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 瑶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6省(区)的130多个县内,人口达21 3.4万,内部有过山瑶、八排瑶、布努瑶、平地瑶、顶板瑶、蓝靛瑶、白裤瑶、茶山瑶等等支系。平地瑶主要居住在湖南南部和广西东北部的交界地区,属盘瑶系统。本文拟对其分布,源流及特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瑶族聚居的主要地区。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瑶族140多万人,其中广西就有86万多人,占61%。广西的瑶族主要分布在都安、富川、金秀、巴马四个瑶族自治县,这四个瑶族自治县的瑶族人口占广西瑶族人口的将近一半。其中:都安20.5万人,富川11.9万人,金秀4.4万人,巴马4.2万人。瑶族支系繁多。以广西四个瑶族自治县而言,都安和巴马以布努瑶为主,富川主要是平地瑶,历史上又称良(粮) 瑶,金秀盘瑶人口最多,约占80%。瑶族各支系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比较而言,富川平地瑶的发展水平较高,与当地汉  相似文献   

3.
布努瑶庙规及其演变韦成球庙的种类颇多,凡供祖宗神位的房屋称宗庙、家庙;供神灵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称庙。各民族宗教信仰和行为规范不同,庙的种类和称谓亦不同。本文所说的庙是布努瑶雷庙(瑶语叫“浪卡波”)。一、雷庙建立的文化背景布努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仅次...  相似文献   

4.
布努瑶是瑶族中一个较大的支系,操“布努语”,人口近40万(1982年),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28%,分布在广西的都安、巴马、田东、田阳、平果、德保、凌云、乐业、田林、河池、宜山、风山、东兰、宾阳、隆安、马山、忻城等县(自治县)的大石山区。喜聚族居住,也有与汉、壮族杂居的,是大分散,小集中。布努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布努瑶诗歌丰富多彩。按体裁分有古歌、情歌、挽歌、风俗歌、酒歌、呼咿歌、咧哪歌和新歌等;按  相似文献   

5.
以探讨布努瑶历史文化与发展问题为中心议题的河池地区瑶族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3月27日至28日在广西宜州市举行。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科研机构和河池地区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共57人参加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1篇,内容涉及布努瑶的起源、分布、迁徙路线、进入河池地区的时间、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民族关系、土司制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布努瑶是瑶族的一个重要支系,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研究不够,人们对他的了解也不多。这次研讨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对布努瑶来源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交的论文有《…  相似文献   

6.
对越、老、泰、缅各国的人口分布、支系与称谓、来源和迁徙作了详细的讨论,迁徙海外的瑶族主要集中在这四个国家,且只有盘瑶和蓝靛瑶等2个支系,他们都来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 宗教信仰及其组织形式,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既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又有丰厚的思想渊源。道教在湘桂交界的广西全州县东山瑶中信仰亦复如此。在39个瑶族支系中,唯东山瑶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茶山瑶支系笃奉道教,因此有必要研究。  相似文献   

8.
爱心唤醒了沉睡的山花蓝剑明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绿遍神州大地,但生长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山旮旯里的山花仍迟迟没有感受春天的气息。这里居住着一个13000多人的瑶族支系──红瑶。红瑶因服饰有鲜红的颜色而得名。虽然巍巍青山养育了一群群聪明强壮的男孩,清明...  相似文献   

9.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朵努”,因男子常年穿白色土布灯笼裤而得名,人口三万有余,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以及贵州省的荔波等地的崇山峻岭之中。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白裤瑶老人的讲述,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的白裤瑶在宋代以前就已经从湖南、贵州两省迁到八圩、里湖一带的千山万壑之中,并发展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山地民族。  相似文献   

10.
茶山瑶,是金秀瑶族五个支系的一个重要支系,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人口达12547人,他们居住在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大瑶山寨。这里的瑶人吃苦耐劳,智慧和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大瑶山上开辟了自己广阔的田野,同时,创作了许许许多多的茶山瑶民歌,民歌体裁形式多样;音乐形态丰富多彩,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1.
情况简述 白云乡位于广西融水县的东北部,靠近广西第二高峰——元宝山的主峰。全乡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道路崎岖,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是全自治区55个贫困乡之一。据1983年底统计,全乡人口为26181人,其中苗族16385人,瑶族5289人,壮族2938人,侗族1076人,汉族492人,水族1人。这里的瑶族人口约占全县瑶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瑶族居住比较集中的一个乡。白云乡的瑶族分为两个支系——红瑶和板瑶,其中红瑶占大多数。红瑶和板瑶在语言、服  相似文献   

12.
瑶族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的民族,广西凌云县的蓝靛瑶就是它的一个支系。祭祀文化是蓝靛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了解蓝靛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将通过介绍凌云县蓝靛瑶的道公、祭祖仪式和丧葬习俗来考察其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13.
瑶族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的民族,广西凌云县的蓝靛瑶就是它的一个支系.祭祀文化是蓝靛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了解蓝靛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将通过介绍凌云县蓝靛瑶的道公、祭祖仪式和丧葬习俗来考察其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五岭山中的都庞岭下,有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瑶族故地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境内总面积1000公顷,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是盆地,东西两侧,桃花千树,茂密丛生,只有一个天然石洞与外界相连,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早在汉代,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就居住着“武陵蛮”人,即现今瑶族祖先的一个支系。千户瑶家的先民,在峒中共同劳动,过着自由、平等、愉快的“世外桃源”生活。元大德九年,官府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派兵掠夺围剿,12姓瑶人被迫四外逃散,流落他乡,辗转  相似文献   

15.
白裤瑶族婚姻家庭形态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裤瑶族婚姻家庭形态述议蓝仕明(南丹县民委)白裤瑶族是我国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里湖和八圩乡。白裤瑶因流行穿着白布短统裤而得名。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白裤瑶族的婚姻习俗及家庭形态别具特色。一、传统的订婚仪式白裤瑶族的婚姻制度与其他民族一样...  相似文献   

16.
云南瑶族主要居住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分为板瑶、靛瑶、山瑶三个支系。由于各支系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着差别,因而表现在丧葬礼仪也各具特点,不尽相同。本文试以调查所得作一综述,就正于博雅君子。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凡属正常死亡,都要履行呜枪、停尸、沐浴、验尸、入廓等手续在请巫师进行“法事”超度灵魂后,破土安葬。老人一“落气”,丧家立即呜枪三声以报丧,这是瑶族的古传规矩;亲友、寨邻一听到报丧枪声,不约而同前往奔丧,帮助主家料理后事。这是云南瑶族三支系都相同的。但是,在具体的礼仪上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过山瑶是南岭民族走廊众多瑶族支系中比较独特的一支,他们世代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过着刀耕火种、居山游耕的生活,形成了其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对过山瑶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边远瑶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桂江中游一个瑶族村落的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浦县位于桂江中游流域,境内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南部的三河乡境内有一片平均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区,直抵金秀县境,是为大瑶山的延伸部分。三河乡是一个汉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汉、瑶、壮多民族杂居乡。三河乡的瑶族,有的散居在以汉族人口为主的村落里,有的集中居住,形成瑶村,田厂村和冲口村就是两个瑶族聚居的村落,它们位于平原与山区交界之处,两村相连,没有明显的界限,村落在山腰,北边山脚下的平原是耕作区,南边村后是广阔的山地,IWe年有人口近700人。田厂村瑶族自称“尤棉”,他称则为“盘瑶”、“过山瑶”。上世纪中叶,因…  相似文献   

19.
前言贺县瑶族主要有土瑶和过山瑶两种,土瑶也称平头瑶,过山瑶也称尖头瑶,这种称呼均和妇女所戴帽子的形状有关,另外,土瑶是先迁来的,所以也称"在地瑶"或土瑶他们自称"土优"(t'oju)或"勉"(mjen),意思是人土瑶和过山瑶都使用勉语,可以互相通话,两个支系均属盘瑶系统(优勉系统),与瑶族另一大系统——布努瑶系统有较大差别,但土瑶和过山瑶两支系是分寨聚居的,文化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互不通婚嫁,据说过山瑶迁来贺县才六七代人,因此,土瑶把他们视作外人,称之为  相似文献   

20.
(一) 瑶族人口213万人,是中华民族重要成员之一。 长期以来,瑶族民间流传着:“先有理,后有朝”或“先立瑶,后立朝”的谚语,揭示国家未形成之前,这个民族群体胚胎已经产生,历史相当悠久。 瑶族称谓众多,支系复杂。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间常用称谓,自称有91种,他称419种。民族群体形成,以自称“尤棉”或“荆门”即他称之盘瑶为主体,结合其他支系,构成一个复杂的、奇异的民族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