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在避免不可接受损失的前提下,获取新增资产和支付到期债务所需资金的能力,失败的流动性管理会导致银行挤兑甚至破产.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建立了集团化系统来管理流动性风险,通过一系列措施,其能够针对不同等级的流动性风险采取相应对策,从而减少资本资源的浪费.文章通过对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流动性现状和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分析研究,认为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已经比较完备,但是仍然存在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因而提出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应在保证不良贷款和信贷损失补偿金的匹配和调整流动性管理系统等方面加以完善.这对提示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资本"概念的泛化在管理学研究领域中已经抽象了资本的最初含义.社会资本、组织资本、智力资本、知识资本、关系资本等概念在人力资本概念产生后纷纷涌现.这些概念由于出现的背景不同而互相绞缠,对理论研究造成极大障碍.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推演,本文澄清了这些重要概念的各自所辖范围,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进一步讨论其它理论问题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对外贸易等方式促进生产率增长的国际技术外溢渠道被广泛关注.在此理论背景下,通过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我们将R&D资本分为本国本行业R&D资本、本国其他行业R&D资本、外国本行业R&D资本、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并实证研究了它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确定外.本国本行业R&D资本、本国其他行业R&D资本、外国本行业R&D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金融集团在全球和地区经济稳定中的重要作用。金融集团具有经营范围广、构成复杂等特点,给监管带来巨大挑战。2012年9月,由巴塞尔委员会等组成的联合论坛发布了新的《金融集团监管原则》,确立了对金融集团监管的原则。因此,借鉴国外监管的经验和《金融集团监管原则》要求,提出加强我国金融集团监管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生活中的资本与西方经济生活中的资本,都具有追求自身增值或利润最大化的特征.中国已经形成了私有资本、民营资本、公有资本、公私混合资本等资本形态,它们的一体运转,构成了一种普遍社会化的经济形式或经济关系.对于这一经济形式,以"资本经济"概念进行命名是必要和可行的.这一概念对于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框架价值.中国的资本经济和西方社会的资本经济,存在着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本质不同.资本经济形式既具有空前巨大的内驱活力,也具有空前可能的破坏力量.  相似文献   

6.
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共生对高消耗型产业改变传统价值创造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量了沪市煤炭板块上市公司2004-2013年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生体的投入产出值.研究表明,该类企业共生效率整体偏低且参差不齐;通过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发现,资本共生效率、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显著影响企业价值.因此,可通过有效调整两类资本数量和结构上的匹配性、充分挖掘智力资本的创利潜力来改进“资源掠夺式”的价值创造行为.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巴塞尔Ⅰ和巴塞尔Ⅱ在规制资本的结构、统一性、风险吸收要求等方面的一系列缺陷与不足,为此,巴塞尔Ⅲ对巴塞尔Ⅰ和巴塞尔Ⅱ中的规制资本规则进行了全方位的修订,核心内容是提高资本质量与数量要求,以增强银行的风险吸收能力,并通过提高规制资本要求的一致性和制定完善的实施步骤,以保障其落实.巴塞尔Ⅲ对规制资本规则的修订将直接影响国际社会对国际金融业未来风险暴露的管理,进而对金融规制与监管提出新的挑战.我国金融业所受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应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监管合作、促进国内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8.
陆劲  王建军 《兰州学刊》2005,98(4):100-102
金融集团作为金融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创新,既带来了成本节约效应和收入效应,也造成了利益冲突、风险扩大、战略目标冲突等管理上的问题.金融集团的组织模式构造必须在综合考虑金融集团组织优劣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合理安排集团总部的职能,采取强化金融集团组织效率发挥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学习与践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必须把握其内蕴的方法论价值.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方法凸显了三重维度,它们既彰显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变革,也对理解"逆全球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实践维度上,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抽象性,指明世界历史是不可逆的物质实践过程,揭示"逆全球化"现象的非历史性.在资本维度上,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对世界历史的辩证作用,说明资本逻辑既是世界历史的核心,又是世界历史必须克服的内容,揭示"逆全球化"的本质是对资本全球化内在问题的反映.在价值维度上,马克思通过强调世界历史的价值旨向是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指明世界历史本身具备实现其价值旨向的基本要素,揭示"逆全球化"的趋向是对人类发展终极价值的背离.  相似文献   

10.
学习与践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必须把握其内蕴的方法论价值.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方法凸显了三重维度,它们既彰显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变革,也对理解"逆全球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实践维度上,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抽象性,指明世界历史是不可逆的物质实践过程,揭示"逆全球化"现象的非历史性.在资本维度上,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对世界历史的辩证作用,说明资本逻辑既是世界历史的核心,又是世界历史必须克服的内容,揭示"逆全球化"的本质是对资本全球化内在问题的反映.在价值维度上,马克思通过强调世界历史的价值旨向是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指明世界历史本身具备实现其价值旨向的基本要素,揭示"逆全球化"的趋向是对人类发展终极价值的背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