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族理论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最近两年,一部分民族研究工作者,对民族的产生和形成以及对“部族”一词的翻译问题,又一次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我曾经发表过一些看法,但尚不够全面,不够具体。因此,这篇文章作为对以前文章的补充,再和同志们交换意见。 关于民族的形成问题,或者具体地讲,民族的形成是否产生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否经过“部族”这个发展阶段的问题,在我国民族研究学界和历史学界曾经开展了三次比较大的讨论。第一次是在五十年代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第二次是在六十年代关于“部族”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部族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人们共同体,但并不是原始社会以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唯一的一种人们共同体。在原始社会崩溃的历史过程中,从部落可以发展成民族,也可能联合成部族。部族是在氏族、部落还没有彻底分化、瓦解和崩溃的背景下,在国家还没有最后产生、血缘关系还没有完成向地缘关系的转化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战争等因素的需要,各部落联合起来而结成的较永久的联盟。部族的特点是:(1)在部族内部,“氏族、胞族及部落,还完全保存着他们的独立性。”(2)部族是一个不稳定的人们共同体。(3)部族可能因种种原因而消逝,也可能发展成为民族。这些特点说明,部族既与氏族、部落有联系又有区別,也与民族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和民族四个特征的理论,把民族共同体分为始初形态(部落)、中级形态(部族)和高级形态(现代民族)。并认为社会主义民族是现代民族中的新类型,属于民族共同体高级形态的高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汉唐时期,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等游牧部族相继入主漠北草原而后迁离,使得蒙古高原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游牧部族不仅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变更,在社会组织形态上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与迁入、迁离漠北草原的活动相应,这些游牧部族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由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为草原部落大联盟,再到联盟体彻底溃散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全球史要求从一体化或者整体性的角度研究和编纂世界史。历史学科的这一潮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化的大趋势。全球史的第一要义,是运用世界-历史的方法,进行跨民族、跨文化的研究。同时必须看到,全球史应当有一个包括世界经济体的生成与发展、民族国家体系的全球扩展、多样的现代性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等在内的多层级的叙述结构,其中,如何认识工业资本主义在近现代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仍然是围绕全球史观争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最近二、三十年间,在东西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内外,就唯物史观中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展开了相当激烈的论战。一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存在,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表明,几乎没有一个民族是完全按照社会经济形态的五个阶段、沿着单一线路发展的,因而这个理论值得怀疑,甚至应当摈弃。另一种观点则坚持认为,社会经济形态五个阶段的理论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动摇的基点之一。在我们看来,争论双方,无论是怀疑者还是捍卫者,似乎都还缺少对马克思这一理论底蕴的深入探讨,亟待解决重新认识马克思这一理论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对民族概念的讨论日趋热烈。其中关于“部族”一词,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见。有些同志认为,把斯大林著作中的HapoⅡHocTL译为“部族”是不科学的;有些同志则认为,把HapoⅡHocyb译为“部族”是正确。这便提出了关于“部族”的涵义问题。为了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我们曾对“部族”一词在古今汉文书籍中使用的情况作了一点调查,搜集到一些材料,现在把它整理出来,提供同志们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是一般形态的历史哲学,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这一特殊历史形态的历史哲学,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2020,(3)
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散见于其德文、英文著作中的“民族”字眼,可以发现其民族观揭示了古代民族、现代民族两条形成路线,都经历了“部族”阶段,并且分别以建立古代民族国家、现代民族国家为各自发展的高级形态。这就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强调“现代”这一时代定位有了出入,从而为拓展其适用性提供了可能。无论是梁启超1905年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国家主义创造,还是顾颉刚1939年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论证,很多论述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暗合。费孝通1939年运用“族团”(ethnic union)概念与顾颉刚进行商榷,难说构成民族对等意义上的学术对话,其1988年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阐发,则更多是对斯大林民族定义中国化实践智慧的总结,但其核心概念“民族集团”的使用比较随意,也缺乏定性分析,这都源于其始终没有认识到乃师史禄国英文写作中运用的ethnos实际上是希腊语ενοs的拉丁转写。“中华民族”在梁启超、顾颉刚看来就是属于文化族类而非种族、氏族、部族的“汉族”或“汉人”。只有以马克思民族观为基本规范,才能解决政治学、民族史学科分割带来的认识局限问题,从历史的镜像看到清末民初民族关系结构变革的历史真相,进而建立“一族多线”的中华民族国家观。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是为共产主义的到来创造条件。在这一使命完成之前 ,它是不会灭亡的 ,而共产主义也是不会出现的。当代社会主义由此成为一个有待解释的理论难题。然而 ,这一解释应该是两种角度的统一 :就世界的角度而言 ,当代社会主义确系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化的一种历史形态 ;而就我国的角度而言 ,它又不过是人类在资本主义历史阶段上另一条道路的选择。其现实任务与理想导向的矛盾由此构成。唯物史观为这一矛盾的发现和正确处理提供了理论架构 ;而这一矛盾的解决则将成为迟发展国家现代化和人类摆脱资本主义的一个重大契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民族形成及其演变、民族识别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传播媒体和学术界用词语的混乱等问题作了一番审视后认为,如何理解“民族”的固有内涵,今天做进一步的探讨仍有积极意义。作者从宏观的角度指出,资本主义利用各种手段早已把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人们共同体卷进了现代民族的旋涡,从而否定了“部族”说,主张把现存的民族共同体一律称之为民族,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时代,可将迄今出现的人们共同体,划分为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  相似文献   

12.
关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分期问题及对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形态的认识,长期以来,在国内外理论界存在着争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一)社会主义社会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3.
试论辛亥革命后的实业救国热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实业救国的热潮。对此,以往论者多持基本否定的观点。或认为它在政治上是反动的改良主义;或以为它在经济上未曾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任何促进作用。然而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片面的。下面试从这次实业救国热潮的起因、概况、主张和作用稍加论析。(一)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热潮兴起,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历史的必然就在于辛亥革命创造了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所谓实业救国,就是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挽救濒临“亡国灭种”的祖国。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多年来的迫切愿望。辛亥革命就是他们发起和进行的一场力求为资本主义开道的政治革命。  相似文献   

14.
由新疆著名哈萨克族学者、研究员、新疆史学会会长、自治区优秀专家贾合甫·米尔扎汗著,夏里甫罕·阿布达里译的《哈萨克族历史与民俗》一书的汉文版近日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无疑是新疆史学界、文化界的一件喜事。 《哈萨克族历史与民俗》一书共分十六章,前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贾那布尔特为本书写的序言,全书约 28万字。内容涉及到:哈萨克族族名的来源;与哈萨克族形成有关的古代各个部族的状况;哈萨克族的最后形成;哈萨克族与相邻民族特别是18世纪以后与清朝之间的关系;哈萨克族历史上的政治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是以辩护与批判的态度看待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马克思站在整个人类价值的历史高度,着眼于资本主义的世俗合理性和历史合理性,基于工人阶级的价值立场,考察资本主义的价值性,这是一种人类学范式的思考方式。以此种方式看待资本主义,就具体化为:作为其前提的资本原始积累的二重性;作为其过程的劳动之异化和社会关系之物化;作为其结果的社会时间之节约和人的全面联系与发展之可能。  相似文献   

16.
民族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阶级问题,因此,在阶级社会里就不可能有民族平等与民族和平,因而也就不可能使民族问题得到解决。因为民族压迫和民族的敌对关系是阶级社会中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以前,那些奴隶主、农奴主不仅奴役其本民族(在严格的意义说是部族)的劳动人民,同时也奴役  相似文献   

17.
叶文宪 《殷都学刊》2001,3(1):30-35
在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历史上,夏商周三代属于早期国家阶段,商王朝是其中的一个国家政权,其特征是部族与国家融为一体的部族国家.  相似文献   

18.
文化保守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平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6世纪以后 ,源于西欧、南欧及北欧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扩张 ,在世界各地激起了普遍的、激烈的文化反响。保守主义便是在这一过程中 ,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相伴生的文化思潮和文化派别。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相对应 ,文化保守主义的萌生和成长 ,也是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的文化现象。如何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认识这一文化现象 ,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一、原生内发性现代化国家、民族文化的扩张机制是文化保守主义必然产生的主动刺激因素  世界各国、各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时代、方式、进程各不相同 ,但从发生形态上大致可归纳为两类 ,即“自我…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这并不是因为他把生产力作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而是因为对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必须结合着生产力进行。他是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所必需的限度内,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马克思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资本论〉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但是,“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氏族、部落、部族、民族是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四个阶段。广义的民族包括氏族、部落、部族、民族。但四者的区别不容忽视,在科学著作中应釆用这四个不同的词,以示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