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七月十五日是俄國偉大的作家契訶夫逝世五十週年,本刊特發表黃嘉德、曾憲溥兩同志的“契訶夫的思想和創作”一文,以爲紀念。正如加里寧同志所說,人民在與沙皇制度鬥爭時‘契訶夫鼓舞了我們,使我們毫不調和地仇恨孷普w與警察制度。’  相似文献   

2.
魯迅在第一次国內革命战爭失敗以前,“一向是相信进化論的”,“以为將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按照他自己的分析,在一九二七年春到广东,目睹了国民党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員和革命群众之前,他的思想基本上沒有超过进化論的界限。这已是大家公認的事实。但是,是否因此就可以認为“五四”时代的魯迅,还沒有了解革命斗爭的必要呢?有些人把魯迅自己在前期常說的“国民性”或“国民精神”当作“民族性”的同义語,因此判断魯迅在沒有确立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之前,还不能分清統治者  相似文献   

3.
一魯迅活着的时候,形形色色的反动文人,曾以托尔斯太为招牌,来攻击魯迅,誣蔑魯迅。他們譏諷的說魯迅是“杂文家”,托尔斯泰才是伟大的作家,因为他沒有“駡人文选”。他們都以魔鬼的伪善劝魯迅学学托尔斯泰,去創作“战爭与和平”那样伟大的作品,他們說杂文既非詩歌、小說,又非戏剧,不能列入文艺之林。作者写杂文,就是堕落的表現,实际上却是害怕魯迅的匕首投枪似的杂文,投进他們的心脏,揭露他們的兽形。針对这种卑鄙的企图,魯迅指出托尔斯泰也写过“駡人文选”,他在欧战时期,就写过駡沙皇的信(注),所以托尔斯泰学不到,学到了也难做人,他生存时,希腊教徒就年年詛咒他落地獄。同时,魯迅始終認为  相似文献   

4.
一在研究魯迅先生生平和作品的文章里,專門談魯迅先生和外國文学关系的还比較少。据我所見到的,除了雪峰同志在1949年4月所寫的一篇很精彩的“魯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以外,別的好像就不多了。这种情况是不很好的。因为在魯迅先生的一生革命文学活动中,他曾不断地接触过許多國家的作家和作品。我們甚至可以說,魯迅先生的文学活动是从翻譯外國文学作品的“域外小說集”开始的。其后,在他不断地創作与战斗的年头里,他始終不忘記把有益的外國文学作品介紹給中國讀者。只要有机会,他总是不忘記叫人注意翻譯工作。1919  相似文献   

5.
“魯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学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敌人冲鋒陷陣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6.
魯迅与拜倫     
將魯迅与拜倫这兩个偉大天才的名字并列在一起,并不含有比較的意思,誠如斯大林同志所说的:“歷史的比拟总是危險的”,因为任何比较总不免于偏頗,卽如过去有人將魯迅比之我國的孔子,庄子,法国的伏尔泰,德國的尼采,俄國的列夫·托尔斯泰等等,結果歷史都証明了这些比拟的不倫。这里,我想主要就魯迅早期文藝思想中所受的拜倫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他一生的战斗道路中所起的作用,略加說明。魯迅的生活和战斗开始在我國还没有被民族革命的曙光所照耀的寂寞昏沉的子夜般的年代。那时中國國内虽然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維新运动,可是  相似文献   

7.
魯迅先生一生劳作的成果是異常巨大的。單就二十卷本“全集”所收的著作与翻譯而論,即將近六百万字。此外,他的書簡、日記,以及“全集补遺”和“续编”中所收錄的佚文散稿等,合在一起分量也相当可观;而在这里面,“日记”一项更占有很大的比重。早在南京求学前后,魯迅就已經开始寫日記了。周遐寿在“旧日記里的魯迅”一文中曾经提到,“戛劍生雜记”四则,就是他从魯迅的“戊戌日录”(着重点是我加的,下同。——冰)中抄下來的。戊戌是1898年,魯迅正是这一年五月间到南京去的。在同一篇文章里,周遐寿还引錄了他自己的壬寅(1902年)正月的一条日記: 十四日:晴。下午兀坐,檢大哥旧日記視之,内記有小姑母諱忌,特錄之:……这也足以証明,早在1902年以前,魯迅就开始了日記的寫作。可惜的是,这些日记现在都已經找不到  相似文献   

8.
刘忠恕、庐湘二位同志在1969年第2期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上发表的批評我的阿Q正傳的研究的文章,我讀了几遍,想从中得到益处。如果发現我自己有錯誤,我就修正錯誤。我現在只能写这一篇反批评的文章,表示我坚持其理,我对魯迅的阿Q正傳的研究应該說是沒有錯誤的。  相似文献   

9.
謝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比較不容易評价的作家,片面地加以讚揚或粗暴地全部否定,同样是錯誤的。魯迅先生說:“我以为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并兼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才較为确凿。”他又指出評价古代作家,“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离真实。”这些話非常正确,我們必須切实遵循。  相似文献   

10.
“阿Q正傳”     
一、魯迅是在什么思想情况之下寫“阿Q正傳”的? 要分析“阿Q正傳”,我們认为首先要研究这一个問題,就是,魯迅是在什么思想情况之下写“阿Q正傳”的?研究这一个問題,魯迅自己的話可以做我們的鑰匙。当“戏”周刊編“阿Q”剧本的时候,魯迅有“答‘戏’周刊編者信”,其中說:“果戈里作‘巡按使’,使演員直接对看客道:‘你們笑自己!’(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詩歌和書信”一文指出魯迅先生在这兩方面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京剧界正在开展伟大的革命运动,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剧,一个个搬上了舞台。許多观众为这个古老剧种获得新的生命、取得巨大成就而欢呼。但是也有一些人抱着观望态度,甚至看不起京剧的革命现代戏。这当然是极其錯誤的。我在学习魯迅著作的过程中,觉得魯迅在关于京戏方面,发  相似文献   

13.
魯迅给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化遺产,其中,和創作有同样价值的是他的关于文艺問題的意見。这些意見,散見在卷帙浩瀚的杂文中,涉及的范圍相当广泛,論述的也极其精当透辟,是魯迅为建立“嶄新的文場”而放下的最坚实的基石。而他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这一問題的正确闡釋,又是这块基石中的核心部分,是最值得我們珍视、研究,繼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巴金说过:“在所有中国作家当中,我可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①的确,从四十年代开始,巴金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一改过去熟悉的封建大家庭生活题材,把笔触投向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描写他们的生活“小事”,《寒夜》的发表标志着巴金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峰。这一转变,有种种因素,但不可忽视契柯夫的影响,从契柯夫短篇小说代表作之~的《苦恼》与《寒夜》的比较中,可明显地观照出这一点。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社会异常黑暗,在沙皇的高压统治下,窒息的政治空气使许多人变得麻木、冷漠,契河夫敏…  相似文献   

15.
国內外修正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現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千方百計地加以歪曲和否定。說它沒有产生的基础,只是个人的“捏造”和“发明”。他們說:“社会主义現实主义是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发明出来的,发明人便是那个‘利用高尔基的作为作家的威望’的日丹諾夫”。何直、周勃等对社会主义現实主义定义的否定,也同样是这种  相似文献   

16.
(一) 魯迅對農民的認識在中國近百年歷史上的文化巨人當中,最早熟悉中國農村社會,瞭解農民的,無疑地要推魯迅先生。这不只因为他生存的時代,正是中國落後的农村,受到外国資本主義優勢生產方式的侵襲,起了剧烈的變化;农民殘喘於帝國主义与地主階级的雙重践踏之下,使现實主義者的魯迅,有了深刻剖析農村的课题,更重要的,還在他從幼年時代起,卽與农民发生了密切的關係,對农民有着真誠熱愛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7.
魯迅先生說:“陶潜总不能超于塵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詩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來,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本文也是想就魯迅先生啓示的話,对陶淵明進行一些探索。陶詩“忠憤”说盛于南宋,对陶淵明理解的全面与深入也从南宋开始,这是和当时的歷史背景分不开的,不过倡“忠憤”說者往往誇大陶淵明“恥复屈身異代”这一点,以致使陶淵明的真正面貌受到歪曲,使他的作品的思想內容受到阉割,貶低了陶詩的真正价值。这里要提出討論的是作为陶詩“忠憤”的主要內容下是“恥复屈身異代”而是爱國主义思想。这一点在近人研究陶淵明的論文中不是予以忽视就是任意加以貶低或抹殺。“陶淵明一生面臨的政治事件最大者不外:  相似文献   

18.
1959年我們看到了张向天同志編注的《魯迅旧诗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称《笺注》);1962年我們又看到了周振甫同志編注的《魯迅詩歌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称《周注》)。后者的出版,标志着学术界、出版界进一步貫彻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同时也說明大家已經改变了过去一种类似或性質相近的作品只能有一个本子的狭隘的看法。对于讀者来說,这也是一件好事。由于《周注》出版在后,許多地方現示了它的后来居上。首先,《笺注》虽說注意了魯迅写作詩歌的时代、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注意了作者的詩是何所为而发,因何事而作,在资料的  相似文献   

19.
魯迅不只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的精神遺产一直是中国人民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中的一面紅旗。不只魯迅生前,披着形形色色的美丽外衣的帝国主义者及其代言人,在他的笔下現出原形,即使魯迅逝世以后,他的輝煌著作的存在,对資产阶級和一切反动派,仍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今天,当全世界无产者同被压迫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現代修正主义的斗爭  相似文献   

20.
魯迅的《狂人日記》里的“狂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他是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呢,还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战士?他是一个发狂同时而又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战士呢,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狂人?这是人們在《狂人日記》的研究中,历来就很有不同看法的問題,也是目前有些人正在試图解决的問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