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徽州社会科学》2010,(1):65-65
西递位于黄山南大门43公里,黟县城东8公里处,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六十年的历史。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是黄山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的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公布,很多关注古村落保护的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皖南。皖南的古村落西递、宏村,已于2000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熟悉皖南的人都知道,在皖南山区,与西递、宏村类似的古村落还有不少,而且,与西递、宏村一样,极具文化与经济开发价值,因此,保护这些古村落就显得与保护西递、宏村一样重要。然而,  相似文献   

3.
《徽州社会科学》2010,(2):F0003-F0003
西递位于黄山南大门43公里、黟县城东8公里处,奠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九百六十年的历史。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  相似文献   

4.
《徽州社会科学》2010,(4):88-88
西递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处于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黄金旅游经济圈内.距县城仅8公里,离黄山火车站52公里,黄山机场50公里,距黄山南大门43公里。西递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  相似文献   

5.
西递位于黟县城东8公里处,距世界闻名的黄山风景区仅41公里。境内山青水秀,古韵盎然,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重点风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已经是黄山市乃至全中国的杰出文化资源。而西递、宏村本身,又拥有丰富的多种类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集中代表了诸多擞州文化的现象和事象。尽管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对西递、宏村的文化资源已有了面上的认识,在局部上也有相当的深度,譬如在建筑文化方面。西递、宏村“是擞州文化的戴体”,因此,如何进一步认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科学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大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使文化资源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西递、宏村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陈安生先生所著《西递、宏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试图从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分析、遗产的展示利用方式、传统管理方式与保护立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本刊特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7.
黄山南麓,黟城之东,西递,以其悠久深厚的历史、古朴典雅的气质、秀丽绝关的风光迎接着八方来客。2010年,乘着“平安景区”创建的东风,这里处处呈现着盛世和谐的优美画卷;时时展现着平安创建的累累硕果。平安有序,文明和谐,创建活动让西递更美好!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7月18日正式公布2005年度“中国魅力名镇”前20名名单,黟县西递宏村荣列其中。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西斯科·巴达兰先生一行考察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相似文献   

10.
自黟县西递、宏村作为“中国安徽古村落”,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徽州文化遗产”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成为“徽州文化”研究保护的重要内容。当然,对“徽州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先要弄清整个“文化遗产”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徽派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建筑形式,完美的融合自然而备受世人推崇。黟县的西递与宏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足以印证了那句至理名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幕,各种精彩看点吸引着全球人的目光。地处华东腹地,黄山脚下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景色怡人,正携手世博,喜迎八方来客。  相似文献   

13.
吴雪颖 《徽州社会科学》2010,(9):F0003-F0003
黟县西递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速推进旅游综合提升工程建设。西递景区售票房改造工程是提升西递旅游整体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该镇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改造景区售票房,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在满足旅游服务接待功能的同时,力求做到小而精致,美而大方,体现西递古民居建筑特色,给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购票环境。  相似文献   

14.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人类的结局是何等无奈、何等悲怆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我们除了在无限的懊悔中发出绝望的呻吟外,还能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西递是因为画家曲作品而更出名的.但这也成了我国西递的障碍。十多年里我没有画出一张西递的作品,1998年出版的《王焘徽州写生作品集》里没有西递。淮南电视台的编导却是在西遵买了写生集后.与我合作拍摄了电视散文《国画里的村庄》。  相似文献   

16.
“三金工程”是近期中国通讯业的重大举措,其影响力不仅会对中国通讯产业、信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推动力和冲击波,而且会改变中国现有的公用事业的制度及其运作架构。通讯产业、信息产业是人类21世纪的曙光产业,它的发展可能会演示人类生产力的又一场变革和革命。在此,我们探讨这场变革的经济意义、理论依据以及改革进程中的具体方案。所谓“三金工程”,即“金卡”——建立全国信用卡收付网络;“金桥”——全国规模连接国家各部门的资讯网络;“金关”——连接各海关的网络。“三金工程”的起因是于今年初国…  相似文献   

17.
黟县西递镇西递村山清水秀,古韵盎然,拥有百余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其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特的村落景观,赢得了“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然而千年的雨雪风霜侵袭,使很多建筑外墙剥落、内部损毁、岌岌可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古民居的保护成为西递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8.
胡晖生 《徽州社会科学》2006,(8):32-32,33-34
一幅楹联一堂课,一条格言一训诫,一扇漏窗一奇葩。西递以其历史悠久的古文明,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吸引着游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有序传承,是黄山旅游的又一亮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剧》,你该好好读读。 郑氏喉科和婺源徽商的商业道德及成因分析,也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9.
在山环水绕的徽州(古歙州,新安郡),绿树丛中,矗立着一座座粉墙黛瓦檐牙高啄的楼房。这其中,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黟县西递和宏村村落。这些引世人瞩目的古民居,能历经沧桑健在,时时听人解说:徽州地处偏僻.没有遭受战争破坏……  相似文献   

20.
从“自我表现”到反“异化”——郁达夫文学观及小说主题阐释●赵海彦“异化”,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本文中使用这一概念是指在中国现代普遍存在的人类生活的非人化现象。所谓“反异化”则是以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人道主义去指称起诉抗议非人的存在。如果依据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