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拓现代戏剧史研究的新局面———简评《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张涛进入9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史的研究获得了空前的丰收,仅专著就出版了五六部之多,其中包括陈白尘、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和田本相主编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这些具有较高水平的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剧美学与道家思想姚文放在儒、道、佛、禅、理诸家中,对于中国戏剧美学影响最力者无疑是道家思想。与其他各家相比较,道家更富于审美的气质,观照天地万物更多审美的眼光,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道家也更多显示出素朴的心理学倾向,对于审美心理的规律有着大...  相似文献   

3.
戏剧美学研究的新突破──评《中西戏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陈水云彭修银博士的新著《中西戏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有关中酉戏剧美学研究的力作,它在过去比较戏剧美学研究的基础上有如下新的突破:第一,将戏剧美学放在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比较中...  相似文献   

4.
契诃夫是西方现代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戏剧思想和戏剧创作,对西方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戏剧美学思想的开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自然主义的拒斥、对心理主义的悬搁和对戏剧性的淡化。  相似文献   

5.
耿余 《社会科学论坛》2007,1(8):180-183
契诃夫是西方现代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戏剧思想和戏剧创作,对西方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戏剧美学思想的开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自然主义的拒斥、对心理主义的悬搁和对戏剧性的淡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探求对国人进行感性启蒙和反思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继承传统美学和吸收西方现代美学而创造的一种审美人生观,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思想是建构与本民族传统美学血肉相联的、关注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的中国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戏剧初期的文明戏、爱美剧之所以失败,根源于缺乏正确的观众意识.曹禺以自己从表演及创作实践得来的见解,敏锐把握住了这根"中枢神经",建立起自己的以正确的观众意识为基点的戏剧美学思想.曹禺的戏剧美学思想将前期一直处于矛盾对立地位的"真实"、"趣味"两大范畴和谐统一起来,以激发观众深层真正审美情感为核心,对戏剧创作、表演诸因素都有精切独到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基础上,邓以蛰汲取西方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以审美自主主义为出发点,建构了极具特色的书画美学体系,并对中国的戏剧理论作出了新的阐释,从而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转换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戏曲的民族特征许金榜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和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戏剧,但它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美学追求。一、在思想内容方面首先,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0.
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属于中国现代美学的认知再现论体系。对于有着抒情写意传统的中国美学来说,这个体系是它所陌生的,但是对于现代美学来说,这一体系的出现又是不可避免的。在古代美学传统与现代审美需求的矛盾交错中,中国现代美学认知再现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至今仍处在初始的阶段。蒋孔阳的美学思想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为中国美学在现代条件下创立一个可以与意境对等的典型范畴,从而使社会生活真正进入审美的视野,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他的美学思想,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显示出中国现代美学的运行轨迹,是应当珍惜和扩展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戏剧美学的具象思维姚文放诗化的哲理一旦我们跨进中国戏剧美学的理论殿堂,便马上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诗意的天地之中,论曲诗、论曲词、论曲曲,琳琅满目,俯仰皆是,它们以鲜明的形象、涌动的激情、洋溢的诗意构成了一幅纷纭挥霍、光影摇曳的画面,将中国戏剧美学...  相似文献   

12.
追本穷源与烛照现实──张颂南的《中国现代美学文学纵横谈》读后怀安张颂南同志继八十年代初出版《鲁迅美学思想浅探》之后,又有一部美学专著《中国现代美学文学纵横谈》(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问世。这两本美学论著的相继出版,显示了作者研究我国现代美学、现...  相似文献   

13.
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兴起绝然不同,中国现代美学是在中国被迫纳入现代性发展轨道的历史条件下从对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反省起步的。从承继的关系来看,中国现代美学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若干精神有所反思和张扬,但就总体而言中国现代美学又是在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学基础上开始建构的,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有着相当的差异。由于这一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境遇,发轫于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在之后的岁月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审美观念强有力的两翼,即审美自由主义与审美功利主义。审美功利主义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但审美自由主义也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是在民族决战和阶级决战的关键时刻,对审美自由的向往仍然被顽强地表述着。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的萌芽和发展到1949年告一段落。在近五十年的时间里,西方美学思潮和理论大量引入,促进了中国现代美学观念的生成和定型,尤其是为后来发生的若干次美学大讨论准备了人才和资源。就中国现代美学的最基本特点而言,美学问题始终是与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互动决定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历史特征和命运。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的中国美学史中,宗白华美学既承接了中国美学源远流长的生命精神,又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美学做出了创造性的现代阐释,形成了以艺术意境为核心、以艺术式人生为最终目标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理论。本文通过对宗白华先生美学思想核心问题,即意境理论的考察,以及其文化人格的现代阐释,肯定了宗白华先生具有独创性的美学研究与方法,提升了宗白华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与现代美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戏剧美学与理学姚文放1从总体上说,中国戏剧美学主要是以反理学的姿态出现的。其中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条则是宋明理学极端发展了儒学的伦理主义倾向,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主张用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禁锢和灭绝人的情感欲望.这恰恰与戏...  相似文献   

16.
叙事范式的转变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生成息息相关。西方现代派戏剧打破了从亚理斯多德到黑格尔所形成的戏剧"情节整一"的线性叙事,以及古希腊以来所遵循的"摹仿说"创作原则;西方现代派戏剧在叙事范式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浓郁的哲理性、寓意性和主题先行的特点使西方现代派戏剧明与暗的叙事范式应运而生;主体性与客体性叙事的叙事范式独具特色;线性与散发性的叙事范式常常交替出现,使戏剧的时空叙事产生立体的变化;整一性与碎片性的叙事范式使剧作家理性与非理性美学思想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杨扬 《学术月刊》2023,(10):137-145
朱光潜与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关系,在以往的中国现代戏剧史和戏剧理论研究中常遭忽略,人们只把他当做美学家、翻译家,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他在戏剧批评理论领域的重要贡献。朱光潜的戏剧批评以1949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以《悲剧心理学》为开端,介绍、引进西方戏剧理论。三四十年代对一些话剧剧作和演出,予以批评引导。1949年之后,除了他的《狄德罗的<谈演员的矛盾>》引发争论外,主要是通过一些译作和美学论著中的相关论述来开展包括戏剧批评在内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8.
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论及其文化与跨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了宗白华关于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主要观点,如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美学,美学研究应与出土实物相比对,重视戏剧和艺术家美学思想研究,注重以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眼光来审视美学研究等等。这些观点体现出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论的文化与跨文化意识,具有科学性和理论价值,对现代美学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加缪的悲剧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富于悲情气质的现代作家,加缪不仅在自己的戏剧创作,而且在积极的理论思考中,都致力于建构一种现代悲剧美学.他所主张的悲剧美学,以现代人的命运为关注重心,以人生的荒诞性为原初判断,以生命的悲剧意识为思想基点,以复兴现代悲剧为理论旗帜,称得上是对亚里士多德以降的古典悲剧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为现代人探究"生活的可能性"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参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戏剧美学的圆形思维姚文放虽然就思维水平而言,中国戏剧美学的规范思维、整体思维、具象思维存在着抽象思辨不足、逻辑论理不力的欠缺,但是对此又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戏剧美学的思维方式仍然不乏思辨的成分、逻辑的因素,在某些方面甚至表现出较强的思辨色彩和逻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