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探春理家,兴利除弊,——王熙凤病中听说,啧啧称赞,又以其胞弟贾环相比,说:“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个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我想到这里就不伏。”对这种使王熙凤不服的现象,有人作出这样的说明:曹雪芹“能把关系十分亲近的人写得个性分明。尤二姐尤三姐是姊妹,但前者是忍受凌辱、不敢反抗的女子,后者是敢于反抗、大胆追求爱情的刚烈女性。薛蟠薛宝钗是兄妹,但前者是典型的呆霸王,后者却是标准的封建淑女。”①这是从艺术技巧方面说的,但这个见解的提出者何其芳同志却说它与形成性格的社会条件相关;不过他又认为想从小说中找出形成性格的全部原因是“失之拘泥”的。的确,要找出“全部”原因是不可能的,但找出形成性格差异的基本原因,还是《红楼梦》研究者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锐导演中的女性导演,李玉在女性作品创作中流露出不同凡响的女性意识,极力展现男权主义却从不批判;于情色欲望的窥视机制中,层层剥离性权力的外延内涵,并给予人文关怀.一次次超越,一次次转型,由女性到男性,由对峙到和解,风险社会与两性、生命的交织或悖离带来的终是两性和解之结局,这是导演的愿望,亦是中国式"性别场"的特色.从性别出发,女性电影和女性导演带给中国电影市场的绝不仅仅是奇异、细腻的镜像故事,银幕之外,在男权文化的社会规约中我们更应看到电影创作的使命与真谛.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 ,妇女应当被看作是社会的一半 ,并拥有与男子同等的地位和权利。但在男权社会 ,一切传统与习俗往往都是建立在对妇女的奴役基础之上的。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童婚、陪嫁、寡妇殉葬及寡妇规范等习俗 ,已经为人们所熟知。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另一种损害女性的习俗。印度古代有一种叫做“神奴”的习俗。“神奴”(Devadasi) ,意思是“为神服务的奴仆”,听起来似乎很圣洁 ,但实际上是特指那种寺庙里的妓女 ,而这一习俗则是一种对妇女的残酷而丑陋的肉体奴役。据说 ,目前印度已经没有“神奴”了 ,这一习俗已经消失多年。但最近有报道说 ,…  相似文献   

4.
现代男权制理论的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芬 《社会》2003,(2):50-53
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平等是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男权制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使男性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处于劣势与服从的地位。虽然男权制的存在与人类文明的时间一般长,但对于男权制理论的研究却只是处于开始阶段,这个开始阶段是一个从提出到女性主义理论、再到社会性别理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第三回,仅万余字,但全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 ,却写得栩栩如生。这三个人物第一次出场,就深深感染了读者,不仅使读者感受到他们各有鲜明的个性,且感受到他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此外,这一回还写了其他众多的人物及其相互间微妙的关系──封建大家族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写到了。贾母的思想性格,迎春、探春、惜春的肖像特征和性格基调,贾雨村思想性格的变化,贾赦、贾政两夫妇的志趣、爱好及其令人费解的矛盾纠葛等,都用三言两语,形象鲜明地揭示出来了。契可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姐妹”。以这样短的篇幅,这样精…  相似文献   

6.
(一)"实践派"认为,"实践"是哲学的基本范畴,所有的其他概念都应该从这一范畴引伸出来.当然,这也是一种可以采纳的观点,问题在于,以什么方式从"实践"中引伸出其他概念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J. 霍夫曼在书中没有给"实践"的定义作什么总结.当然这也并不是为分析"实践派理论"的结论而必须提出的问题,但是这个定义对我们将是有益的.让我们以南斯拉夫哲学家M. 马尔科维奇——一位温和的"实践派"追随者和理论家的一本著作为例.马尔科维奇在书中把"实践"定义为"自觉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接  相似文献   

7.
封面     
正家庭战争《南风窗》本来想透视、探讨一下今天中国的家庭关系,这是一种从社会层面的自我关怀。家庭的关系,其中的结构和权力,直接跟我们的幸福、痛苦等息息相关。但原本看似没有一个集中性的爆发点的话题,被王宝强婚变事件刷屏了。这个时候,关注者和参与者都在表达和放大自己的自我。娱乐的元素使它从很多话题中凸显出来,但  相似文献   

8.
名戏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悲剧性人物,她的人生悲剧的根源就在于男权社会中存在严重的歧视女性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她的人生悲剧从一出生时就开始了,而在她结婚以后这种悲剧意味就更加浓厚.玛丽一生都在试图反抗这种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体系,从而摆脱自己的从属地位,过上平等幸福生活,但其长期形成的软弱性格和对男人依附心态使她最终没能摆脱男权的桎梏,这也就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总之,玛丽的一生其实质就是为满足男人而生为满足男人而死的悲惨人生.  相似文献   

9.
陈倩 《社科纵横》2007,22(7):90-91
女弹词是戏曲中很特别的一个种类,体现了女性在传统男权话语社会中面临现实生计和艺术教化的矛盾中的各种挣扎、开拓和选择。文章试从独立与媚俗两方面来考察女弹词,以图更好地理解它的特征与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差序格局"与《边城》悲剧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城>悲剧的产生除了命运、性格等因素之外,其所赖以生长的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序格局是另一个重要的、为人所忽视的原因.这种社会结构,决定了<边城>中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隐藏了嫉妒甚至仇恨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悲剧的出现.从死亡事件和婚姻事件来阐释这种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从另一个侧面分析作品的悲剧肇因.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女性"才""貌"之社会优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敏  方瑾 《社会》2003,(5):12-15
在迄今为止的所有的男性主流社会中,女性一直是被观赏的对象。一个女人的外貌是否“美”,决定了这个女性的社会观 赏价值,而一个女人的社会观赏价值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一个女人如果拥有了美丽的外貌就会比其他女人更具社会优势。  相似文献   

12.
王向贤 《社会工作》2010,(15):17-21
在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仍广泛存在的社会中,部分男性会内化男权观念,而且社会制度、公权力也因男权制的渗透影响而对男权暴力默许或制止不力,这都是现实社会中部分丈夫对妻子施加暴力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现实中有部分女性也会对男性伴侣(如丈夫、男友)施加一定的暴力,这如何理解呢?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和笔者于2006年底至2007年初对国内某大学101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析个中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们正处于一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代 ,过渡经济社会实践错综复杂的发展引起人们是非观念 (即真理观 )的变化。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实践 ,使我们从这个令人困惑的主观世界中解脱出来 ,走向清晰明白的客观真理世界 ,成为过渡经济时代理论家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也是本文提出和探讨的过渡社会真理观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4.
整个文明时代发生了变化对每个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财富积累过程的特点进行客观分析乃是科学评价每个社会的状况和前景的标准。是谁,是哪些社会阶层以什么形式来实现这种积累,这个过程在基本居民群众的发展上是怎样反映出来的?这个过程在家庭(消费领域)的状况上,在大多数工作人员(在生产中)的状况上是怎样反映出来的?这种积累是否符合某个社会人们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家是否应该关心改善人类的状况,如果应该,又应如何设法完成这一任务,对于这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在里·本逊和沃伦·米勒就"改变社会科学以变革世界"这个题目交换意见时,又被重新提了出来.社会科学家往往认为他们没有责任要去拯救世界.在到达一定的年龄——或许是在研究院学习几年——确定自己的专业以后,才按照同行——如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或不论我们那时认为自己是什么家——公认的"职责"来考虑改进这个世界的问题.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的专业应该有所作为的话,我们就把注意力转向我们的专业所重视的价值,以及通过这  相似文献   

16.
冯红 《学习与探索》2005,(4):115-117
中国长期是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因此是否风调雨顺,直接关系到耕者的温饱和国力的强弱,这就促使人们在农事劳动中留心观察四时交替、风云变幻,逐渐形成了与宇宙自然生命相依存的一种文化心态,即“天人合一”观。《诗经》中大多数诗篇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李志娜  司敏 《社会》2002,(1):26-28
施舍行为是一种助人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却对城市中的各类乞讨者无动于衷,甚至避而远之,这似乎与中国这个礼仪之邦不相符.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呢?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把施舍行为当作一种社会行为来研究时,就会发现社会转型、文化变迁对社会心态、人际关系的改变与施舍行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东北易帜”,是 1 92 8年末北洋军阀的最后政权奉系军阀政权以和平方式和对等条件 ,统一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这个事件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结束 ,是国民党新军阀完成中国统一的象征 ,对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这一事件中 ,张学良先生是最重要的历史角色。本文拟从中日关系史的角度 ,对张学良先生以大智大勇的民族气概与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斗争作一阐述。一   1 92 6年国共合作开始北伐革命后 ,以张作霖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摇摇欲坠。到 1 92 8年春 ,宁汉合流后 ,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基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以现代化对宗教意识、制度的影响来定位“9·11”事件;二是指出伊斯兰极端主义反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是过去200多年来中东海湾地区实行特殊现代化道路的结果。作者以哈贝马斯的社会演进论来解释这一理论,批判左翼、右翼和中间派对“9·11”事件相互抵触的解释,说明这一事件的宗教意义,考察宗教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出现是实现交往理性所必需的社会政治建构迟滞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理想,是个美丽的字眼。在文学作品中,要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当然离不开理想。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我们这个时代,是处在伟大时代的开端,是向高级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在这个时期里,我们祖国不仅要建设成为高度物质文明,而且要建成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要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我们的社会理想。我国人民正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我们文学艺术当然也要表现这种时代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