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北朝墓室壁画的内容与布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墓室壁画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审美风尚、民族风貌、丧葬习俗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试图对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的,经过科学发掘的墓室壁画进行考古类型学的分类与排比,运用美术考古学的方法论,结合相关历史记载,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讨,就北朝墓室壁画的内容特征、装饰纹样、布局特点、地域风格、源流变化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得以存续的精神血脉。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地域优秀文化孕育出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和认识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有着战略意义,使高校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杨盛龙是当代土家族著名散文作家,他创作的民族风情散文不仅以描写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地域风情、挖掘各民族文化精神而凸显民族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内涵,而且以绘画美和意境美、诗歌美和小说美、象征美和哲理美等多种审美品格显示自己散文艺术的独特个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丰富散文艺术表现技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精神之源,是民族发展的动力。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不是单一民族、单一地域的文化,而是在多民族、多地域交往与融合中形成的共有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也不是单一民族的精神,而是在民族融合中共同体现的精神。发端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与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居于主导地  相似文献   

5.
蓬溪宝梵寺壁画艺术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巴蜀地区蓬溪宝梵寺壁画造型特征、用线特征、用色特征、技法特征的提炼与分析,探索宝梵寺壁画独特的艺术风貌、地域特色以及象征意义等,挖掘其深层次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北少数民族的神话,对万物作出了种种浪漫的解说,充满着积极昂扬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创造出了许多带有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审美意象群,本文对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湖北民族文学巡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湖北民族文学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可喜局面:一方面表现为各民族优秀作家的迅速涌现.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民族地域文化的寻根与时代文化精神的建构,形成了创作形态多样化与审美品格现代化等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8.
红色歌剧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代表作,以可歌可泣的历史史实、富于地域化的音乐风格和波澜浩瀚的舞台艺术,再现了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民气动山河的红色精神。红色歌剧兼具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的实践性、人民性和审美性,其精神内涵包含着开拓精神、拼搏精神、鱼水精神等,通过使用壮丽的艺术语言和再现革命年代的民族记忆,不仅使这种民族艺术形式获得了高度赞誉,更再次发挥了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中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审美是民族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本文旨在比较中英文写作在情与景的描述方面的差异,探讨中西民族的审美差异及其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历史上经过多次民族之间的融合,早已融为一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些文明千百年来的碰撞和交融,既被史家记录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也被古代画工以绘画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多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轨迹。墓室壁画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墓室壁画呈现的民族之间交往和交融的信息,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直观的形象。古代墓室壁画为文字记载的史料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补充。基于墓室壁画中的形象特征,深度研究民族文化的交往和交融,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民族象征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或者徽号,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民族性格,具有广泛认同,深入人心,突显民族精神和独有或特别的特征。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复合体。龙虽然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但还不足以成为全中华民族的象征。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大团结更应该强调认同于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少数民族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地域最广阔、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文化形态.它源远流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极其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散发出无尽的原生、原创的本土精神,其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最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回归,属于全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是民间艺术本身的继承发展,而且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那无限的审美内涵,同样提供给时代艺术取之不尽的灵感[1].  相似文献   

13.
辽金文学以豪放慷慨的北方民族文化特质为其灵魂,以北方民族特有的浑朴遒劲、雄健磊落为其生命张力。他们那种刚健质朴的文化心理和勇悍尚武的民族精神,根植于我国北方的雄川大漠之中,具有原生态的生命强力以及独特的文化内蕴。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的因素、北方民族粗犷强悍的民族性格以及审美范畴等方面去探寻辽金文学的北方民族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作家首先是区域型作家,他们受到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的熏陶和浸染,吸收了地域所赋予的独特文化内涵和审美特性,并把这种内在积淀与外在世界、个体经验和多元文化进行碰撞,从而走向更广阔、更坚实的文学精神存在。所以,对于地域文学的思考其实是为了寻找地理文化与人的精神关系和文学意义的起承转合,透过地域文学不仅能够反映地域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更能够寻找区域文学的发展规律,发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个性。作为一个不断沉积而稳固的地理区域,广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相似文献   

15.
审美活动虽然是人类最具个性特点的精神活动 ,但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地域辽阔 ,形成了南北文化差异和审美意识差异 ,然而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门时北方的强势文化更多地左右了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发展。中国人原初的审美意识通过概念的定型化和符号化以后 ,整合为重内心体味而轻形体视觉的审美思想 ,给予中国文学以十分深刻的影响 ,而春秋时期的审美道德化实际上是对中国人原初审美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的精神民俗,就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约定俗成的信仰,巫术,占卜、预兆、道德、礼仪、禁忌、图腾等精神文化现象。少数民族的精神民俗,涉及到审美观念、审美倾向、审美理想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与民族的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等也有多方面的联系。无论是整体的民族共同体,还是单个的审美者,都受民族的精神民俗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在此,本文将从原始自然信仰习俗与现代人为信仰习俗两大方面,探讨少数民族精神习俗与少数民族审美的多方联系,以及对民族审美的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并尽可能总结出民族精神民俗带普遍性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7.
陶瓷壁画在我国应用于地铁环境中已有30多年的时间,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它不仅美化地铁环境,烘托艺术氛围,还起着宣传城市文明、地域文化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陶瓷壁画的使用和审美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以求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我们应该看到陶瓷壁画将随着地铁建筑的飞速发展而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克孜尔石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其壁画以大量的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克孜尔壁画的意义。古龟兹地区与新疆以东的中原地区及以西的犍陀罗等区域内的佛传故事有差异,差异的原因有地域的差异,亦有历史和民族的差异以及和佛教的传播和流行的佛教宗派有关。  相似文献   

19.
山西存有大量的寺观壁画,通过对这些有代表性的壁画进行地理位置上由南向北的分析研究,可发现不同地域壁画中人物造型的区别,从而总结出山西寺观壁画人物造型的总体特征。通过对绘制山西寺观壁画的画师之间的师承关系、不同朝代壁画绘制风格的差异、宫廷绘画与民间绘画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民族文化的融合、佛教流布的历史以及宗教各派相互渗透的关系等的分析,找到造成山西寺观壁画人物造型地域性特征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20.
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社会政治生活、伦理道德等因素赋予日本民族一种特殊的"物哀美"的审美精神。樱、菊花卉外扬而内蕴,深受日本民族的钟爱,樱、菊花卉的人文涵义是樱、菊花外在美和内在精神的一种升华,只有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才能理解日本民族的审美精神及其民族精神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