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新闻传播的迅速发展,新闻侵权案件日益涌现。文章在系统阐述新闻侵权特征、类型基础上,对新闻侵权行为的常见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并分析了新闻侵权案件中的多项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2.
新闻自由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但新闻自由的滥用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滥用新闻自由行为的一般表现是新闻侵权 ,对新闻侵权予以明确、合理的法律规定是非常必要的。同时 ,为了保障符合时代需要的新闻自由 ,又必须设置合理的新闻侵权的法定抗辩事由 ,使新闻事业在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互相制衡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闻侵权主要为民事侵权范畴,新闻侵权责任构成应在民事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基础上研究。损害事实、违法性、因果关系、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成为新闻侵权责任构成必须要件。相对于传统民事侵权,新闻侵权的具体构成要件应有自己独特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单独、完整的新闻侵权法,有关新闻侵权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宪法》、《民法》、《刑法》和司法解释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中。新闻侵权法显得凌乱,很不完善。既不便于当事人知法、守法,也不便于实际部门执法;因此,制定一部系统完整的“新闻侵权法规”就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新闻侵权防治的职业意识、法律规范、操作规范和程序规范四个方面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规范要求,希望能为传媒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提供具体而明确的参考,有效地防治新闻侵权.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闻侵权主体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需要从新闻源、稿件的采编、新闻出版部门等三个环节上予以考察和把握。一般来说,新闻源难以成为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新闻采编人员对防上新闻侵权负有重大的职责,新闻出版机构的审查把关,也责任重大。应处理好新闻源和新闻记者、新闻记者与新闻机构之间的关系,明确归责问题。在目前的一些新闻侵权案件处理过程中,新闻机构作为侵权主体,有利于提高报道的质量和力。强新闻机构的责任心,但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闻侵权”的主体特征、客体特征、行为特征、主观心态以及损害事实与因果关系五个方面出发,并结合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和我国的司法实践,较为详尽和系统地论述了“新闻侵权”的构成及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闻自由与人格权是统一性和矛盾性并存的辩证关系.我国新闻侵权审判具有新闻报道的监督性可能影响审判,大众关注度较高,法官的价值取向对审判的影响重大的独有特征.目前我国新闻侵权审判存在诸如审判依据尚未系统化、科学化,审判标准不统一,审判结果严重失衡,政治压力直接影响审判结果等缺陷.本文通过对新闻侵权审判的法理分析,同时借鉴美国新闻侵权审判制度及其经验,以期寻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审判的司法裁判之路.  相似文献   

9.
新闻侵权的界定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传媒业的极大发展,新闻侵权案件也随之与日俱增。我们应从新闻侵权的含义、构成要件和表现形式来对新闻侵权的民事责任加以界定。要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做好预防侵权的工作以及重视新闻侵权的诉讼这三方面来防范新闻侵权。  相似文献   

10.
保障公民的私权利是民法学关注的重要领域。但过于向私权利倾斜,不保护正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评议,势必会侵害言论自由这种准公权利。如何实现二者的均衡,既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又不致违背法理,需要从权利特点进行分析。本文从隐私权的两大基本特征“隐”、“私”入手,论述了新闻侵权的重要抗辩事由“公开原则”和“公共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1.
"公民新闻"是新闻传播领域一个新兴概念,"公民新闻"的报道者被称作"公民记者",是"web2.0时代"的催生品。"公民记者"的出现给传统媒体施加了不小的压力,本文通过对"公民记者"优劣势的梳理比较,同时结合一些"公民记者"案例,概括总结出目前职业记者面临的挑战,以及新媒体时代职业记者的出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把握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现状、热点与轨迹变化,探寻新闻叙事研究的未来进路,推动新闻叙事理论发展,以157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为研究文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CiteSpace软件的共词分析法对中国新闻叙事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的相关数量和质量都稳步上升,新闻叙事研究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新闻叙事研究的核心机构初具规模,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新闻叙事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叙事创新是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的主线,研究视角涉及新闻文本、新闻主体、新闻载体、新闻创新等; 新闻叙事研究紧跟新闻实践活动,媒介融合、数据新闻、虚拟现实、可视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未来中国新闻叙事研究可以从内容转向、学科交叉、方法拓展3个方面进行深入,即由静态的文本转向动态的新闻传播活动,通过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展其研究深度和广度,同时引入定量研究方法勾连起新闻叙事活动的双方以便于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状告新闻媒体的官司急剧升温,越来越多的诉讼干扰,已令新闻单位穷于应付。在《新闻法》迟迟未出台的今天,法律该如何为舆论监督“撑腰”,新闻侵权与普通的民事侵权是否完全一样等关键性问题,亟待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解决,以利于舆论监督的正常行使。基于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作用,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代言人,应与一般的民事侵权有所区别,依法应该享有其作为特殊主体的特殊权利,即法律责任“豁免”,这在舆论监督权的法律保护存在着严重失衡现象的当今,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报道提出新的需求,传统纸介质报纸已然陷入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挑战的问题,论述了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问题,提出了从报网互动的角度经营报纸网络版和通过卫星报纸变革报纸发行两条融合途径。论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融合新闻。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融合新闻的优势,提出融合新闻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传统新闻媒介网络化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数据新闻不是传统新闻的简单升级,而是一种全新的新闻范式。数据新闻是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把握数据新闻制作和传播的规律,能够帮助传统媒体找到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数据新闻的产生不是媒体融合的终点,数据新闻只是未来信息产品的雏形,媒体融合时代将会有更加丰富的新闻范式诞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在2016年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将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归纳为9个方面。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系列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和定位,深刻回答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观是指导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重塑和改变着中国新闻业,“媒体+直播”的模式成为众多媒体突出新闻现场感的报道模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始变革新闻生产方式,VR技术进入媒体领域并不断深入,社交化媒体成为重要的舆情场域,在社交化和数字化变革发展中的新闻业呈现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媒体融合从业界的媒体创新实践上升到国家战略,媒体融合成为传媒集团创新实践的重要手段,学界也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解析,反思了目前媒介融合的难点和发展瓶颈,认为亟需从业态的媒介融合转向社会形态的媒介融合;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通过媒体平台间优势资源的互补、重组与整合,通过组织融合和机构创新实现战略化转型;数据新闻成为新闻业重要的创新实践,在改变新闻生产方式的同时衍生了出其他社会现象,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同质化阅读普遍,数据新闻缺乏深度和人文思考的问题突出,应以政府为核心实施“大数据战略”,增加数据新闻的新闻温度;新媒体产品创新的理念和产品重构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媒体发展进入了社交基因全面渗透时期,新媒体从业者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片面追求市场效应和商业利益,应促进社会化媒体的舆论健康发展;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其成为多种意见的集散地和多元价值观的呈现场所,应从政策法规方面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明确各行为主体要担负的互联网治理责任,优化互联网治理模式,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让网络生态逐渐好转;在“互联网+”环境下,当前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做的却是“+互联网”,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应在对西方理论的过度倚重中反思新的理论面向和学科范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入认知传播视角思考传播学研究的本土转换,反思新闻学的规范性研究;新闻传播院校应推行适应新闻业变化的新闻传播教育,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新闻传播人才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7.
为回顾和概述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传媒业的发展态势、技术的革新应用、舆论生态的多元复杂以及新闻传播学科在全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技术革新的演变逻辑和社会现实的复杂语境,通过文献梳理、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学科理论建设、媒体融合、新媒体技术、人才教育等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呈现出技术驱动与守正创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新闻史研究70年的成果和经验,需要以正确的思想为导向,采用多元视角,改进研究方法,开拓国际视野,也是数字时代新闻传播史研究的趋向;技术变革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方式和格局,受众的地位不断被强化,与传统媒体组织共同参与新闻生产,以“用户”为中心,提升新闻生产的内容质量成为新闻生产重塑和传媒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以理念更新为前提,加强顶层设计方案,构筑传统与新兴媒体协调互通的全媒体矩阵,实现多元要素的融合;舆论变化呈现新的特征,网络成为舆论引导的主阵地,舆论场域愈加复杂多元,着力打造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创新舆论引导方式;短视频发展成为中国传媒产业新的增长点,从民间文化走向公共传播,参与短视频生产的主体更多元化,短视频新闻成为舆论引导和现代公共传播的重要形式;国家加强对版权的保护和制度建设,但数字版权问题不断涌现,表现为立法、制度、技术和观念等方面的不成熟,利用区块链等技术解决网络版权冲突成为新的路径;技术逻辑主导下,需建构数字新闻伦理体系,应对新闻伦理风险,通过提升新闻质量,挖掘技术的深层次内涵,发挥新闻规范和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要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促进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和中国特色新闻学建设,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全媒型人才,聚焦中国问题,打造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教育旨在为新闻媒体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新兴学科,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仍处于摸索与调整阶段。目前新闻本科教育偏重专业技能学习,忽视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导致新闻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于新闻事业发展。如何适应行业未来发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科学调整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新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句法与语义的接口问题一直为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其中能否为从语义到句法的映射规则提供合适的词汇语义表达式则是问题的核心,三种较常见的词汇语义表达式形式:谓词--论元结构、题元角色及事件结构从不同的角色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的新闻传播行为,在此背景下的新闻伦理研究处于哲学、法学和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研究区域,其中广义层次的研究聚焦人工智能及其伦理研究,狭义层次的研究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本体。人工智能及其伦理研究的核心是技术的道德主体地位辨析,而对此问题的回答则呈现极化趋势。分布式道德模型区分了道德问责和道德责任,提供了解决这一哲学难题的新思路。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研究意在回应新技术背景下的新闻实践问题,信息茧房效应、后真相、算法偏见和被遗忘权引发学界广泛的讨论。问题的实质是新媒体技术与社会伦理期待的冲突。其后的研究需要更为细腻的技术问题逻辑描述,更具理论导向的新闻伦理本体研究和更高质量的跨学科研究,从而形成来自人文社科的话语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