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一直十分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女性的成长。她早期的两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秀拉》描述了黑人女孩多面复杂的“成长困境”:成长引路人的缺失、黑人社区的分裂异变和父权制的桎梏。通过书写多重困境下黑人女性艰难的成长历程,莫里森对黑人女性乃至整个黑人民族的出路和发展进行了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伦理批评的视角,结合小说作者的成长经历与伦理道德观念,对《最蓝的眼睛》中爱的"缺失"、种族不平等及最终的乱伦悲剧予以分析,探讨伦理道德困境下黑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在叙事方面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使用隐喻性的叙事语言。以《最蓝的眼睛》书名,以及小说中的“秋冬春夏”、“楼房”、“万寿菊”、“白人的眼神”等具有代表性的隐喻为焦点,可以透析莫里森是如何解构白人的价值观,重构黑人的文化价值观的,从而看出隐喻在小说情节构思、主题表达、人物刻画以及文体特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我们研究莫里森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最蓝的眼睛》《宠儿》《爱》中莫里森所采用的叙述视角与叙述话语以及其中的人物话语,为黑人女性争取了话语权力,使她们由失语的物体一跃成为讲述的主体。话语权是黑人女性确立其主体地位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5.
在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心灵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异化扭曲,发生了审美危机。同时,小说揭示了黑人民族只有保留住黑人文化,才能在两种文化的对撞中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6.
托妮·莫里森发表于1970年的《最蓝的眼睛》代表着她最早期的作品,在展现长期倍受白人和男性压迫而失语的黑人女性的苦痛和挣扎方面,这部小说极具震撼人心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她批判美国社会、政治、性别和种族歧视的代表之作。运用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从时间顺序,时间频率和时间距离三个方面对《最蓝的眼睛》中时间叙事策略分析后认为,作者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断层的时间叙事技巧去讲述主人公佩科拉那悲惨,断裂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早期三部作品《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和《柏油孩》中,深切关注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黑人文化的传统与命运、黑白文化的分离与冲突,以及迷失在白人文化冲击中的黑人的人生悲剧。她的作品对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正遭遇西方化和边缘化危机的弱势国家、少数民族和边缘群体的文化抉择、文化生存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以独特创作视角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享誉文坛.黑人小女孩自身文化价值观和主体意识的丧失,扭曲、泯灭的亲情,种族群体身份意识的错位等,是造成其心灵迷失的人生悲剧的根源.同时她的经历也昭示积极建构自主独立、自尊自信的种族文化身份,才是黑人民族性延续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对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认为小说首次使用黑人小女孩做故事的主角,关注黑人小女孩在种族歧视下的“忧伤”和迷失,是美国黑人题材小说的一个新突破。从种族歧视下的亲情错位、文化殖民中的爱情之殇、“双重意识”下爱的变异几个方面对小说进行了解构,分析了种族歧视的内在化所导致的爱的缺失和变异给成长中的小女孩带来的毁灭。  相似文献   

10.
《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佩科拉是一位生活在经济严重萧条时期的黑人小女孩,深受着在美国主流社会流行并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价值观的毒害,偏执地以白为美.这种审美标准对她造成不可估量的肉体伤害与精神折磨.她自我意识的淡薄,反抗意识的缺失,在人际交往中自我认同感的缺失以及最终自认为拥有一双最蓝的眼睛的妄想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她的悲惨结局.  相似文献   

11.
托尼·莫里森,美国非洲裔女作家,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宠儿》是其代表作之一。莫里森在《宠儿》的写作中,运用童谣来加强主题,莫里森注重童谣中的音乐元素,如重复、拟声和格律。这些童谣除表意功能之外,还具有诗歌的韵律与节奏,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听觉冲击,使读者在感受韵律之美的同时,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代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作为美国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得主,以其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小说作品而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她已出版的九部长篇小说始终以探索黑人历史,弘扬黑人文化为主题,表现了她对黑人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分析莫里森的长篇小说,探讨莫里森小说中复杂的文化语境,力图挖掘出莫里森苦心建构的黑人文化之路,展示出莫里森对黑人民族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绘不同黑人的命运,对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黑人个体的失落和异化问题予以深刻的关注。其主要以身体破损意象为表征,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分析,阐明了这一意象的双重含义:它既意味着失落和异化,也意味着对失落和异化的反抗。通过反抗,托妮.莫里森提出了黑人个体尤其是黑人女性重建自我身份的主张,即获得自己的话语权并打破白人主流文化的神话。  相似文献   

14.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它讲述一名黑人女孩佩科拉为得到周围人的关爱,迫切渴望拥有一双白人女孩才有的蓝色眼睛,并最终走向疯癫的悲剧命运。文章试图从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中的三界理论,即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来分析小说女主人公佩科拉的主体心理结构,并说明佩科拉的疯癫实际上是主体在象征界中构建主体失败和完全异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秀拉》中成功地刻画了一位黑人文化传统的叛逆者—秀拉。分析了秀拉寻求自我的复杂历程以及寻求自我失败的原因。指出黑人妇女实现自我只能在黑人社区内完成,任何背离黑人文化传统的个人价值求索只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6.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是描写黑人女性在奴隶制下痛苦的内心活动和被践踏的人格的一部巨作,本文认为主人公塞斯杀女是万不得已的事,并阐述了美国黑人奴隶制是黑人母亲畸变母爱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1987年她的《宠儿》自出版以来,一直倍受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对《宠儿》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发现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深度模式的削平;共时性;文本间性;文学中心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非裔美国小说家莫里森极具历史意识,十分关注美国主流社会对黑人历史的忽视与抑制。她的获奖小说《宠儿》通过挪用美国内战前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用小说这种形式对奴隶制进行反思,而且通过让一个被自己母亲杀死的黑人女孩复活的形式,让生者直面苦难,见证苦难,借以拷问生者的良知。  相似文献   

19.
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宠儿》被称其代表作,受到广泛地关注。本文试图以《宠儿》为指引,剖析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南方文学特征,即南方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情结、家庭主题和哥特传统。  相似文献   

20.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创作中善于把小说人物置于某个黑人群体之中.本文通过对比<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的主要人物在群体中的归属模式,阐明群体与人物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黑人只有在自己的群体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只有在本民族文化信仰的支撑下才能实现完整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