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日本的对外开放政策——分析与借鉴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张倩怡全相哲一、战后日本的对外开放政策战后初期日本的经济,可谓千疮百孔,但在短短几十年内,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主要是因为战后的日本,逐渐从一个经济封闭的国家转变为开放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对日本经济的促进作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陈若飞日本的现代科技始于十九世纪后期,当时这个强调对外开放的国家,正积极地学习来自欧洲的知识。由于缺乏资源,他们认为,唯一可以改变日本的途径就是提高日本人民的文化素质,在科技上力求进步。战后五十年的时间里,日...  相似文献   

3.
勇于探索刻意创新——评杨栋梁著《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白成琦,于大光在汗牛充栋的日本经济研究著述中,杨栋梁博士最近撰写的《日本战后复兴期经济政策研究——兼论经济体制改革》(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引人注目。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种学方法论,紧紧...  相似文献   

4.
一部关于战后日本外交的力作——评《战后日本外交(1945-1995)》刘德有在20世纪,日本是一个在历史的激流中大起大落、激烈浮沉的国家。由于这个原因,六七十年代日本在经济上再次崛起之后,每当历史发生重大变化,人们总要问“日本向何处去”?特别是冷战的...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组织编撰的学术文集——《日本战后70年:轨迹与走向》和《中日热点问题研究》于201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日本战后70年:轨迹与走向》一书,由日本战后70年编委会编。该书从政治、外交、安全(日美同盟)、经济、社会、文化、思想、中日关系等多个领域,对日本战后70年来的轨迹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的未来走向做出预测。《中日热点问题研究》一书,由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编辑部编。该书根据"聚焦中  相似文献   

6.
论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东北大学高教研究所孙浩日本政府历来重视教育事业,战后尤为注重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本学者早在1962年编著的《日本的成长与教育》一书中就坦言道:“日本虽然在战争中几乎丧失了四分之一的经济物质条件,但支撑战后如此辉煌的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均处在变革时期,也就是原有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潮流。但这种模式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至今国内尚未有人做过系统性的实证研究,因此,南开大学教授杨栋梁的新作《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日本战后产业合理化政策研究》起到了...  相似文献   

8.
孙丽 《日本研究》1998,(2):10-16
刍论战后日本股份制企业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孙丽股份制是与国家政治制度同时并存的另一种经济制度,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经济现象。在战后日本资本主义形成发展过程中,由国家、工会组织和股份有限公司构成的最典型的社会制度体系。所谓股份制实际上是由人...  相似文献   

9.
一日本是当今工业发达国家中推行产业政策最为全面、作用最明显的国家。产业合理化作为战后日本政府的核心产业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复兴,并在经济复兴的基础上,将日本经济顺利引上高速增长的轨道,在日本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部由南开...  相似文献   

10.
1986年11月3日,是《日本国宪法》正式公布40周年。这部规定战后日本基本政治制度的宪法标志着战后日本国家发展方向的改变。回顾这部宪法制订的背景和过程,对这部宪法给予事实求是的评价,对于深入了解日本战后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美英反法西斯盟国在《开罗宣言》中对处置日本海外领地进行了原则规定,盟国的立场和态度充分体现在"三个所有"的规定上。处置日本海外领土中,琉球群岛的地位和定性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战后处置日本本土问题。西方国家对琉球群岛的立场是清晰的,即琉球群岛不是日本固有领土。《波茨坦公告》是《开罗宣言》处置日本的原则规定的逻辑发展,其对战后日本领土主权作出明确规定,即战后日本领土主权仅限于其本土四岛及盟国决定的临近小岛礁。将日本所有武装力量及附属民事机构从北纬30°线以南地区驱逐出去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文件的实施要求,也是日本战败的必然,由此北纬30°线成为战后中日海上岛屿领土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2.
论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高积累、低福利”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胡欣欣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以赶超西方为其发展目标,而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真正达到19世纪50年代日本“开国”(在欧美列强的重压下被迫对外开放)时英国的水平,则是在20世纪60...  相似文献   

13.
《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简介洪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何在?这是我国诸多人士经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促成日本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日本通产省制定和组织实施的通商产业政策起了重要作用。1984年10月,日本通产省作出关于编纂“通商产业政策史”...  相似文献   

14.
一个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资源赋予状况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自然基础 ,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日本国土狭小 ,人口众多 ,资源贫乏 ,再生产过程与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保证进口原材料——出口加工制成品这一基本的循环模式连续不断地运行 ,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此内在地决定了现代日本经济的开放性质。但是 ,在战后日本由后发展经济转变为发达经济之前 ,对外开放历经了一个循环渐进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日本政府采取的政策由保护、扶植、开放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战后日本对外开放的…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天皇制保留原因初探南京大学历史系刘金源1945年8月15日,二战中最先发动侵略的法西斯国家日本,终于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日本投降以后,中、苏、澳等战胜国都强烈要求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并废除日本的天皇制。可美国在占领日本以后,却...  相似文献   

16.
2022年12月16日,日本岸田文雄内阁审议通过了包括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在内的“安保三文件”,对日本的国家安全和防卫战略进行了大幅调整。对日本这一举措的理解和评估需要将之放在战后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演变的整体脉络中,综合考察不同时期国际环境的变迁和大国关系的变化、日本决策者对这些变化的认知和解读,以及战后日本国内政治如“保革之争”、宪法“第九条”等对安全保障政策所构成的限制等因素,并对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日本的因应情况,战后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45—1972年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的发端、1972—1990年作为“经济大国”的战略摸索、1990—2009年冷战后的战略调整以及2009—2022年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转型。其总体发展方向是从“重经济、轻军备”的“吉田路线”向“普通大国”“军事化”和更加积极主动的自主安全保障战略迈进。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期间是战后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发生转换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期美国的战略空袭及原子弹的投放使日本遭受重创,战争的失败及战后民主改革的展开,宣告1890年以来所确立的军国主义教育体制在日本的解体。战后日本教育体制进行了民主化与非军事化改革,促使形式多样的和平教育活动开始在日本社会兴起,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展和平教育的国家之一。同时,在国内"和平主义"运动的影响下,日本兴起了修建和平博物馆以及对各种战争"遗迹"进行保护并对外开放展示的社会运动。各种类型及题材的和平博物馆,成为日本社会进行和平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考察战后日本和平博物馆的发展,可很好地观察战后日本和平教育的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论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立善1994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本“战后新文学界的旗手”、战后一代派的代表作家大江健三郎(下简称大江),其主要理由是:通晓西方现代派传统的大江,开拓出战后日本小说的新领...  相似文献   

19.
编余小叙     
《社会》1995,(4)
去年末,日本神户发生大地震,罹难者逾五千。我正担心神户市内秩序会大乱,警察会武装站岗。然而这种忧虑是多余的。从传来的信息看,日本人用集体主义精神和忍受苦难的顽强毅力较快地从灾难中恢复了过来。令国人折服。记得十余年前我读过美国外交家、社会学家赖肖尔的《日本人》,当读到“集体”一节时心中很不以为然。但至研读了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并将日本人的风貌与战后快速崛起的成就相比较时,心真正地受到了震荡。明治后的教育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战后由满目疮疾变成世界经济巨子,都证明日本文化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与综合商社的演进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孙世春日本的综合商社虽兴起于战前,但规范化的发展却是在战后。尽管近代日本综合商社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在侵略战争的熏染下,正常发育的“骨骼”遭到人为的扭曲并日趋畸型。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大改革和民主化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