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话轮沉默是一种常见的非言语交际手段。话轮沉默的关联性在明示一推理框架内.其语用功能在交际过程中具有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交际意图需要语境预设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话轮沉默既不是语言交际,也不是身势语交际,它属于非言语交际手段之一。话轮沉默现象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保持话轮沉默一方的交际意图也常常被误解。外文名著中人物的话轮沉默,实际上是角色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这种情感的产生是瞬间的,而对于作品中情感的接受者来说却是永恒的、难以忘怀的。  相似文献   

3.
话轮沉默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具有丰富的语用含义。以英汉语篇会话中的话轮沉默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传统语用学在解读话轮沉默意义时存在的不足,指出应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借助关联理论,从宏观上建立对话语理解的认知框架,才能更好地解读话轮沉默中的会话含义,实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4.
话轮"意义沉默"及其认知语用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意义沉默"在会话话轮中所具有的丰富语用含义,以英汉会话语段中的意义沉默为研究材料,结合其语用特征,采取多层分析方法研究话轮的"意义沉默",认为传统语用观在解读意义沉默时存在缺陷,应借助关联理论能更有效地对意义沉默进行认知语用解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批评"话轮沉默"这一悖论,分析了话轮的言语性特质以及话轮对言语性特质的超越性,提出并论证了话轮的动作性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当前语境下话轮研究面临的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作为非言语交际手段之一的话轮沉默是交际中常见的现象,同时,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和误解的,以致引起交际失误。综观国内外语言学界,关于话轮沉默的研究较少,且有诸多不足之处。本文试从前人研究的薄弱环节入手,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等相关知识构建的平台之上,结合英汉会话语篇中有关话轮沉默的例子,探讨其丰富含义的生成和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诗词由于体裁的限制,人物对话往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跳跃性,读者在阅读汉语古诗词时必须弄清作品涉及到的话语角色,识别并补充沉默话轮,这对还原文学作品中人物会话的整个结构,充分理解言简意丰的汉语古诗词致关重要。汉语(尤其是古汉语)的表达偏重意合,这种表达方式导致汉语古诗词中的不少会话角色关系呈隐性,读者需通过上下文逻辑推断,才能理清话语角色、会话相邻对、话轮沉默等。在把汉语古诗词翻译成偏重形合的英语时,一般要酌情增加表明会话角色关系、会话相邻对的词语,甚至补充沉默的话轮,并采用直接引语形式,使译文话轮结构清晰,会话关系呈显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Sacks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机制为理论基础,选取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节目主持人与嘉宾在起始话轮、结束话轮以及话轮分配方面分别体现的权势关系,认为:主持人在起始话轮和结束话轮中拥有绝对的权势;主持人话轮长度虽不及嘉宾,但始终是节目进程和方向的操控者。  相似文献   

9.
打断现象是会话交际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会话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反映了交际者试图控制和争抢话轮的意图,体现了话轮转换规则的特殊性。此文将打断现象从话轮转换模式中进行解释,有效地识别打断现象的形式和过程,分析其运行模式,并从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语用及跨文化交际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会话中有意沉默的语用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会话交流中,交际者会出于个人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有意选择沉默,有意沉默的意义及其理解具有模糊和多元性的特点。从会话结构的角度来看,有意沉默标记着不合意应答;从面子论来看,有意沉默可以维护交际双方的正反面子;以关联理论为依据进行分析,有意沉默能够传递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提供语境信息,帮助获得语境效果。总之,对有意沉默的有效解读需要语用学相关理论的互补性合作。  相似文献   

11.
计划行为理论是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对农民参与养老保障的行为进行了全面阐述,包括理论的提出、内涵,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行为意向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格莱斯的非自然意义理论首次提出了交际意图概念.该概念与语用学界随后的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之间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且在外语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新历史主义的"客观历史的主体化"、"权力关系"和"颠覆与抑制"等观点研究日裔美国作家约翰·冈田的《不不仔》。说明作者采用文本形式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来讲述日裔社群自己的历史故事,冲破主流文化樊篱,打破沉默,争取权利。旨在重塑作为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的自我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4.
作为阳明后学“主静”派的代表,聂豹的思想主旨以主静归寂为核心命题。聂豹认为心体归寂方可证得良知,但是在时人的理解中,虚寂向为佛道二教所独擅。为了给归寂之学“正名”,聂氏充分发掘《周易》经传的思想资源,力图说明虚寂思想也是儒学的固有内容,并非佛道二教的专属。借助对易理的诠解,聂豹希望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将易学容纳到阳明学的框架之内,其基本理路可以概括为:物有万殊,揭虚寂以为归;事有万变,立主静以统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意义与指称、意义意向和意义充实等方面讨论胡塞尔意义理论的核心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