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写作的年代考定作品的写作年代,对于研究作家作品是大有助益的。关汉卿的传记材料是这样缺少,连生卒年都难以确定,为他编排一张创作年表谈何容易!迄今只有《窦娥冤》,因剧中人物窦天章的官职“肃政廉访使”是元代实有的官名,据《元史》的《百官志》和《世祖本纪》,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二月,才开始使用这一名称,再参以剧中的行政区划和官府建制等情况,有同志推断它的写定时间当在公元1291年以  相似文献   

2.
《窦娥冤》是我国十三世纪的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由M·巴赞译为法文,又由宫原民平译为日文,后来又译为多种外国文字,明清戏剧家把它改编为《金锁记》、《六月雪》等上演不衰,在中外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剧中人物窦天章的官职“肃政廉访使”,是元代实有的官名,据《元史》的《百官志》和《世祖本记》,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二月,才开始使用这个名  相似文献   

3.
一公元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中叶,我国古代戏剧史上,出现了杂剧兴盛繁荣的局面。关汉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他写了六十七个剧本,其中《感天动地窦娥冤》,则是他的代表作。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曾高度评价《窦娥冤》说:“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相似文献   

4.
七百年前,伟大的人民戏剧家关汉卿创作了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七百年后,杰出的无产阶级戏剧家田汉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关汉卿》。《关汉卿》所描述的,正是关汉卿创作和上演他的代表作《窦娥冤》的斗争过程。这样的戏中串戏,代表作串代表作,真是辉映古今,堪称奇绝。 一九五八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关汉卿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田汉以奔放的政治激情,写出了话剧《关汉卿》,在我国和世界的戏剧文学宝库里,增添了一颗瑰丽的明珠。研究田汉的这个代表作,不但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的戏剧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如何认识、理解和评价古代戏剧家关汉卿,也可以获得极为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探索上海市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一个问题,即上海县究竟是在哪年设立的。解放前讲上海地方史,对上海设县年代就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在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另一说是在元至元二十八年;又一说则是元至元二十九年。一九六二年二月,《文汇报》曾有专文辨误这一问题,认为元  相似文献   

6.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三月千户王著杀回回权相阿合马案,是当时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元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论析,澄清了一百余年来中外学者的一些误解,作者认为,Cenchu和Vanchu实为王著和张易。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三月千户王著杀...  相似文献   

7.
《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祥《精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琵  相似文献   

8.
桑哥在元世祖至元中后期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政治家,对于元代初年的政治、经济和民族政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史》和《汉藏史集》对于桑哥的记载都比较详尽,但是侧重点和对于桑哥历史地位的界定都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元史》和《汉藏史集》相关记载的比较研究可以得知桑哥其实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政治家:一方面,他的施政加强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保障了元初财政的稳定;另一方面,他提高税收、个人生活奢靡腐化,不利于元初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清明。  相似文献   

9.
<正> 《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谈)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五年而当太初元年”这段话,后人有两个重要的注。“迁为太史令”司马贞《索隐》:《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张守节《正义》:案:迁年四十二岁。这是考查司马迁生年的两条宝贵资料,可惜从两条资料得出的生年却不一致。据《正义》,太初元年“迁年四十二岁”;自太初元年(前104)逆推四十二年,则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王国维《太史公系年考略》从之,后之治《史记》者多从其说。但据《索隐》,“三年”为汉武帝元封三年,时司马迁“年二十八”;自元封三年(前108)逆推二十八年,则司马迁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从此说者亦不  相似文献   

10.
欧阳山近一百五十万字的鸿篇巨制五卷本《一代风流》,从《三家巷》的动笔,到《万年春》的卒稿,历时二十八载,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二十八年的风风雨雨,二十八年的褒褒贬贬,二十八年的写写停停,熔铸了多少心血!多少苦难!多少欢乐!无疑,《一代风流》会以它创作历程的艰辛,结构的庞大和气势的恢宏为人称道,也会以它对中国革命“来龙去脉”的描写令人侧目。但它决不完全靠此取胜于人;它还必将以其独有的美学追求和鲜明的艺术特色自立于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宝库之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书名:《同舟共济:〈清明上河图〉与北宋社会的冲突妥协》作者:[加拿大]曹星原定价:69.00元内容简介:本书是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著,作者从全新的学术角度出发,探讨了这幅名作的内容、风格、创作年代以及内在含义。在历时十余载的研究中,作者仔细考察了《清明上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与创新的探索时期,为中国电影本土化创作理念以及电影文化的自反性思考提供了方向,也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出现的《银汉双星》《银幕艳史》等具有自觉“元电影”意识的电影创作做了铺垫。1931年的《银幕艳史》已被赋予了重要的史学价值,而《银汉双星》作为更早于《银幕艳史》的一部“元电影”,在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变化过程中,无论是其媒介特性、叙事结构、视听语言还是民族意识的探索都值得进一步关注与探究。从社会时代背景、早期电影工业语境以及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的元电影意识等方面来看,《银汉双星》具有作为中国电影史中第一部“元电影”的可能性,这一个案亦具有管窥早期中国电影跨媒介和跨文化焦虑发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邓文原(1258~1328),字善之,一字匪石,祖籍为宋代绵州巴西县(今绵阳市),父邓璋,流寓杭州钱塘县(今杭州市),因而生于钱塘。二十岁时,南宋灭亡。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被江浙行中书省任为杭州路儒学正,晚年做过国子祭酒兼经筵讲习官。卒时七十一岁。 邓文原比赵孟頫小五岁,诗文与赵齐名,两人关系很好,都是元代前期文坛上的重要人物。《元史》说他有文集若干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6《巴西文集》的《提要》说:文原所著,“有《内制集》、《素履斋稿》,今并未见传本。此本(指《巴西文  相似文献   

14.
《可乐》2007,(6)
记者叮咚报道:《窦娥冤2》开拍在即,艺人窦娥透露因为档期的原因,将不会出演《窦娥冤2》。外界传言寞娥最近火速搭上神秘外籍男子,与大导演关汉卿关系紧张,才是拒拍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许谦的生卒年许谦,字益之,号白云山人,金华人,元代著名学者。关于他的生卒年,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和《辞源》,都作公元1199年至1266年,即生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年。这是不对的。据《元史·儒学传》记载,许谦的父亲许觥,淳祜七...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先生的新诗有《红烛》和《死水》两个集子。《红烛》收集的是从一九二○年七月发表的第一首新诗《西岸》起,到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写的《红豆篇》为止的作品,共一百零三首。《死水》收集的是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作品,共二十八首。《死水》是《红烛》的发展。从《红烛》中还看不出闻一多鲜明的创作特色,但在《死水》里则表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闻一多对新诗发表了不少好的见解,他的诗作是这些理论实践的结晶。闻一多一生写的新诗不多,而能显示出鲜明特色的也只有二十多首。但诗贵精不贵多,这些作  相似文献   

17.
《长明灯》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先生的《长明灯》写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最初分四次连载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至八日的《北京民国日报副镌》上。小说刚刚问世,李大钊同志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鲁迅先生发表《长明灯》,这是他继续《狂人日记》的精神,已经挺身出来了”,①这个评价,可以给予我们很大启示。如果我们细细品尝一下这篇作品,就可以发现,它不仅在创作上有着不同于鲁迅其他小说的独特的艺术成就,而且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鲁迅与外国文学的联系,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是鲁迅留给我们的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8.
毓俊是清代末年的满族诗人,但是,他的名字却不见经传;他的创作成就更是鲜为人知。今天,当人们翻开他那尘封已久的《友松吟馆诗钞》时,方才惊喜地发现:这又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一、身世与经历毓俊,满族颜扎氏。字赞臣,号友松山人。祖籍长白,出身贵胄世家;其九世祖为颜扎忠介公。毓俊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五十二岁  相似文献   

19.
关汉卿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他杰出的作品奠定了戏剧这一样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坚实基础。悲剧《窦娥冤》是他饮誉至今的代表作。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窦娥冤》……。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主人公之意志,则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窦娥的不幸遭遇,特  相似文献   

20.
在现存的十八部关汉卿杂剧中,涉及到“鬼魂”的有两部:一是取材历史的《关张双赴西蜀梦》;一是取材现实的《窦娥冤》.由于关、张是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因而,尽管他们在全剧中都是以“鬼魂”出现的,但一般说都还是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并肯定它的悲剧效果;然而历年来对《窦娥冤》中的“鬼魂”却产生了异议,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