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24位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CET6阅读理解过程进行有声思维测试实验,然后对测试结果从阅读过程中的单词识别和文本理解两个层次进行编码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以应对阅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实验证明有声思维作为一种检测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显示了其提高学习者阅读综合能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4位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CET6阅读理解过程进行有声思维测试实验,然后对测试结果从阅读过程中的单词识别和文本理解两个层次进行编码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以应对阅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实验证明有声思维作为一种检测阅读教学效果的方法显示了其提高学习者阅读综合能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30名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展开有声思维实验,考察受试者在笔译英文文学测试材料和科普测试材料时,其心理焦虑和所使用笔译策略的内在关联。通过分析有声思维数据和辅助有声思维实验的问卷调查结果,证明焦虑和笔译策略存在显著性相关:只有焦虑级别为中焦虑的受试者能较为全面地运用各项翻译策略,较好地完成笔译任务。同时,中焦虑受试者在笔译不同性质英文测试材料时所采用的策略也有所不同:笔译文学测试材料时,被运用最多的三种策略是比较选择、查字典和读源语片段;笔译科普测试材料时,被运用最多的策略是直译、启动背景知识和检查。说明受试更善于生成科普性质的母语。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汉英翻译过程中不同水平译者在策略模式、策略种类、策略频率、策略元素等方面的使用情况,对翻译初学者、高水平学习者和职业译者开展实证实验研究。综合考察译者的有声思维数据、Translog数据和访谈记录等,发现译者对翻译问题的反应方式可归纳为三种:直觉模式、分析模式和工具模式。相较于初学者与职业译者,高级学习者使用的翻译策略种类最多、频率最高。结合分析翻译策略元素的使用情况可知:高级学习者关注的翻译问题较多,但缺乏对翻译问题快速有效的决断;翻译初学者使用的策略种类较少,多依赖于词典方案;职业译者更多关注翻译的宏观层面,且能高效解决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3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说明为翻译文本进行实验,观察受试者的翻译过程。通过对有声思维数据的采集、编码,提取了与受试者翻译过程相关的翻译单位与翻译策略数据,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从而获取了与英语学习者翻译过程的特点以及翻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培养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和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一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较为关注专业英语、听力、翻译以及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针对学生关注的几个问题及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学的特点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二语(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汉语)思维对其写作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对莆田学院2009级非英语专业两个自然班进行了一项"有声思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参与量受"有声思维"训练方式的影响,同时母语思维的参与量并不影响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当中,译体现出外语学习者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在目前国内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堂中,翻译教学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能力普遍较差.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行业对本行业翻译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的情况下,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亟需提高,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技巧教学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专业的学生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汉译英中所犯的迁移错误存在差异。总体上讲,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中受汉语思维影响所犯的迁移错误远远少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但在某些错误类型方面,英语专业的学生并不存在优势。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能为教师在翻译教学中采取适当的策略帮助学生避免母语的干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语音自我概念是指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语音对自己的语言能力的感知和评价。研究表明,大学生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与其英语整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英语语音自我概念能促进或阻碍英语学习。高校大学生英语语音水平较低,他们对自己语音水平缺乏科学认识和评价,语音自我概念较低。本文提出在语音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同伴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自我概念,进而提升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外文化的差异、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极易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困惑。文章归纳了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普遍问题,并提出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修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英语翻译具有中文般的美感。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可谓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试金石",其中较为全面考察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汉译英段落翻译,亦可谓难题一个,因此备考策略尤显重要。通过英汉思维方式对比研究对指导大学英语学生的翻译实践,在翻译时应重视其思维差异在语言表达形式的映射,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确保译文准确、自然、顺畅。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教学中如何用翻译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每一位外语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本课题立足于我校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实际,从课程教学内容、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研究与改革,积极探索翻译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企业对外推介的英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中西方民族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不同,企业对外推介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英汉语的两大差异造成的:首先,形合、意合的区别,汉语重形合而英语重意合;其次中英修辞习惯的差异,英文讲究直白简洁,中文讲究雅,修饰语较多.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探讨上述差异对企业对外推介英译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英语本科专业八级考试新大纲的要求,立足笔译实践教学,提出英语专业的本科笔译教学应有针对性策略,指出本科生笔译素材的针对性选择的重要性,以有效提高本科生在笔译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参加CATTI二级笔译考试的60名英语语言能力相当的应试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汉语逻辑能力测试等手段收集数据,考察汉语逻辑能力对CATTI笔译考生翻译能力发展的影响。实验发现:汉语逻辑能力与所有考生翻译能力发展显著相关;汉语逻辑能力能够直接预测所有考生译文产出质量。这表明语言能力到达一定阶段后,翻译能力发展显著受到译者母语逻辑能力影响,因此译者需重视自身汉语逻辑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之间交流的有效媒介,翻译能力是语言基本技能之一。翻译能力主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语言能力、专业知识与百科知识、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满足学生未来职场需求。基于对高职院校翻译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教材、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讨论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民族文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汉语和英语是源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两种不同的语言,故无论是英语教学还是英汉互译皆经常涉及相关语言的民族文化,因而必须重视对于相关语言中文化蕴义的理解与表达。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翻译日益受到重视,体现了对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更高要求。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经过一定时期的翻译训练,学生的翻译水平有所提高。因而高校英语教师应改变翻译教学边缘化的现状,重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