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近年来,尽管不少高校三令五申,严肃考场纪律,并从严查处有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然而,考试作弊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据笔者调查了解,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的大学生大致有以下几种心态:  相似文献   

2.
人事考试是选拔各类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权威、严肃、公平、公正的特性,整个社会对其都极为关注和重视.在人事考试中,考场作弊现象时常出现,直接威胁到人事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如何防范人事考试中考场作弊现象,一直是人事考试中极为重视的问题.笔者围绕防范人事考试中考场作弊这一中心论点,先浅析了当前人事考试中常见的考场作弊手段,并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防范人事考试作弊现象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人事考试作为选拔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作为人事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面向社会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考生考场作弊现象履有发生,直接威胁人事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成为人事考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认真防范考生作弊,是当前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规定》(人事部令第3号),狠刹考场腐败歪风,整治考试环境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考生作弊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一)常规的作弊方法。1.夹带抄袭。这是最常见的作弊形式。一是将考试指定用书、复习资料直接带入考场,伺机翻书抄袭.二是将考试的重点内容微缩整理成小卡片、折叠链(戏称“手风琴”)藏匿带入考场,以便抄袭时目标更小。动作更隐蔽,使监考人员难以发现、收缴;三是一些考生直接把涉及考试的资料抄写在身体某个部位,个别考生甚至抄写在监、巡考人员不易或不宜检查的部位.以达到抄袭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人事考试中考场作弊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裴保顺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事考试在干部人事管理中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人事考试自全面开展以来,它的公开性、公正性逐步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承认...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场     
信息广场严肃考纪,漯河市出新招为了严肃考风考纪,防止和杜绝各种考试违纪现象的发生,漯河市有以下“新招”:1.实行“1+1”监考制,即考点学校和市人事局各派一人同监一个考场,相互监督防止与考生串通作弊;2.预留笔迹,在考试前由参试人员填写相关表格,并装...  相似文献   

7.
2006年大学生就业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彦 《人才开发》2006,(9):37-37
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公布,该调查涉及的样本包括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男女生就业率相差14%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该比例则为41.68%。有27.3%的用人单位承认招聘时偏向于男生,72.7%的单位表示没有明确的性别倾向。  相似文献   

8.
如今,不少高校毕业生青睐高价整容,大搞“形象工程”,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能在求职大战中多一个砝码、多一份把握。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才貌兼得、内外双修自然最好,但如果刻意在美貌上大做文章,以此作为求职的门票,多少就有些舍本逐末了。这种人才外在形象的苛求化倾向对大学生的求职导向很有害,不利于培养靠才干和实力赢得承认、赢得尊重的意识及能力,容易滋生虚浮之风。进一步说,这种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中国民营企业凭借其“机制灵活”而赢得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的“芳心”。可正是这块曾被视若“人才高地”的沃土,如今也同样面临着人才危机:以原创维集团董事、副总经理、中国区域销售总部总经理陆强华为“领军人物”的创维百人营销军团集体“转会”高路华,着实为民企上了一堂重重的人才危机课。前不久,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江苏、浙江一带的大学生作了一项调查显示:除2%想自己创业的“不就业族”外,学生中有23%准备到国有企业、39%拟到外企、19%期盼在行政事业单位,只有17%想到大型民营企业“试一试身手”,至于中小民企几乎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10.
任何“果”都有“因”可循,职中生并不是生活的弱者,更不是考场的败兵,只是输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上,只要在高中三年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有了对自我的肯定与欣赏,再加上老师的关注与鼓励,家长的信任与关爱,我相信,将来的他们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一定能主宰自己美好的人生舞台!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这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一种表现。为有针对性的解决该难题,本文以北京某211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为例来调查研究考试作弊现象的特点和成因,从中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针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吉斌 《人才瞭望》2007,(10):16-16
作弊与反作弊,由来已久,作为一种博弈甚至斗争,恐怕会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尤其是在人事工作中的作弊与反作弊,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尖锐。始于隋朝、终止于晚清的科举取士,有多少人因作弊人头落地,直至一二品大员,但可悲可叹的是仍有不少人“前仆后继”。雍正继位合法性问题,这也是历史上人事方面的一大悬案。更遑论古代山高皇帝远,有多少朝廷命官赴任半道上被偷梁换柱,抛尸荒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我们听到了那么多有关作弊的消息,几乎每一次重要的考试,都加深着我们关于作弊的记忆,不知道是人们的道德水平越来越低了,还是我们的考试制度本身有问题,作弊与考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考、中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考试、各类资格考试、成人高考……凡有考试,就有作弊相伴,作弊似乎已成“时弊”。  相似文献   

14.
国外学者(Moffaft,M.)指出:"在大学,作弊似乎像呼吸一样自然;作弊像阅读、写作、数学技能那样,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术技能。"高校学生作弊已经成为中外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对解决学生考试作弊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工作中探讨的热点。一、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建立培养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考试考核选拔人才已经成为选人用人的主要手段,人事考试应运而生。它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给社会上有志之L提供了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有利十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了增加选才用人的透明度,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它的公开性、公正性逐步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然而,随着考试种类的不断增多,参试人员的不断扩人,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企图滥竿充数。蒙混过关的“南郭先生”越来越多。考场作弊严重干挠着人事考试L作的有效运作,采取对策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朱铂隆 《人才瞭望》2016,(16):81-82
自13年95年的大学生入校至今,已经有三年时间.现如今,高校学生的主体已经成为了“95后”学生.95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心理发展上和“80后”和“90后”学生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研究“95后”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引导其在高校的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走进人才市场择业时,许多人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也有些人却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其中不乏有许多高材生。其原因何在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除了受市场上供需矛盾等外界因素制约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身存在着一些主观障碍。 自命不凡。有的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是跃过了“龙门”,学历高等于身价高,就应该得到“黄金屋”、“铁交椅”  相似文献   

18.
都说每年中学生升学考的7月,是黑色的7月,其实“黑”的只有那么几天,平心而论,这几天是够揪心的,考场气氛严酷又冷峻,每道试题分分必争,生死关头,0.5分之差都是性命交关的事,迈进考场,是学生的事,国家级的考试,想干非分之举,在考场纪律森严的大上海,极为少数,所以不少当家长的,虽然担心着心肝宝贝的处境,在“黑色”的三天里,请了假亲自去送考,但是不管他们法道有多大,只得在考场外恭候。君不见每年中考、高考、正值盛暑高温,那些父母们、祖父母们,毒日下顶块湿毛巾,直着脖子盼孩子出考场,以便送个西瓜、递碗参汤什么的……这倒也罢,舔犊之情,人皆有之,七月是的紧张的看得见:还有那看不见的一面,悄然无息地、剑拔弩张地演绎着一幕幕悲喜剧.  相似文献   

19.
名校与一般院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解旺 《人才开发》2003,(10):33-3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总的说来,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度较大,但是,名牌大学与一般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又有千差万别。在这里,名牌大学是指教育部直属和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名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较好,选择空间较大,可是对“大城市,好单位,高工资”的追捧制约了自己的空间,影响了自己的定位,而用人单位对名校学生高规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求职中的“旁门左道”应运而生。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大学生伪造学历,篡改成绩,“安排”自己在校担任各种职务,以此来蒙骗用人单位。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