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各种文学样式都有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这独特的审美特征决定着作家在创作这种文学样式的作品时的审美要求。作家的创作个性表现在作品中的审美意识的个性差异是各有特色的,但是这种差异是受着特定文学样式的审美特征制约的。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也有它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并由此使它与其他文学样式相区别。报告文学的审美特征是自它萌生、形成以来就逐步形成、完善的。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文学,在新时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一批重要作家和独具特色的作品,构成河西文学的新气象。他们书写河西,不约而同地展开对地域情境的叙事和抒情,重构着河西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他们重新发现被所谓正史忽略或遗忘的历史,重视日常生活的河西历史,表现民间文化和民间情感;他们的创作体验源自河西又超越地方与族群的人类意识,执着地把一个奇特的河西世界展现给世人,开辟着由地方性而通达人类性的蹊径,也诠释了文化多样性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旅美宁波籍女作家应文婵以其独特的散文、小说、诗文等作品在海外华文文学界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文章就应文婵的创作按作品体裁作一整体观照,从而论述其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艾芜是30年代初期崛起于文坛的左翼青年作家。他的以《南行记》为代表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流浪汉”文学走向了成熟。活跃在他作品中的那些风姿独特、色彩鲜亮的漂泊者们,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提供了真正的流浪汉形象。同时,这些作品及人物形象,也构成了艾芜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之一。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描写流浪者的文学,是许多作家取之不尽的丰富的创作题材之一,从十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的“流浪汉”小说《小癞子》,到20世纪高尔基的  相似文献   

5.
以当代残疾作家为研究对象,指出在当代文坛残疾作家创作已经呈现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创作群体,其创作展现的生存意蕴,值得我们去探究.论文以存在论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以史铁生、张海迪、朱彦夫、阮海彪等残疾作家作品为例,分析残疾作家的创作心理机制,指出残疾人的独特"生存境遇""自卑情结"交相作用于文学创作,从而使他们的作品折射出独特的生命之光,并最终在文学领域寻找到了自我实现的领地.  相似文献   

6.
许多欧美作家是以战争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他们的许多作品从对战争场面的外在壮烈与残酷的描写转向了揭示战争中人的内心世界,揭示战争对人类心灵的伤害与人性的扭曲上.从欧美作家战争文学的创作思想取向、欧美作家战争作品的视角等方面对欧美战争文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香港女性作家小说创作在香港文坛上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坛更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发展史。本文在历史的框架下,从与大陆女性文学关系以及女性作家群体变化的角度,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评述了20世纪香港女性小说创作发展,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  相似文献   

8.
北朝河西文学具有自身独特的风貌.通过对现有零散的材料进行整理,能够看到河西文学在创作上呈现出的总体风格是典雅纯正,充满了现实关怀.同时,河西文学带有非常鲜明而浓厚的儒家文学特征.究其原因,一方面,河西的最高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地区是当时中国北方儒学的特盛之地.  相似文献   

9.
关于巴蜀地域文化与四川现代作家的小说创作,已有诸多的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巴蜀文化视野之下,四川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形成,则是一个相对缺少的研究领域。我们知道,区域文学有其独特的地方性,指导作家进行创作的文学思想又怎么不带有区域色彩呢?这里从"文学地理学"的视野来思考李劼人的创作,特别是探讨区域文化之下李劼人的文学思想,以及这种文学思想所蕴含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界定的标准有题材论 ,作家论 ,作家、作品民族特点统一论 ,作家、民族文字统一论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大多涉及作者的民族出身问题。而由于现当代少数民族作者民族出身的复杂性 ,造成了对少数民族文学范畴和界定的混乱及不确定性。少数民族文学应是少数民族作者创作的 ,体现本民族独特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舟山海洋文学:历史与现实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所谓舟山海洋文学,其主体由舟山作家诗人及其作品构成,同时包括一部分外地作家以舟山生活为创作素材的作品,具有地域性、神秘性和开拓性的特点.舟山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当地的海洋文学,历代文人推波助澜,亦留下了异彩纷呈的诗文,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舟山海洋文学更是狂飙突起,在当地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作家群里,最具代表性的应推王统照。他在文学史上被公认为是这时期的“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他早期(1921-1924)的翻译文学与创作的问题小说之间的互文性对话关系:从俄罗斯、东欧等弱小国家现实主义作品的翻译中,王统照确立自己创作问题小说的现实主义方向;从对泰戈尔和叶芝等作家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中形成了“爱”和“美”的理念,用此解决中国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其创作的问题作品,大都可以找到其与外国作家作品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本研究表明,王统照的创作主题、题材和创作手法等,都是通过借鉴诸多外国作家和作品,将其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在布克文学奖的颁奖史上,只有两位作家两度获奖,他们是彼得·凯里(PeterCarey)和J.M.库切(J.M.Coetzee),且这两位作家目前都拥有澳大利亚国籍。当文学研究者将这两位作家纳入文学研究范畴进行分析时,发现可以从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这两位作家的作品。本文将从第三种文化的角度分析两住作家的作品,特别是他们在流散过程中所创作的具体作品来梳理他们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台湾散文家大多有十分鲜明的创作个性 ,其散文作品皆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本文以余光中、林清玄、简贞三位作家为代表 ,以比较文学的视角去解读其作品 ,从诗性散文看余光中对中西文化的穿越与守望 ;从佛理散文看林清玄宗教情怀的文学表达 ;从女性散文看简贞当代女性意识的书写  相似文献   

15.
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史及有关传奇资料,人们不难发现:许多文学家与体育运动健身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他们坚信,健身运动是作家长寿的重要条件,是搞好文学创作的物质基础,是振奋作家创作精神、活跃作家创作情绪、形成作家独特的文学风格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文学风格的百花竞放,无疑是文学发展的理想境界。这一境界的实现是需要由每个文学家独具特色的个性化风格色彩共同绘制。满族作家朱春雨正是以自己丰富的创作成果,独特的创作个性,以及庄严的民族使命感参与了这个伟大的创造。无论从少数民族作家群的角度,还是从部队作家群角度看,朱春雨都应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朱春雨,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师职创作员,中国作协理事。除去“文革”前的若干作品不计,仅文学新时期几年中,就创作了五部长篇,十四部中篇,  相似文献   

17.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美国文学领域最具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野性的呼唤》和《雪狼》是杰克·伦敦小说创作中"狼"情结的艺术体现。他对"狼"情结的执着有着深刻的文学渊源",狼"主题小说具有特定的社会意义。他在创作中逐步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并在其作品中充分的体现了"狼"情结。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宋代女性文学以女作家前所未有的女性意识觉醒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文学遗产.从作家人数上看,宋代女性作家中仅有作品流传的就有诗人200余、词人近90;从作品的体裁上看,宋代女性作家的创作扩展到了诗、词、散文、赋、评论等各种类型;从作品的题材上看,宋代女性作家冲破了女性文学爱情题材相思愁怨的单一的传统模式,或抒情写景、或送别思亲、或咏史怀古、或边塞军旅、或爱国忧情,无所不包;从诗词作品的质量看,宋代女性文学达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9.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基础,是文学风格成熟的根本标志。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有着不同个性气质的作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题材,他们的作品显示不同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20.
萧红的创作生涯内嵌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她的作品和抗战文学的关联是一种内在的关联,抗战对于萧红作品而言不是外在的偶然,而是内在的连续性的存在,是萧红作为一个作家一系列有意识的创作活动中决定性因素,“抗战文学”既是萧红作品的主题,也是理解萧红作品的方法,可以藉此整体地理解萧红全部作品——从《弃儿》到《马伯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