节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了“人 -自然”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 -自然”道德又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类型、方向、速度和规模进行选择、控制和推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绝对性 ;“人 -自然”道德的调节作用具有相对性。因此 ,在科学技术发展与“人 -自然”道德调节这两者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切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李亚彬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孟子、荀子间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源自天人观上的分歧。孟子之天人合一乃个体的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荀子之天人相分为群体的人与自然之天的分离。孟子以心善言性善,认为性在心中;荀子以欲望为人性,认为性在身。在孟子,天人因道德而合一;在荀子,天人因道德而相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