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平台建设是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之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后.各地按照“六个到位”、“三个衔接”的要求.切实抓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最近南充市就业局组织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通过一年多的运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功能作用已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射洪县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就业,突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强化“整合资源,网络服务,信息共享”,基本形成了县、乡镇、社区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和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一条龙”服务模式。有效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为载体,着力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无缝隙的平等就业服务,率先在成都市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目前,全区所有镇街和社区全部建立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劳动保障平台,现代办公设施齐备,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畅通,专兼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到位,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就业基础台帐健全,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动态情况清楚。  相似文献   

4.
遂宁市船山区辖12个乡镇和9个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618平方公里,辖区人口67万。为适应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的需要,区委区政府努力完善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以其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充分发挥出在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险工作中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组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的主体,是实施就业服务的依托,是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载体。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对于从整体上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具有非常迫切、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8,(8):F0003-F0003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之基。近年来,冕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把就业培训、再就业工作纳入冕宁县“10+5”惠民行动,切实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输出。目前,全县已成立劳动保障所3个,劳动保障站35个,专兼职工作人员76名,主管分管领导38名,并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工作、制度六个到位,有效地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组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的主体,是实施就业服务的依托,是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载体。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对于从整体上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具有非常迫切、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夏日炎炎,烈日当头。最近,正在宜宾市翠屏区调研指导工作的省劳动保障厅厅长泽巴足一行不顾暑热高温,来到东城街道劳动保障所调研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情况。 泽巴足厅长认真听取了劳动保障所所长介绍辖区内的工作开展情况,并仔细查阅了有关机构建设、就业再就业台账、成效展示等资料卷宗,详细询问了街道社区  相似文献   

9.
江安县就业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劳动保障局的领导下,积极搭建工作平台,强化服务意识,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连续多年获市上评比一等奖。今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344人,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就业10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狠抓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江安县19个乡镇和22个街道社区按照“六个到位”要求组建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配备了90名工作人员,并建立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台帐、信息库及数据库,对劳动保障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截止今年11月底,全县共核发下岗失业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攀枝花市狠抓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全市在16个街道、20个镇和6个重点乡建立了劳动保障所,在124个社区和67个自然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劳动保障工作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目前,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和大部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都具备30——200平方米的办公服务场所,并配备了比较完善的办公设施,同时将基层平台建设资金和人员、工作经费均纳入了市县两级的财政预算,并由市里统一投入硬件设施。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工作也纳入了全市“金保工程”统一规划,为所…  相似文献   

11.
仪陇县复兴劳动保障所负责18个乡镇8个社区的劳动保障相关业务工作,辖区内城镇非农业人口3.1万人,其中劳动力1.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5326人,“4050”特困人员310人。“零就业”家庭75户。该所自成立以来,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上不断创新.扎实工作.紧紧抓住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权益维护三个重点,加速劳动保障服务向城乡所有劳动延伸,为切实维护一方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初被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安市针对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50万,就业和再就业十分严峻的形势,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站)作为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服务平台。加大建设力度,有力促进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前,全市建立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54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62个。聘用专兼职工作人员286人,没有建立站、所的乡镇也都确定了负责劳动保障事务的工作人员,基本形成了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在开发就业岗位,加快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进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7月15日,成都市召开全市劳动保障局长座谈会。通报上半年工作情况.部署下阶段的各项工作。会上。郫县、武侯区、锦江区、金堂县、双流县和青白江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分别介绍了搭建城乡一体就业平台,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作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温江区以关注民生、促进就业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为中心,切实抓好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促就业。区劳动就业部门结合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结合公共服务下移,将老百姓需要的服务送到身边,将求职、职业介绍、用工备案、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办理下移到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老百姓不需走出自己的村、社区就可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将社区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采取免费输送方式,上门服务,积极开展劳务输出,扩大输出规模,引导城乡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四是落实惠民政策服务单位促就业。对符合灵活就业条件的个人实行社会保险补贴、  相似文献   

15.
资讯     
●近年来,南充市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就业服务手段,强化了社区促进就业的工作职能,推动全市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在落实再就业政策、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组织实施劳务派遣和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各县(市)区劳动就业部门和街道、社区,以实现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和再就业为目标,成功创建了30个“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最近,南充召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暨“充分就业示范区”命名会,全市9个县(市)区的30个社区被命名为“充分就业示范区”,并分别获得了5000至1万元的奖…  相似文献   

16.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作为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在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费未落实导致工作难以全面实施,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等。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攀枝花市狠抓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全市在16个街道、20个镇和6个重点乡建立了劳动保障所,在124个社区和67个自然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劳动保障工作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18.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是党和政府惠民服务的窗口和前沿阵地,是落实政策措施,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依托。乐山市从2003年开始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协调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巴蜀短波     
成都全面推进监察网格化管理为夯实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工作的基础,成都市从去年以来,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就业实名制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全市先后组织了3.9万名调查员深入城乡居民家庭开展“就业实名制”调查,共调查城乡适龄劳动力868.42万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青白江区劳动保障局今年以来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并取得实效。该区建立和完善了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大力开展“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到村到户活动;依托市、区网络就业平台和省外劳务基地.收集和储备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力开发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的公益性岗位.有效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