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剑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5(4):60-62
从教学目标立体化,教学方法最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等3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系统优化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喜洋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2)
应用写作也是写作主体借助语言符号制作精神产品的复杂劳动。在未来的信息化世纪里,应用文将是社会和公务活动极为重要的工具。为适应这一需要,应用写作教学必须改变旧有模式,逐渐向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高素质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3.
教学策略由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心理引导和教学监控等条件性知识以及教师教学经验、反思、行为习惯等组成,具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特征。其中知识部分属于学科教学知识(PCK)范畴,具有情境性和多种知识融合的特征。学科教学知识的“特殊整合”,不仅需要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还需要情境性教学经验。然而,中小学教师有经验缺理论、高校教师有理论没经验的问题普遍存在,形成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之间双向转化的瓶颈。为此,大学和中小学教师需要以外部利益驱动构建协同共创平台,在相同教学旨趣吸引下组成优势互补的研发团队,形成突破教学策略转化瓶颈的分层赋能与共创机制。“大学―中小学”(“U-S”)协同共创,应注重从教学策略理论知识传授到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从学习名师经验及其教学策略创新到新教学策略文本形成的转化与共创过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教学策略知识,将其以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形式融入师范生实训教学,进而实现对现有学科教学知识的新突破。只有构建“U-S”共同体,协同实现教学策略的“理—实”双向共创,才能赋予教学策略以“内容、形式和旨趣”三个维度的理论和实践生命力,才能发挥双方优势,形成规模更大的教学策略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4.
5.
田慧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7(4):120-121,124
从小学到大学都不乏有厌学或因厌学而辍学的学生,还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丧失积极获取知识的渴望,过分依赖老师,自学能力差。种种现象如光从表面分析或批评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产生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文化对比分析的角度,阐释导致中国教师“填鸭式”教学无法被完全摒弃的根源,以及与外教“放鸭式”教学在文化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中国的深厚文化,追根溯源,并结合外教“放鸭式”教学方法中新颖、活泼的特点,取其精华,以求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许永刚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1):183-185
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教师能以言明的知识,即教师显性知识的是否丰富和完整,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一些内隐的观念,即教师的缄默知识是否正确和合理。教师的缄默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从缄默知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师缄默知识的含义、来源、特征及其重要作用,并且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转化并利用教师正确的缄默知识并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提卅了一些建议和想法,以求教于广大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知识垄断地位的丧失"正在稀释教师知识权威的滋养沃土,"知识话语权的受限"正在淡化教师知识权威的核心指征,"学生信任感的减弱"也在消解对教师知识权威的外在认同。面对这些挑战,教师知识权威不得不进行时代转向,即外部舆论空间由知识垄断转向平等对话,权威特征由绝对意义转向相对意义,知识构成由注重显性知识转向兼顾"缄默知识",权威塑造的方式由单一控制转向多方重塑。 相似文献
8.
杨洛娜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8):9-13
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分析比较不同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水平(MPCK)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评价行为上的差异。对不同MPCK水平教师观察评价的目的性、细致性、准确性、方法的多样性及评价信息的运用与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水平高的教师观察评价水平优于学科知识水平一般和较低的教师。受学科知识影响,幼教师观察评价目的性强弱程度不同;受学科知识和儿童发展知识影响,教师观察评价的细致性与准确性程度不一;学科教学知识三个方面内容共同影响教师观察评价行为,对教师专业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孙宇婷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自凯洛夫的五步课堂教学结构产生以来,关于教学结构的探讨一直没有间断。但是,传统的教学结构常常囿于学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且没有明确的知识分类的观念,忽略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多样性。针对此种现象,应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知识分类的思想,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课堂中,优等生精彩的发言,总能赢得老师的欣赏和喜爱;而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成了陪衬那些优等生的“绿叶”,完全体验不到丝毫成功的喜悦。然而,数学课堂毕竟不是优等生的“专利”,身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在这些“绿叶”身上呢?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唤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应该给他们创造机会,增加希望,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专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专家型教师,其构建的学科教学知识,有机融合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形成了既包含陈述性知识也包含程序性知识的动态知识系统。一般来讲,我国专家型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知识,主要包括意义性写作教学知识、本体性写作教学知识和策略性写作教学知识及教学主体自我建构知识等几方面。这些知识,体现出专家型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是为了什么、作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教学主体怎么进行自我建构等问题上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2.
刘诗教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1):90-91
本文从现代信息论、控制论及现代心理学出发 ,通过对“愤悱”的内涵及科学原理的研究 ,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 ,并就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开展启发式教学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14.
15.
学科教学知识(PCK)和标志性教学法是舒尔曼提出的两个核心概念。学科教学知识注重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而标志性教学法则注重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和优秀教师经验的传承。高校新任教师在入职后通常直接进入课堂实施教学,缺乏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技能的机会。标志性教学法可以帮助高校新任教师深化对专业知识结构的认识,丰富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弥补高校新任教师在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上的短板。在此理论框架下,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土地与食品系统学院的助教专业发展项目为例,通过明确和外化可持续发展食品系统专业的标志性教学法,从设计、实施和评估等方面探寻促进助教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以标志性教学法的使用和反思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发展项目,强调标志性教学法的核心理念,能够以教学实践为中心,赋能助教,在不过多占用课外时间的情况下增进助教对学生学习困难的了解,提高其教学技能,增强助教与任课教师间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科专业知识与标志性教学方法的结合,最终达到丰富和完善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通过建立和加强学科教学知识与标志性教学法的联系,为高校新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是教师知识研究的一个分水岭,也是一般教学知识由萌芽到独立存在的尝试,而21世纪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让一般教学知识由教师知识研究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文章梳理了一般教学知识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历程。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一般教师知识的内涵逐渐丰富,众多学者在舒尔曼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跨学科、评价以及课堂管理等成为被广泛提及的关键词;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原来的标准量表的制定,逐步加入了视频评估,有力弥补了原本方法只适合测量理论性知识的不足,可为我国教师知识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知识型创业活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知识溢出创业理论认为,由于诸如组织惯性、文化导向、资源能力等知识过滤器的存在,知识创造组织作为在位组织并不能完全应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新知识,而这些知识内部蕴含的价值会在在位组织之外凭借设立新企业开展知识应用的形式被实现。基于此,首先围绕知识溢出创业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知识过滤器和知识溢出,梳理知识溢出创业理论的内涵;并从研究层面、知识溢出的来源和测量方式、知识溢出创业的类型和测量方式、影响知识溢出创业过程的因素、知识溢出创业的后效分析五个维度,对知识溢出创业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进而识别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重点介绍研究团队在知识溢出创业领域的研究发现和理论突破,包括战略联盟中的知识溢出创业理论、制度情境在知识溢出创业中的边界作用、知识过滤器的多元性、国家创业价值观的作用等。最后基于现有研究不足,对知识溢出创业理论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知识溢出创业理论与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知识生产、分享和应用的核心思想完美契合,并从创业这一重要的知识溢出途径出发,为理解知识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适度减少学科课程比重”,“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精选课程内容,凸显“核心知识”是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对非核心知识进行简化处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核心知识”及其知识体系,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质态,使得他们都能够获得足以支撑其后续学习的基础能力与素养,同时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9,(4)
本文论述了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目的是加深教师对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认识, 使英语语言教学“立体化”, 一改传统的“平面式”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