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所谓职务犯罪心理成因,是指能够影响职务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按是否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主观性认识来划分,可把职务犯罪心理成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方面。客观因素又可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方面。前者指国家公职人员生活和工作所处的社会大背景,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行业因素等;后者指国家公职人员生活和工作所处的社会小背景,主要包括国家干部管理体制、国家公职人员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体制以及亲朋好友的态度。主观因素具体包括国家公职人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法制意识,群众观念和对人民的感情,工作作风、生活和消费观念。一般来说,主观因素是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心理的必然性决定因素,客观因素则是偶然性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职务犯罪的几个问题初探万翮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利,故意或过失地侵犯国家管理公务的职责与威信,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各种犯罪的总称。我国的职务犯罪大约有18个罪名,约占我国刑法罪名总数的17%左右。由于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3.
论职务犯罪的立法完善问题王学成职务犯罪是国家公职人员违反职责规定,破坏职务行为的廉洁制度,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或者不尽职责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各种犯罪的总称队这类犯罪不但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经济权利,而且严重侵蚀国家的肌体,败坏党和国家的声...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原则、依据与增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资分配,历来被各国政府认为是最敏感和最复杂的经济问题,甚至是一个政治问题.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分配,一方面作为公职人员以其知识、技能、精力为国家服务应得的报酬,具有利益分配功能;另一方面作为对公职人员才能和工作的基本评价,具有维护公职人员社会尊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功效.一  相似文献   

5.
从以政治(社会)身份为基点的政治符号的视角,侧重于土地改革时期,着重分析了国家对农民政治(社会)身份的颠覆和重构过程,以及农民国家观念的转变和国家整合机制的转型.在土地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依据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占有状况将村民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成分",并给予其差异性的政治、经济待遇,从而建构起一套新型的身份系统.与此同时,国家与农民的政治关系、农民的国家观念发生转变,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机制也发生转型.  相似文献   

6.
苏东民 《北方论丛》2014,(2):148-150
自1991年苏联解体,独立后的俄罗斯联邦一直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虽然政府多次下大力度惩治腐败,但效果并不明显。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尤其是由职务犯罪引发的贪腐问题非但没有解决,甚至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根据透明国际最新发布的2013年度清廉指数,俄罗斯为28分,与马里、科摩罗、冈比亚、黎巴嫩等国并列世界第127位。研究俄罗斯在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尤其是贪污腐败方面的现象和成因,及其采取的对策,对于同样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亦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职人员薪酬制度,是评价公职人员个人价值的经济尺度,是政府吸引优秀人才、稳定公职人员队伍和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保证,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职务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它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违背职责的一类犯罪。对于职务犯罪的定义,学术界也是争论不一,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放弃职责,玩忽职守,破坏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总称。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旧的体制已打破,新的机制尚未健全,许多方面还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腐败便在这种环境下滋生、蔓延,职务犯罪就象一股逆流浊浪,猛烈地冲击国家…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寻租型"职务犯罪衍生机理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租型职务犯罪是一种新型的职务犯罪形式,其衍生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的国家配置体制是其制度基础,经济转轨时期价值观念的异变以及配套教育机制、激励机制的滞后与缺失而导致的公职人员抵御能力的下降是其内在动因,而改革中的一系列制度缺陷而创造的寻租机会使犯罪得以完成.从犯罪预防与控制的角度出发,将这些因素区分为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和可调整因素,运用不同的对策加以抑制,是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转型宪法学引论》是第一部以中国转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宪法学专著。该书立足于我国宪法制度及其运行实践,从经济、社会、政治转型规则之治的现实需要出发,以世界范围内的转型潮流为背景,研究宪法学与中国宪法学、转型宪法学与中国转型宪法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1.
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结构多元化 ,社会内部爆发出自我分裂的力量 ,这种力量导致了国家与社会的逐渐分离的趋势 ,其中 ,社会组织的兴起就是国家与社会分离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组织既可以成为政治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 ,但同时也可能成为消极的障碍因素 ,因此 ,如何建立政治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合理关系模式 ,就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的政治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提出以国家法团主义为模式 ,建构组织之间的制度化结构 ,来维持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的政治整合水平  相似文献   

12.
职务犯罪的心理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洋 《理论界》2001,(5):47
惩治职务犯罪、反对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历来为国家所关注。因为廉政才能勤政,公生明,廉主威,廉政兴邦,腐败丧邦,这是真理,也是古今中外治国的一条普遍性的历史规律。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同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根本不同。它的性质和历史任务,决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克已奉公、为政清廉、艰苦创业、尽力效国、奋发图强。这是公职人员应有的本质特征和品格追求,也是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本要求与保证。但是,近年米,有些人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趁政府职能和新旧经济体制转换之机,发生了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说,依法治国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要保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就应当正确认识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稳定状况,分析社会不安定成因,探寻解决社会不安定的对策。 一、转型时期社会稳定状况 转型时期社…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正处于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也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的政治合法性资源逐步流失,执政党政治合法性面临新的挑战。应对挑战,我党应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努力,进一步加强我国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建设。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法人腐败行为及其特点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瑜青  杨超 《学术界》2004,27(1):206-215
腐败现象的存在不以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为前提 ,它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以及不同的时期的腐败现象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表现。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 ,当社会经济处于变革或转型过程时 ,腐败现象最易出现。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急剧转型的过程中 ,腐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实生活中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并已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在我国当前的腐败现象中 ,除了一般的个人腐败现象外 ,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令人担忧的以单位和团体面目出现的腐败现象 ,即所谓的“法人腐败”现象。本文试图说明 ,法人腐败的内涵及其在社会转型期的行为特点 ,这对我们进一步分析对法人腐败的防治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风险社会语境中看和谐西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面临着尖锐复杂的反分裂斗争,大力构建和谐西藏,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转型时期西藏存在的社会风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化解社会风险,构建和谐西藏,必须要有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不同的两种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关系及国家、地方、企业、单位和个人之间的权益关系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在市场经济社会中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需要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 ,以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基本性质相适应职务犯罪预防新机制和新体制。应该从简政放权、精简机构、改革社会权力结构、完善社会分配方式、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地方党委统一领导的社会预防网络体系以及推进预防犯罪立法等方面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务犯罪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调适,是至为重要的问题。国家与社会在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上,如何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以适应民主政治的需要,以符合法治国家的旨趣,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理论探讨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此,本刊约请三位学者,分别从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路径,就此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讨。  相似文献   

19.
吴文平 《北方论丛》2006,(4):136-140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转型时期,农民问题始终是关键性问题。由于相关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及国家政策的不适当,造成了对农民利益的侵害。如何维护农民阶层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探究我国农民弱势阶层合法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则是需要从社会法的角度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揭示:从英属殖民地到独立国家的政治形态转型,导致马来亚种族经济政策的主导原则也发生了变化。英属马来亚是以自由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为导向.而马来亚建国及马来人在国家政治中获得主导地位之后,采取了偏向马来人的社会重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