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资源配置市场化。这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同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观性较强的资源配置的计划化相反,市场经济体制是客观性较强的靠市场机制来配置经济资源和社会劳动时间。它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市场价格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的功能,把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  相似文献   

2.
一、苏、辛词风总述宋代词坛 ,历来“苏辛”并称 ,因为他们分别开创和推进了豪放词风。我们知道 ,晚唐五代 ,诗、词正式分流。但直到北宋苏轼之前 ,人们习惯以诗体为尊 ,以词体为卑、为“艳科小道” ,只用来表现男欢女爱、羁旅离愁等不甚正规的主题。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虽一度打破这种局面 ,并推出几首初具豪放倾向的词作 ,如范仲淹《渔家傲》、王安石《桂枝香》、欧阳修《朝中措》 ,但总体来说 ,类似的作品寥若晨星 ,未能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真正把诗文革新运动深入到词的领域 ,并“指出向上一路 ,一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的 ,不能…  相似文献   

3.
清代中期是论词绝句这种词学批评类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大量以论词评词等直接标题的论词绝句的出现,表明此期论词绝句应用于词学批评之中自觉意识的觉醒;受浙西词派和乾嘉学风的影响,此期的论词绝句又呈现出推尊姜张、重视词体探源和词籍史料辨析等新的特征。这表明词学批评中论词绝句的正式定型,在清代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批评价值。  相似文献   

4.
管仕廷 《社科纵横》2012,(10):129-131
和谐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和谐文化是多元并存的文化;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文化是具有先进性的文化;和谐文化是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主旋律与多样化相依共长的文化;和谐文化是兼具竞争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和谐文化是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承接的文化;和谐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合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王画 《学术交流》2007,(4):169-171
《漱玉词》之所以在历代读者心目中产生巨大的审美冲击力,在于李清照以准确传神的特征点染、塑造了性格鲜明、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并使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有机结合,在屡见不鲜的题材中,化腐朽为神奇,开掘出优美动人、曲折回环的艺术境界,从生活中提炼生动质朴、明白晓畅的口语入词,形成天然去雕饰的语言风格。由此,使《漱玉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意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和自然清新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6.
蒋晓城 《社科纵横》2012,(5):69-70,79
唐宋婉约词中,雅词与俗词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雅词在情感内容上,寓庄于媚,在男女之情的描写中蕴含深厚之思和高远之意。在情感表达上委婉曲折,含蓄风流,常采用"意境化"的艺术手法,在语言运用上温厚文雅,耐人寻味。雅词具有深婉隽永、含蓄蕴藉之美。  相似文献   

7.
承剑芬 《学术交流》2012,(12):188-191
陈维崧作为清初词坛的代表人物,其词风从冶艳、沉郁再到豪放的变化,一方面缘于人生遭际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他在不同时期与众多词人之间相互砥砺、激荡、融汇的结果。在传统的词风分期基础上,以其师友交游为切入点,以时间为脉络,清晰梳理陈维崧词风在不同时期因受师友交游影响而呈现出的绮丽冶艳、凄怆沉郁以及慷慨激荡等不同特点,将有助于我们研究词人创作风格的变化,并从其千回百转的命运经历中,体味其词风的分期、流变与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8.
<正> 词,晚出于诗,而且历来被视为"艳科"、"末技",不如诗的高雅庄重.但是它一出现就倍受人们的喜爱,赏词人吟咏不绝,填词人亦历久不歇.因为词自有其特殊的美质,特殊的魅力.我在这里从词的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试做说明.  相似文献   

9.
辛稼轩所创纪游词数量虽不多,但其对不同地域自然山水个性化的审美呈现,由自然山水观照人文山水的高超手法,以及由这两种山水抒发的个人浓郁情味和独特的审美趣味,使其纪游词不独成为文学欣赏的对象,也成为解读辛弃疾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体验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0.
王希亮 《日本学刊》2003,(2):139-153
曾在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右翼势力所以能在战后初期很快复活 ,原因在于美国占领政策转换背景下东京审判和旧金山和约对右翼势力的宽容和放纵。复活后的右翼多具有披着和平民主外衣、不反美、暴力团化、从事恐怖活动、积极参加选举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辛弃疾雄踞词坛以前,被历代词评家誉为词的“正宗”的婉约词,已走过了三百余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曾经出现过一大批独具特色的婉约词人,写出了大量风格各异、千古不废的名篇佳作,但比较而言,这一历史时期的婉约词,几乎没有超出闺阁庭园、伤春怨别的传统藩篱。至辛弃疾出现,婉约词的创作为之改观。稼轩婉约词中虽也有同类题材的词作,但其内蕴已与前人之作有明显的不同。辛弃疾不仅全身心投入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斗争,而且还全身心倾注于词的创作。 在现存六百余首稼轩词中,婉约词占有相当比重,它以“清而丽、婉而妩媚”的词风…  相似文献   

12.
宋代士大夫社会的文学应酬与稼轩词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稼轩词现存六百二十余首。其中,凡序言标明应酬唱和的作品多达三百五十余首,占全部作品的二分之一以上。若与北宋词人相比较,元祐苏门虽以酬唱为盛事,但《东坡乐府》所标明的此类作品仅八十余首,不足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其它词人如黄山谷、秦少游等  相似文献   

13.
张仲谋 《阅江学刊》2013,(3):106-115
明季词人卓人月和徐士俊共同选编的《古今词统》与陈耀文《花草粹编》、沈际飞《草堂诗馀四集》等共同代表着明代词选的水平与特色。该选本努力超越流行数百年的《草堂诗馀》的范围与手眼,并试图建立一种大一统的词史统序,即合古、今为一体,而着意强调今词即明词的地位;合婉约、豪放为一体,意在打破嘉靖以后贬抑豪放独尊婉约的倾向;合词史百汇于一体,既开拓了选源也丰富了词史。这是对《草堂诗馀》系列选本长期垄断词坛的反拔与重构,对清初词坛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辽河文化",是指以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古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叠总和."辽河文化"既不是从行政范围,也不是从一般的地域范畴来演绎的文化,而是特定的辽河流域为人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辽宁地域文化的主干.辽河文化具有特定的民族性、明显的早发性、较强的兼容性、卓越的独创性、频繁的更替性、持续的向心性和不断的赶超型,形成了辽河文化的开放、奉献、和谐和坚韧创业、充满生命活力的奋发向上精神.  相似文献   

15.
苏轼词在词史上的开拓性,历来评论甚多。我们从创作心理学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发现艺术直觉对苏轼词在词坛上的开拓、创新,有着重大意义。苏轼对于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常常强调创作应按心理活动自然发展而发展。他谈到作文时说:“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把作文比之山川的云雾、草木的华实,实则强调创作的自发性,强调作者与文章真实的统一。苏轼又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也存在着相当于西方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并对苏轼词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得出渲染、映衬、对比、呼应、象征等是苏词蒙太奇美的具体体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试谈厉鹗论词绝句范三畏清初定鼎,经过顺治前后十八年的经营,到了康熙时代,政治渐趋稳定。文学初步繁荣。一时诗界有南施北宋、南朱北王,词坛有阳羡、浙西,戏苑有南洪北孔,居然大观,其中词坛的局面似尤惹人注目。经过近四百年之沉寂后陡然振起,至此并出了学南唐词...  相似文献   

18.
(一) 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其词作流传至今的,数量虽不多,可确定其归属的还不到五十阙;但她以其卓异之才思,名震当时词坛,其词作流传千古,其中透出的美的民族性令人惊叹不已。所谓民族性是指特定国家、特定民族共有性质,积淀着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审美心理格调。文学艺术则最能体现民族精神、气质、心理形态,它是民族性的外化形式。民族性作为特定国家、特定民族的总体特性,总体地渗透于各种艺术形式之中,但在不同的时代,它既有继承性的一面,即具有历史贯穿性,同时又显示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即具有时代性。刘勰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刘熙载  相似文献   

19.
《求是学刊》2021,48(5):141-149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文学史上,周秦以来,诗文一直占据着正统文学的地位,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体现着主流意识形态所赋予的价值和功能。而词这一起源于唐,滋衍于五代的新型文体,由于其初始阶段价值取向与传统诗教的背离,直至宋代一直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