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内容分为7个方面:企业战略、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信息搜集、支持的寻求以及创新操作.综合分析发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家的创新行为表现并不突出,比较而言企业文化管理方面最常出现创新行为,而搜索信息和寻求支持方面的创新行为相对较少.分类比较的结果显示51岁以上的企业家较其他年龄段的企业家更注重企业战略方面的创新行为;41~50岁的企业家较其他年龄段的企业家更注重操作方面的创新行为;民营企业家较其他性质的企业家更注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行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较非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创新行为更为突出;企业规模越小,企业家创新行为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将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企业家导向和组织能力这三个主要战略决策先决因素来考察中国企业品牌决策的影响因素,运用文献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来研究在何种条件下中国企业会倾向于选择自主品牌(OBM、收购品牌)和非自主品牌(授权品牌和OEM/ODM)的,并得出选择两种品牌战略的企业绩效相对优劣.这项研究对于当今走向自主创新道路的许多中国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是必须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企业家能力"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学者发表的47篇关于"企业家能力"论文的统计分析,揭示了企业家能力研究的作者、时间、杂志数量分布特点,以及企业家能力的主要内容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家能力研究的有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发展要求人才具备跨文化适切交际的语用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语用能力进行了概念界定、能力框架分解与分级能力水平描述,其中《语用能力自我评价量表》为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提供了统一标准.鉴于中国量表中缺少主客观相结合的语用能力等级评价模型及量化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基于该量表中语用能力描述框架确定了评价维度和测评形式,依据面向行动的教学法理念和量表中交际任务描述语编制了语用能力测量工具和评价标准,首次采用数学建模法,结合德尔菲法,对大学英语语用能力评价模型进行了理论建构,利用SPSS23量化分析软件对该理论模型试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践论证,旨在通过建构主客观结合的大学英语语用能力评价模型,实现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等级,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指导教师实施语用能力教学与测评,实现培养交际能力的课程目标,进而提升我国人才的外语素养.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是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契合点,是企业家在企业战略管理各个阶段中体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思考型实践能力。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是企业家第一能力,但是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对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专门研究并解构分析较欠缺。通过文献梳理分析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初步对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进行四维度解构,分为:战略思维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与战略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成长的文化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新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
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人类群体,企业家成长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企业家成长与文化环境之间,不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为此,应该更新文化环境观念,即从传统的"文化环境"过渡为全新的"文化生态"概念。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所孕育的文化生态是迥异的,所以,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也很复杂。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文化生态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逐步改善的,制度转型成为中国企业家成长的一个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8.
关于企业所需日语专业人才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为明确大学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的差距,文章以录用过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日资企业及中日合资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考察了企业对日语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现状,总结了企业所需的日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并找出目前日语专业人才在工作岗位中经常出现的能力问题,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晓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262-265
计划力、执行力和反思力是学习监控能力的核心要素。调研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在此三项能力方面的表现并非乐观。笔者从学习动机的失衡、学习指导的失实和学习对象的失察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以此为突破口探讨提升硕士生学习监控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左银宝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5):18-25
公众参与决策,是一个关系到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重大政策实践问题,得到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基于调查问卷的方法,围绕什么参与方式、谁参与、为什么参与,以及参与什么四个方面对西方国家的公众参与决策方式在中国的适用性看,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参与方式被中国学习或本土化的期望度和可行性很高,但中国地方政府在学习发达国家公众参与方式的经验时应随区域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外对华双反调查的新情况和新特点,选取2004—2010年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对华的44起“双反”措施案件,构建了国外对华反倾销反补贴联动调查影响因素的“BC-NB”组合模型,从发起国视角和目标国视角分别选取主要宏观影响因素的相关变量,根据不同视角的特点分别选择定性和计数因变量的研究方法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状况、汇率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宏观决策因素均是影响反倾销反补贴联动调查的显著影响因素.结合中国贸易救济实践得出建议:改善对外贸易结构,鼓励对外直接投资,有效促进贸易平衡;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实力,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健全并完善中国对外贸易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治理"的提出,是新时代开创以来党和国家治国理念的重大转变.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为治国方略和理念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对社会治理的决策理论再认识也成为必然."权力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三者之间互为依存,辩证统一.民主决策是各方利益的保障,科学决策是决策正确的基础,权力决策不仅是决策的艺术方法和组织程序,也是我党所倡导的民主集中制最高原则的一种重要表现.对权力决策而言需要尊重民主决策程序,对下级而言应该尊重科学决策.权力决策是社会治理的主导,民主决策是社会治理的主体,科学决策是社会治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一套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并对国内公益类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具有参考价值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理论建立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以重庆市22家公益类科研院所为研究样本,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重庆市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提高重庆市公益类院所创新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A模型的山西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会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4):42-43
文章运用DEA方法对山西省在中部6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对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选择合适的投入、产出指标,根据DEA计算结果评价了山西省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效率.根据实证结果对山西省如何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电力工业增长因素变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变动、技术经济指标变动、经济效益指标变动四个方面展开对电力工业增长方式现状的研究 ,其中电力工业增长因素变动分析是文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吴建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5):107-110
电子政府是现代政府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革命相融合的产物,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电子政府在积极推动政府决策及其体制创新的同时,也会给政府决策体制创新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电子政府所带来的机遇,又要积极有效地避免它的负面影响,做到因势利导,选择适当的政府决策体制创新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蔡普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50-52
需要作为人们一切活动的根本推动力,也是企业家创新的根本动力。需要满足方面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是激发企业家不断创新的外在驱动力,需要上的永不满足是企业家不断创新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外驱力和内驱力所构成的合力不断把企业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中,较多研究都得到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积极影响的结论,但先前的研究多是从网络结构角度分析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联系角度研究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焦点企业与政府、供应商、客户、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的联系作为衡量创新网络的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验证了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显著相关,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对创新绩效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王胜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33-37
对政府公共支出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和评价是推动政府公共支出由传统的“过程管理”向“结果管理”转变的关键.文章基于不同国家层面、同一国家不同地方政府以及特定公共部门支出效率研究三个维度,对国外近年来公共支出效率测度的经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从研究视角、研究基准和研究工具三个方面对国外公共支出效率经验研究进行了评论,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经验研究传统的形成与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晓虹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1,38(1)
在现代社会学中,经验社会研究和理论研究构成了这一学科的两大主要传统。但同后者相比,有关经验社会研究本身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忽视。欧美早期经验社会研究的形成和确立的历史有助于我们认识经验社会研究的产生背景、制度化的过程以及对现代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对于社会学理论研究同经验社会研究的结合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