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破僵化的一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商品经济秩序迅猛地涌入我国,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在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同时,又给社会生活其他领域(思想文化、道德伦理等)带来深刻的变动,而这些剧变本身是我国人民所没有经历过的,人们的观念与现实发展之间出现了断层,因此,对这一新的情况,人们充满了困惑与忧虑。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经济关系的变化无疑会给道德生活带来连动。道德领域的变化表现在,商品经济的展开,人们强烈地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在道德观念和行为上人们的利  相似文献   

2.
一、道德境遭的提出及其涵义道德境遇问题,是我们理论研究的一块飞地,是目前国内道德理论的空白区。人们想要或想要人们把一定社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自我的自觉信念和自愿要求,学会道德践覆,就必须深入道德境遇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道德理性王国的风彩。事实上,我们经常陷于道德境遇的矛盾困惑之中,企求理论指点迷津,希冀有一套较为现实的境遇伦理选择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但现行的伦理教科书和道德理论十分薄弱。为此,本人抛砖引玉,试图在现行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中,引进“道德境遇”范畴,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所谓道德境遇,指个人、集体或社会所处的一种理论或现实的道德价值选择的矛盾状  相似文献   

3.
试论企业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一词,古已有之。在我国古代典籍中,“道”一般指事物变化运动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矩或规范;“德”即道,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便称为“德”。企业道德作为道德体系中的一个范畴,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下,我们要关注由经济生活对人们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挖掘和重新评价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可能产生的现代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观念性和实践性反思分析,更新并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条件的新的道德观念和原则规范。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取向,是我们今天谈论道德建设诸问题的最主要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由于社会生活,尤其是物质经济生活方面的深刻变异,我们在道德方面正面临着对观念意识和操作方式进行调整更新的重要关口,其必要性和意义堪与“五四”反对封建旧道德的历史嬗变相提并论,但又有某种本质上的不同。这种不同在于,它不是摧枯拉朽后的重建,而是立足于深刻变化了的现实,关注市场经济经由经济生活对人们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广泛影响和渗透,挖掘和重新评价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可能产生的现代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观念性…  相似文献   

6.
<正> 道德是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活动领域的一个特殊部门。对于这一认识部门,人们该怎样去理解和把握?除了逻辑思维方式的认识作用以外,人们能否采用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如道德直觉来把握这一特殊领域?假若可以,道德直觉又是凭借怎样的力量来把握道德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一个庞大的商品堆积,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是劳动力变成商品。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劳动力变成商品,也就出现了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8.
張岱年先生在其“道德的阶級性和繼承性”一文里,認为道德起源于原始公社,所以不同时代或不同阶級的不同道德有其共同根源,因为有共同根源,所以有共同方面和內容中的共同因素。張先生又从同一社会中不同阶級道德之間的錯綜关系上,認为同一道德观念或道德标准对不同阶級起着作用,它似乎为各阶級所共同需要;又認为同一道德概念虽对各阶級有不同的了解,但其间也有共同成分。惟其如此,張先生在肯定了道德是有阶級性的一方面之后,認为古今新旧道德之間,还有其一定的繼承关系。我們認为:張先生的結論是正确的(古今新旧道德有其一定的繼承性),但推出这种結論的前提,則殊难令人理解。为甚么呢?  相似文献   

9.
善恶矛盾是道德体系的基本矛盾,这是由它的普遍存在性、历史悠久性、体系的重要性决定的。一般意义上的善恶范畴,只能作为伦理学研究对象,而不能作为客观的、具体的衡量标准。只有特称的善恶范畴,才能作为道德事件的评价标准。这是由特称的善恶范畴的观念形式确定性、民族传统意识确定性、时代精神确定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11.
工人階級的革命,不僅要消减一切剝削制度,而且要把全体人民永远从剝削階級的精神罗網下解放出来。社会主义乃至共產主义的經济和政治,必須要求有与之相適应的道德规范。現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虽已基本勝利,但封建制度曾在我國統治过几千年,我国淪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有上百年的歷史,因而封建的、資產階級的乃至小资產階級的伦理和道德,在人們思想中还留下深远的影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现在才不过七年多,新的社会制度使人与人之間的关系起了很大变化,社会風气随之丕变,但从理論上来系統地論述共產主义的倫理和道德,却还顯得非常貧乏。要与封建的、資產階級的乃至小資產階級的倫理道德作斗爭,不僅要揭發它們的丑惡,更重要的是要从正面来進行共產主义倫理和道德理論的建設。本文不准备全面地論述共產主义道德,更不想旁征博引地去批判中外倫理学說,只是正面地对共產主义道德的基礎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它也能成为共產主义道德理論建設中的一磚一瓦,已經是作者的奢望。关于共產主义道德的基礎,是共產主义道德理論中的基本問题之一,研究它和闡明它,可以澄清若干混乱思想,所以我才选择了这个題目。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经营活动中,是不是存在着道德问题;在社会主义经营活动中,应讲什么样的道德,以及如何讲道德,对此,本文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一所谓道德,是指人们为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道德范例的感染,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来指导、约束和评价人们各种行为的。所谓经营,是人们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从事的经济活动。目前,我国有几十万个工业企业,上百万个商业企业,上千万个生产队,它们在进行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事着经营,这就要同国家,同其它单位,同广大群众发生着密切的  相似文献   

13.
试论道德信息反馈图式窦炎国(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政治系)本文试图把道德当作一种社会信息,从社会控制系统的层面上来探讨道德对于经济和社会运行的积极作用,以求对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道德作为社会信息的意义在信息论中,信息与信号的固有意...  相似文献   

14.
试论社会主义的道德核心常景月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不仅是一个新的重要精神,而且是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试论道德境界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境界是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形成的觉悟水平,是主体对周围世界价值关系的升华。道德境界的特质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生命价值的领悟;第二,对效用价值的领悟;第三,对精神价值的领悟;第四,对人的价值的领悟。四者统一构成衡量一个人道德境界水平的内在尺度,也是人们文化修养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加强道德建设。只有在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中,人们的利益才会有真正的保证。道德建设的实质在于实践,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必须付诸实践才能显示出其价值。道德建设内容丰富,应当整体推进,不可偏废,但在当前要重点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践履职业道德显得更加重要。而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最为重要的是加强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只有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了,才能搞好全社会的道德建设,才能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17.
道德义务在伦理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广义的义务是指社会对人们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并体现为个人对社会和地人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义务、法律义务及道德义务等。其中,道德义务以其特殊的性质,在社会中起着其它类型的义务所无法代替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等价交换的道德意义朱德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一般的市场经济,更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既然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也就必然成为它的基本规律,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并严格遵循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等价交换原则...  相似文献   

19.
试论道德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朋琦 《齐鲁学刊》2001,(6):129-132
要充分发挥道德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道德整合,达到道德调控的目的,就必须首先弄清道德调控机制本身的结构体系问题--完善的道德机制体系包括道德的内心信念机制、环境舆论机制和社会行为机制三大层面。而三大机制又各有其不同的层次,形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再由其构成完整的道德调控机制体系。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道德机制体系,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0.
孝敬道德启蒙教育是对以小学生为主体的少年儿童进行孝敬父母基本伦理道德启蒙的教育。孝是人伦之始。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把孝列为为“百行之首”,“德之先”,极力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孔子的学生曾子则认为孝有“尊亲、弗辱、能养”三个层次要求。“尊亲”指积极地争取做好事,为父母增光,使父母受人尊敬;“弗辱”指尽力避免做坏事,不使父母遭受耻辱;“能养”则指侍奉父母,不使父母受饥寒。孝德的这三个层次要求,有其合理性与适应性,一因而成为一种美德为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孝德内涵也夹杂不少糟粕。如主张“父为子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