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 言 “问题教学”亦被称为“问题——发展性教学”,是苏联教育家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马赫穆托夫思是“问题教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在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学活动的重心应当转移到这一方面来。问题性教学的实质就是要遵循创造思维活动逻辑程序,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问题教学”模式的操作要求 教学实践中坚持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由学生自动解决问题,但不忽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中教师对问题的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 (一…  相似文献   

2.
浅议课堂教学活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法,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教师要创新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以讲授为手段,努力做到导入要新颖快捷、情感要执著饱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紧密得体、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语言要准确流畅、多媒体教学要使用得当、教学资料要翔实可靠,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相互结合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任务型教学是继交际教学思想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途径,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近几年来逐渐成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我国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试就任务型教学的有关问题作粗浅探讨。新课程标准认为,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在运用语言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体会、掌握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由于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全面实施,教师的角色受到了新的挑战。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应该是学习过程的评价者,同时还应该是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一名好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受到强烈感染,从而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一名好的数学教师,必须对知识内容进行再创造,重新组合演化、设计和选择,在讲解中注入自己的见解和情感,才能真正地进入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强调和重视学生“学”的内因作用与教师“教”的外因作用。教师的主导性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作者教学实践,通过调查研究,试图提出一种全新的、适合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三维教学模式”,使人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层次。“三维教学模式”找到了“教师、学生、知识”三维的最佳结合点,可以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以更加高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李小玲 《南方论刊》2007,(Z1):87-88
本文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应该努力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恰当,课堂教学步骤要合理,任务细化且具体,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注重教学反思,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学的效果。本文提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换,以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适应世纪发展要求的21新一代人材,就必须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中学数学教学上,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通过对数学的思想方法的学习来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其教学活动的实质是数学的思维活动。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抓好“双基”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使学生获得某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与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只有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学好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大家在进—步提高教学质量中必须不断研究和总结的问题。现就我个人在这一方面的一点肤浅体会写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我们要讲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学习这个问题的重要比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要求和兴趣。例如在进二次函数时,引入如下一例:有人在离地面3…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教学活动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实现的。因此我们要通过研究师生的双边活动来探讨教和学的关系,而且通常是以研究具体的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来进行。但是,教学活动并不是个别教师与个别学生的活动,也不是这种活动的简单总和。我们只能在研究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从个别到一般地分析、综合出其共同的特点,从而看到教和学的关系。 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搞好教学的主要因素;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效果的体现因素。在这两个主要因素中,我们往往着重研究“教”,而把“学”放在从属的地位,于是,就过多地强调了“教”的主导作用,以致使人们误认为教学活动就是教的活动,而不是学的活动。由于这种误解,教师就单从“教”这一方面下功夫,对“学”这一方  相似文献   

11.
袁秀利 《阴山学刊》2006,20(4):89-90
网络时代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形式,而交往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机制,教学活动渴求合理、适当的教学交往.而网络不仅为我们突破面授教学交往的局限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其文化特征也在冲击着我们的面授教学交往观,但面授课堂教学仍旧是我们当今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于是关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交往”的研究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石玮 《理论界》2009,(5):197-198
任务型实践活动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本文通过对课堂互动和任务型实践活动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将课堂教学延伸至以任务型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转变,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然而教师并非这一主体作用的对象,“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不再是一“长”一“消”,而是共生共存。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是使教学活动呈现出生动性、丰富性、建构性等特征的活跃因子,也是决定教学活动实际进程和结果的最重要因素。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英语教学实际,指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非单纯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并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主体间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这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基本理论中有深刻的论述.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未真正起着“主导”作用.其表现是:一些教师自己未完全理解书本知识;或虽把书本知识都弄懂了,但课上只顾自己把知识倒出来;一些教师则简单地在课上讲些幽默,笑话之类;还有一些教师专业理论虽比较精通,但由于要出国,要经商,要办班等原因不能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类似上面的教学情况,都没有表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就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学习兴趣,更谈不上通过教学养成学生良好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因此,也就无所谓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教育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影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因素,来探讨提高教师主导作用的途径.一、什么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是与学生的主动性密切相连的.换句话说,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教师主导作用正确的、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表现是:1.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2.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预见教学的进程,并设计和组织教学进程,在教学进程中始终注意、唤起、维持、及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3.引导  相似文献   

15.
对“学导式”教学法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纪。面向21世纪的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竞争。传统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学导式”教学法是继承和吸收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合理因素,进一步改变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重点落在学生的学上。并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有分析地加以诱导或引导,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或辅导,因势利导地从发展学生的自学与探索能力入手,把全面开发学生智力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高师数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然而在高师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常常有学生向教师提出;“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用不上”,甚至有的中学教师也持此种看法。这不仅影响了高师数学专业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动性,也挫伤了一些在职教师函授、进修高等数学的积极性。让此看法漫延,无疑将影响我国的数学教育工作。我们认为,持此类看法的高师学生和在职教师,恰恰是对数学的理解比较肤浅,对高师数学课对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认识不够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使我们高师教师认识到,应当努力改革高师数学课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对高师数学课对中学数  相似文献   

17.
文化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进行文化史的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文化史的兴趣。一、以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技巧,就是教师的提问应新颖有趣、耐人寻味,能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到参与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思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方法改革应重视的两个问题李振凤,孙红梅一、教学方法改革要与教学思想观念更新相结合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一定任务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教学思想观念则是教师头脑中存在的对教学对象、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的根本认识和看法.可以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学的“硬...  相似文献   

19.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来立德树人.具体而言,语文教师要通过“身教”立德树人,在阅读教育中发现德育因子,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优秀健康的人格,以收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之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化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程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动力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充分地展示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