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世纪中晚期,中国正处于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梁启超以巨椽之笔,鼓吹身体改造对中国救亡的重要,形成了一系列身体政治思想。他认为国土犹如身体,国家和身体一样是自然淘汰的结果,国民身体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大。他主张建立一种新的身体样式,即新民,为此,首先,摆脱奴隶身体树立国民身体;其次,摆脱个人身体,树立群体身体。他还主张晚婚、胎教与反缠足,主张身体的生产性。梁启超的身体思想植根于中国古代的"修身养性"和近代的"身体救亡"理论。对梁启超身体思想进行系统论述与认真总结,对当前身体研究和身体开发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华兹华斯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早年支持法国革命,是出于人类解放的信念;他后来退出革命,是因为看到了革命的反人道主义的一面;他对工业化过程中的破产的农民深表同情;他也看到了当时人们道德的堕落,批判了肆意破坏自然的行为;返回自然与返回原始基督教,是他面对人类的精神困境指出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3.
英国启蒙时代哲学家霍布斯在法律思想领域与洛克及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共同开创了理性自然法的新时代。他的法律思想除了包含自然法的因子外,也具有近代法律实证主义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与其坚持绝对主权的政治观点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4.
在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中,柏克质疑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性主义。他视理性主义为“野蛮哲学”,认为用抽象理性指导具体的实践是“理性的误用”,以绝对抽象的理性衍生的权利一定是“虚幻人权”。某一国家或民族之成员从祖先继承而来的权利才是真正的人权,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权利。政府的基础并非奠定在抽象的虚幻权利之上,而是来自有史以来约定俗成的“先见”。柏克的权利哲学一反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证范式,对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宪制转型影响甚巨。余脉所及,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保守主义人权理论,对今天的人权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法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理性与非理性的思潮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激烈斗争,然而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反传统的、非理性的"反文学".普鲁斯特、罗布-格里耶、尤奈斯库和索莱尔斯是法国"反文学"在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杰出代表,在叙事方式上具有典型的意义,对他们及其作品进行分析,能够让我们认清和把握20世纪法国"反文学"发展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6.
消费文化语境中,身体作为反理性主义的欲望的表征成为广告文本中最重要的主体。但是,身体历来又是权力规训和控制的客体,因此广告中的身体展示凝结了相互作用的多种因素,并呈现出自恋与异化、身体符号化与审美化、颠覆传统理性与新禁欲主义之间的悖论,使身体再度陷入灵魂与肉体的割裂之中而不断被异化。  相似文献   

7.
海子以身体投入诗歌创作中,使其诗歌出现了大量的身体意象。这些身体意象总体可归为两种,一种是带给人稳定亲切感的和谐的身体意象,一种是带给人撕裂苦闷感的分裂的身体意象,这些意象涉及身体与自然、身体与欲望、身体与死亡、身体的有限性、历史的肉身化等多个方面。海子诗歌中身体意象呈现和谐与分裂双重变奏的原因既与海子的诗学观有关,也与海子个人的身心遭际、时代环境以及他对人类命运的思索相联。  相似文献   

8.
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适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生命有机体在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系统,一个开放系统也是一个适应系统。对外部自然界的开放性适应是生命有机体的生存方式。自然存在的生命有机体对外部自然界的适应是以自然工艺为基础的自然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而人作为社会存在的生命有机体对外部自然界的适应虽然包括自然适应的层次,但它本质上是一种以人工技艺为基础、通过自由自觉自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具有文化性质的双向适应。这种实践领域的双向适应是人类文化世界的基础,但人的反理性、反"仁道"的行为,对技术发明创造的反理性、反"仁道"的应用,也会破坏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双向适应关系,会产生反文化的效应,造成适应危机。  相似文献   

9.
庄子所处的时代使他饱受身心折磨,苦涩的人生经历激起了他对生的无限感悟。他时刻关注人的生命历程,切实关注并理性思索人生苦难境遇与生命的时限性,分别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不同角度来阐述不同苦难的渊源,躬行于寻找解脱与超越之境,力求找到自由超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嵇康是魏晋之际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崇尚自然,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嵇康无法将其理想人格与行为人格统一,因而他提出的反儒奉道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思想都是以自我意识认识本体的思维模式的外现,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满地实现理想精神境界与理想人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当今是一个智能技术越来越占据支配地位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使得人类身预判和体与技术之间的交融、缠绕与碰撞日益加深。技术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或遮蔽人的身体技术,需要人们对此保持足够的预判和警惕。为此,理性省察人与技术的关系,倡导崇尚身体技术的价值观;重新认识身体、理解身体、认知身体技术的本源;将身体技术教育传承视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应是智能时代身体技术存续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2.
他的名字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他被人们称为“科学和艺术共和国的无冕皇帝”。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他的笔名伏尔泰则被更多的人知晓。伏尔泰是诗人、剧作家、作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更是思想解放的鼓吹者。他一生都在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中流露着强烈的生命气息,尤其是传统儒学中"仁"的观念的初始根据源于身体。这个本然地含有认知、道德与伦常意识的身体,并非现代医学科学视野下的身体。身体的仁学意义是指身体的感通性、自发而本然的回应照料能力,因而之于"仁"具有本源性、可返回性。基于身体的这个初始出发点,层层外推,逐步演化成了父子、乡党、陌生人,直到天地万物。对于道德意识结构和伦理秩序的研究与探讨,既不能重蹈西方贬抑身体抬高思维能力的老路,更不能遗忘身体之于道德伦常的本源性价值。消除自我、自我与他者、自我与社会以及自我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与身体都存在直接关联,这是回应、照料和关怀德性的实践理性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AI时代的智能机器人具有性别特征的社会意义,可以拥有与人类同样的社会属性。科幻电影《机械姬》存在着不同于传统主流商业电影的"女性话语"与性别权力关系表述,表达了一种非二元的、反霸权的、反本质主义的、消解性别的倾向。从该影片的情节、对白和语言中,可以发现不同于传统的"女性话语"表达与性别权力关系表述,而这些暗示着一种非二元的、反本质主义的性别权力关系话语,并直接地体现在影片对机器人"自然身体"的消解上。对影片中女性机器人"身体边界的模糊性"的解读,可以看到从赛博格中超越性别、重建性别权力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是以其对人性的假设为基础的。他的自然状态是哲学的"非政治状态"与历史的"前政治状态"的统合。他认为自然状态从根本上来讲是私人理性活动没有得到控制而任其作为的结果。霍布斯提出了摆脱自然状态,建立公民社会的两种路径:道德—政治,理性—意志。  相似文献   

16.
小说家哈代用他的作品来思考社会和人生,用小说的形式阐述他那个时代的哲学议题。维多利亚时期是理性与信仰交织的时代,哈代的创作深受其时代影响,加之作家本人接受过神学和宗教学教育,因此几乎他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对人类理性的召唤。其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根源多是来自于人类天然的冲动和感性的执迷。用理性节制冲动,用仁爱克服感性既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哈代作品中贯彻始终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范·杜斯博格是20世纪20年代矛盾设计论的巨擘。一方面,他积极倡导理性、秩序的设计主张;另一方面,他又竭力地宣传反理性的、达达主义的艺术观。就矛盾设计论的成因而言,欧洲理性主义的历史传统、荷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时代艺术思潮等方面,是杜斯博格矛盾设计论形成的主要因素。现今,荷兰设计界普遍出现类似于杜斯博格当年所预见的二元对立的矛盾设计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足以证明杜斯博格的矛盾设计论具有深刻的合理性与超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批判自由主义,虽然回顾了这个时代的进程,但是他以国家主义对抗自由主义,并非成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而是在整体框架内确立了对自由的另一番阐释.他通过对自由主义所奉行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思想、社会契约论、个人主义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与自由主义截然对立的国家主义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宇宙与人类社会的分界,理性是启蒙的一个关键词,被表述为自然理性、公共理性、历史理性及世俗理性。自然本无理性,康德用此表达“自然向人生成”之合规律、有目的运动。公共理性是指在差异性自由个人联合体中的自觉合约,体现为法理、伦理制约下对个体世俗理性中非理性之自然性之改造和提升。当个体自由成为整个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升之基点,启蒙方完成了其使命。这是历史理性之宏大叙事的一个永无终结的运动过程,解放生产力导致“劳动日的缩短”则作为其根本条件。这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包含在从中国、希腊等古代思想传统到法国启蒙主义和康德四大批判以及马克思学说等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与前沿理论之中。当前需要在新语境下重新整理并复原这些珍贵资源,在实践中续写启蒙叙事。  相似文献   

20.
卢梭不仅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西方的浪漫主义之父。他提倡情感的美学思想既是对启蒙运动理性思维背离同时也是对其的延续与升华,因而可以说卢梭的浪漫主义是一种理性的浪漫主义,在他的美学思想里,感性和理性在矛盾中交融。本文对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体系做一个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