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事业在近代日本社会的推进及其所带来的电力使用普及,被视为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一次能源革命。与同时期展开的产业革命一样,电力事业是在中央政府指导和监督下推进的,同时受到国家战略政策的影响和限制。国家对电力事业的参与乃至介入,不仅出现在“战时统制经济”时期,而是贯穿于整个电力事业发展的始终。通过对电力开发和电力市场形成过程的考察,可以看出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日本电力事业发展的“自由竞争时代”,中央政府虽未对民营电力和电力消费展开全面管制,但由于“强兵政策”与对外扩张政策的实施,仍然对电力事业的展开方式、电力消费市场的形成和走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在“电力统制”的构想下,政府不断强化电力行政,这也为此后战时“总体战体制”下的电力统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继美加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欧共体国家以1992年为目标,筹组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这将使长期以来执行“贸易立国”方针的日本的对外经济战略再一次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着重从贸易、投资、金融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将对日本以及日本与大市场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郭素美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一项重要政策,“它既是关乎资源掠夺的经济问题,又是涉及法四斯统治的政治问题”①。这项政策随着日本在东北殖民统治建立和强化而被不断调整,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大、战争资源掠夺...  相似文献   

4.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引发了全球性深度经济衰退,之后出现了快速的反转,形成了V型经济复苏。日本作为高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国家,其对外经济不仅受到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总体看,日本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变化,既与国际经济的总体变化比较相似,又与新冠冲击和俄乌冲突的经济冲击的特点是相对应的,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对外贸易的V型变化,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及供给约束型通货膨胀。这些变化还深入到贸易结构和供应链调整等方面,这表现了日本对外经济的特点。日本政府在较长时期积极调整对外经济战略与政策,如大力开展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合作、打造坚韧和安全的供应链、深化特定重点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外部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日本素以“贸易立国”见称。对外贸易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战后,日本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需要,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以下简称政策),运用经济、行政及法律手段,发挥了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职能,卓有成效地管理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扩大,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主要政策是值得研究、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专门谈了“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问题,他指出:“我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也就是说,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由国家统一计划出一定的范围,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这一部分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有益的。”接着也指出:“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是从  相似文献   

7.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发展中国家如何对待现存的国家制度 ?如何在改制和转制方面有所作为 ?本文就斯蒂芬·克拉斯纳在《结构冲突 :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一书中提出的 ,发展中国家成功改变国际制度的三个变量———“现存制度结构的性质” ;发展中国家“形成统一思想体系的能力” ;北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 ,对南方国家的态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这三个变量依然是今天———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制度 ,在改制方面能否取得成功的三个关键变量。本文在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进程中 ,影响这三个变量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 ,提出了如何促使这三个变量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改制成功方向发展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对加快日本经济的发展和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是日本对外经济关系的两大支柱。在日本经济向国际化发展的八十年代,其对外直接投资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海外投资立国论”、“转向成熟债权国论”、“对外直接投资转換期论”等,就是这一变化在理论上的种种反映。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就战后门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赵紫阳总理在全国党代会上所作的《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七一”的前两年,改革的重点要围绕稳定经济的要求,从宏观上加强、完善间接控制体系。“七五”后三年,要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间接控制。可见,建立健全、加强和完善间接控制,是我国“七五”计划期间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些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控制问题,尤其是如何搞好间接控制问题,已  相似文献   

10.
孟加拉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但粮食生产不能自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灾害和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人口问题。一九七五年齐亚·拉赫曼执政后,调整了各项经济政策,采取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搞了个两年探讨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齐亚政府把增产粮食、控制人口和普及教育作为“革命”的三  相似文献   

11.
研究郑和下西洋及明代的对外政策,首先必须从已有的史料出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新发现的资料作小心求证,得出的结论方能令人信服。明代对外政策的成功有三个特点:一是建立了以“王道”和“公平”为核心价值的中华文明统治秩序,二是输出文明而不占有他国领土,三是以强盛国力和军事实力为对外政策提供坚强后盾。这应成为当今中国和平崛起、参与全球治理的范式。  相似文献   

12.
地区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一种新的安全、发展与战略思维,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喜欢带上“地区”的眼镜来看待与处理对外政策问题,不仅在地区认同的基础上构造地区内部的国际关系,而且以地区为背景或依托开展与地区外部的国际关系,地区合作日益成为国家间处理对外政策的有效途径。“上海合作组织”的存在不仅能平衡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而且由于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亚地区国家的整体利益,因而能比较有效地维护区域利益和抗衡外来安全威胁。“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第三代和第四代集体领导人继毛泽东和邓小平之后,顺应全球化趋势的又一个外交新思维,它在中国现今参与的所有地区合作组织中最能彰显中国的影响力,能为中国探索如何在区域合作组织中发挥中国主导作用的经验和做法。“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富有成效,但也存在着五个制约它今后发展的因素,而要解决好这五个制约因素,未来工作中应注重在三个方面上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入关”后,对我省经济的影响 (一) 有利方面第一,将有力地促进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加速发展。这里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可以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我省有18个市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或陆地相联,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是联结双方沿岸市镇并向  相似文献   

14.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和里根都声称“地球的历史……正向太平洋时代迈进。”“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太平洋时代”的到来关键是亚洲的崛起,而亚洲经济的发展又取决于东亚经济的腾飞。近几年来,在东亚经济的带动下,南亚等国也加速了调整过程。亚洲经济的兴起使亚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文章列举了亚洲在这方面的潜力。最后还深入分析了环太平洋国家、特别是有关大国为迎接“太平洋世纪”的挑战所制定的对外发展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在“日元国际化”的口号下,推行日元基准货币化计划,谋求建立以日元为核心的亚洲货币体系和以日本为主导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亚洲日元圈”首次进入了组织化、制度化阶段。它无疑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产生众多的制约,大大约束中国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选择余地。本文依据基准货币的基本特性,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框架内,探讨了日本推行“亚洲日元圈”的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从亚洲地区经济的各层面和基准货币的三种货币功能分析了“亚洲日元圈”的既成基础及日元基准货币化的近期可行性;并根据冷战后日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环境预测了“亚洲日元圈”前景中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从我国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三者相统一的角度,研究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尤其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即“三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对我国“三化”进程的影响是深远重大的,其中在工业化方面,跨国公司主要从产品、产业、技术这三个方面以及相应线路“产品产量增加→产业结构提升→工业技术进步”,来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由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转化;在市场化进程方面,跨国公司重点从企业、政府和生产要素这三个方面以及相应的线路“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换→生产要素市场化”,来推动我国市场化进程由市场经济初步形成阶段向逐渐成熟阶段转化;在国际化方面,跨国公司从贸易、市场、投资三个方面,以及相应线路“贸易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企业国际化”,来推动我国国际化进程由单向开放型阶段向全方位开放型阶段转化。研究结果还表明,跨国公司对我国“三化”进程的影响也具有复杂性,一些方面还存在潜在的负面效应。对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需要经济法也需要民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就总体说是一种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具有计划经济的属性,又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它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这就决定了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需要经济法,也需要民法。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需要经济法。这是因为: (一)经济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其经济职能的重要法律手段。经济法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它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适应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和国家政治权力结合在一起的”①。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它是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手段;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它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其经济职能,即在全社会范围内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法律手段。列宁曾经指出:“苏维埃政权现在所面临的这一提到首位的任务,还有这样一个特点:现在(在文明民族的现代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所说的管理,不是政治而是经济具有更重大的意义”②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和管理经济的职能是剥削阶级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所无法比拟的,这就是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得到广泛发展的政治基础。因为社会  相似文献   

18.
尚侠 《日本学刊》2005,(5):109-122
战时文化统制和“大政翼赞”、统制经济三位一体,是日本法西斯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构成。就国民意识整合的本质而言,它是膨胀的、扩大化了的国家主义。文化统制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文化强制力量,割断了日本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导致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某种惯性模式与病态现实。  相似文献   

19.
对外开放是我们党在总结对外关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项重大决策,就经济领域来说,就是要抛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结束我国国民经济系统的封闭状态,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扩展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尽可能地多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外国资金,以及发展各种形式的国际技术合作等,取各国之长,为我国所用,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都离不开国际间正常的经济关系的扩展,而国际间的经济发展又是同经济法制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就需要加强涉外经济法制,所渭涉外经济法制,就是把对外开放中的经济政策、原则、制度、办法加以条文化、法定化,用规范的形式确立涉外经济活动的准则,使参加涉外经济工作的企业、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和外国企业、公司  相似文献   

20.
政治与经济     
在经济生活中每天都要产生成百万项决定。这些决定主要与宏观经济领域有关。虽然人们往往把宏观经济领域的决定都视为“政策性”决定,我们仍然必须把一些经济决策与经济政策决定区分开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经济政策是经济生活的内在特征,这是因为在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制之后,国家必然对经济加以组织。在这里,国家贯彻经济政策是它力求有计划发展经济的自觉活动。不存在“中立的”经济政策。国家根据自身的目标对各种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