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单纯依靠国家增加财政投入来解决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应寻求多种资助渠道.其中,如何利用社会力量资助弱势群体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文章阐述了社会捐助的涵义,指出社会弱势群体具备的基本特征,强调对弱势群体实施社会捐助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继华 《中州学刊》2004,(3):172-174
弱势群体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建构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机制的任务越来越迫切.本文从法律、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剖析了弱势群体的现状、成因及改变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基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导致其弱势地位.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干预机制,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甘肃省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的特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它的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甘肃省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的特征和问题、甘肃省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问题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老龄化问题提供一些根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正——认识和对待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维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长明 《天府新论》2005,8(2):98-101
当今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为关注,但人们在对弱势群体还缺乏一种社会公正的理念和认识维度,致使在处理和对待有关弱势群体的问题上有失公允.长期以来,社会公正的问题倍受西方理论家关注,我们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亦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社会公正应首先体现在社会权利的平等上,其次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最后要解决的是起点公平和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参与弱势群体文化扶贫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问题的凸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失调和运行误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弱势群体的文化知识扶贫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弱势人口主动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倡导人文关怀,营造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良好环境;消除弱势群体获取信息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分化重组进一步加大,从而弱势群体的范围和数量也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以此同时,弱势群体犯罪也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参照群体选择失当、社会纽带关系断裂、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广泛的社会排斥等因素,弱势群体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并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因此,应该对弱势群体增加社会支持、开展社会修复,培养该群体的社会归属感,并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从而有效防控弱势群体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弱势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清 《兰州学刊》2004,(1):147-148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进一步调整 ,社会公正问题和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实现社会公正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对待 ,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和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分层与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解决贫富分化和资源分配不公问题.法律援助对于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矛盾,公平分配法律资源,实现诉讼权利平等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分层和弱势群体为理论依据,考察法律援助制度和法律援助地方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助于制定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地方性法律援助条例.  相似文献   

10.
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是从经济地位上划分的,但经济上的"弱势"必然转化为政治上的"弱势",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政治参与渠道和途径,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得不到保证,他们的利益不能通过政治参与来表达,这些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文章拟就城市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问题做一个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袁革 《社会科学家》2004,(5):119-121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凸现出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的需要,国家和社会应对弱势群体的健身状况给予关怀。过去的社会政策着眼于对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而对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问题关注不够。对制约社会弱势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成因进行剖析,从中找出体育帮扶之策,是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的重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2.
论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由孙志刚案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秉志  杜邈 《中州学刊》2005,3(5):72-77
2003年的孙志刚案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从被害人的角度出发,此案引发了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问题.鉴于弱势群体自身的生理、社会地位特点和刑法的功能与作用,对弱势群体进行特殊保护应成为我国刑法的一项原则,立法、司法、行刑并重是弱势群体刑法保护的必然要求,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扩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范围,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民社会在中国社会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近三年来在我国学术界呈上升趋势.但对于传媒在公民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利用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等方法,对传媒在公民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做较全面的探讨.一方面,研究传媒在公民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传媒在公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传媒的政治文化等因素对传媒与公民社会建设关系的制约作用,在此基础上为公民社会组织提出传媒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构建中弱势群体利益保护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应当是体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不少,从社会群体的角度来看,群体利益日益多样化,弱势群体大量存在,这些都已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障碍,保护弱势群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弱势群体利益保护的对策应该是一个由劳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教育培训政策等方面构成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四川社科界》2005,(4):43-45
《四川省城镇弱势群体生存现状与社会稳定研究》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本课题通过对弱势群体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四川省城镇弱势群体生存现状分析、四川省各地方政府解决四川省城镇弱势群体问题的态度、政策措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的总结研究、四川省城镇弱势群体的社会心理分析、四川省城镇弱势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等五个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如下重要观点和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钱再见 《文史哲》2003,(1):156-158
现阶段 ,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严重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 ,促进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与福利 ,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容回避的问题。近来 ,一些专家学者围绕弱势群体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本文拟就这方面的探讨和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弱势群体的形成源于转型时期制度变革带来的成本转嫁,涉及收入分配、利益表达、法律保护和风俗观念等一系列问题.他们不仅无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并且难以通过个人努力摆脱困境,其弱势地位体现为物质资料的匮乏和弱势心态的蔓延.为了避免由于弱势群体心态失衡而带来的社会风险,应当构建弱势群体的社会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负面心态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汉 《中州学刊》2005,(3):114-116
中国弱势群体有一些负面心态,如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较强烈的受挫情绪、一定程度的反社会倾向等.思想政治工作须立足于社会体制转型这一宏观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弱势群体的负面效应的心态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制定相应的对策,逐步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问题,使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稳固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城市无业人员、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群体.近些年来,弱势群体犯罪呈现出一种日趋严重态势.事实表明,现有的以刑罚打击为主的消极刑事政策具有诸多弊端,难以抑制日趋严重的弱势群体犯罪.西方社会支持理论推崇一种积极的刑事政策,该理论所假定的一系列事关社会支持与犯罪关系的命题多被实证研究所证实.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缺失已是不争事实,这已经成为致使弱势群体犯罪的一类重要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理论对于我国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犯罪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社会支持理论所推崇的积极刑事政策为预防和减少我国弱势群体犯罪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城市特殊弱势群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所面临的社会回归难的困境以及可能引发的复吸和重新犯罪等危害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通过分析对于特殊弱势群体以防控犯罪为主的社会制度的缺陷,指出应更新社会治理理念,化解深层社会矛盾,认识以社会帮扶和疏导为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平台的帮扶特殊弱势群体社会化的创新机制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