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是“魏献子”还是“魏庄子”近来翻阅王彬主编的《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所选苏东坡的《石钟山记》,文中有“(?)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云云。我生活在石钟山麓的湖口县,自幼熟谙《石钟山记》,清楚记得原著作“魏献子之歌钟”,这里怎么写成“魏庄子之歌钟”呢?是编  相似文献   

2.
务头论(续)     
下篇棠按:务头者,曲中之强调回应律也。平仄重复,使全篇声音紧严,令读者重闻故音,作者受个人自己美感之支配,非如此不能使声调得协和之妙,读者感到重复处有起伏颤动之余波,而击节称善。西国大音乐家之作品,其乐势之最高度常在篇末或后半,故曲中之务头亦常在曲尾即此故也。兹举《中原音韵·定格》而详证之: 【仙吕·寄生草】《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评曰:命意、造语、下字,俱好。最是“陶”字属阳,协音;若以“渊明”字,则“渊”字唱作“元”字。盖“渊”字属阴。“有甚”二字上、去声,“尽说”二字去、上声,更妙。“虹霓志”、“陶潜是”,务头也。  相似文献   

3.
游石钟山     
钟雨 《老友》2013,(7):52-52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因为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为解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  相似文献   

4.
投石 《全唐诗外编》载李郢《试日上主司侍郎》诗:“线不因针何处入,水难投石古来知。” 其中“投石”甚难解。照字面义,“投石”即扔石头,“水难投石”可理解为两种意思:一是水中难扔石头。可是水中扔石甚易,不可谓“难”。二是水难朝石扔。可是水朝任何东西扔都难,何以偏言朝石头扔?由此,知“投石”必别有义解。今按,  相似文献   

5.
人常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我要说,疑是思之始,教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能进矣. 教科书本来是权威性的.教学工作中常强调“吃透”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可随着教学生涯的增延,我深感“吃透”两字决不仅仅是“了解”领会”之意,而更应该去探求。在教过高中语文第五册数遍之后的今天,我的感触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百姓生活》2012,(12):66-66
谜语信 李老太听人说她在外地的老头感情不专一,立即写信一封给她老头,信纸上只有一个“怂”字。没几天,她便收到老头的回信,信上只写了一个字“您”。见到回信,李老太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  相似文献   

7.
《石钟山记》是苏武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旨在通过叙一件事(对石钟山命名原由的探究)来阐明一个理(事须亲历而不应臆断).它先叙述探察石钟山命名原由的前因后果,由生疑——查疑——解疑;然后缘事抒感,归结全文.文章的主题从叙事记游中自然得出.文章一开头就在读者脑中造成一个悬念:“石钟山”究竟依据什么而得名?他交代了过去的两种说法.一是郦道元的说法,他认为此山因“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得名;另一  相似文献   

8.
杨燕 《华人时刊》2009,(7):44-45
泥本身并没有神力,但做成佛像后就成了神圣之物;石头本来不值钱,但是被有心人雕刻上字并被赋予“海枯石烂心不变”的涵义后,立马就成了浪漫的身价百倍的“爱情石”。山东小伙子杨作明看到了“海枯石烂”一词蕴含的商机,引领情侣把经过雕刻的“爱情石头”投向最能产生浪漫的地方:大海。他靠着这一招,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9.
一、“声近义通”学说和“声近义通”现象1.1 “声近义通”学说 “声近义通”(亦称“音近义通”或“声通同训”)作为一个训访学上的术语,本是有清一代乾嘉学派提出的一种学说,其大意是:在古代书面语言中,一些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其义往往可以相通,因而人们在训诂的实践中,可以根据这种声义的条贯解释字义,考订字音,解决那些仅据字形不易解决的问题。这种训诂活动用清代训诂学家戴震的话说就是“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转语二十章序》)“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10.
上博简《诗论》“《小旻多疑》”论其意旨的两句话似须重加标点,作为重文的“(?)”字当读若疑,并且其一字为句,其下之语是对于它的说明。这样句读的理由在于《小旻》一诗所涉及的“疑”有多种意蕴,并且“疑”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多种用法,所以《诗论》作者将其意义限定而予以特指,以准确说明《小旻》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一、肇“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王逸注:“肇,始也,言父伯庸观我始生年时,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故锡我以美善之名也。”(《楚辞章句》)后来注家多承其说,释“肇”为“始”义。又近人闻一多、陈直据刘向《九叹·离世篇》:“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语,谓“正则”、“灵均”之名字因卜兆而得,兆、肇音同通用,《离骚》之“肇”即《九叹》之“兆”(闻说详参《离骚解诂》,陈说详参《楚辞拾遗》)。  相似文献   

12.
《马氏文通》将汉语虚字划分为介字、连字和助字三大类,建立起汉语虚字体系。其将助字的作用概括为“传信”、“传疑”两种是科学而允惬的。以“也”、“矣”二字为例,将《马氏文通》与前此的《助字辨略》、《经传释词》作比较,《马氏文通》之分析细致、后出转精显然可见。关于“也”、“矣”二字区别的论述、关于助字合用的论述,是马氏助字理论的突出成就。马氏继承了我国传统经小学讲文法而结合以文势及声音的研究方法,其关于助字运用之精蕴等等的论述精彩纷呈。马氏在分析汉语句子时,已经明确具有了层次的概念,这早于西方现代语言学的层次分析,尤为可贵。马氏的缺陷,在于时有烦琐或者武断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一)“敛容”.(《琵琶行》,226页注)注为:正容,显出严肃的样子.“正”表示动作或心理状态持续的过程,“敛”,收起.虽然“正”和“敛”在词意上有相交的地方,但“正”不能准确表达“敛”的意思,“敛容”,应改为“收起(悲怨的)神色,显出严肃的样子.四、“硿硿焉”.(《石钟山记》,231页,注)注为:这里指硿硿地(发出的响声).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对“焉”的解释没有异议,但联系上句,我以为注应改为”(发出)硿硿的响声”.因为“硿硿”是象声词摹写石头落地或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而不是修饰怎样发出声音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上古漢語沒有句尾疑問助詞,春秋以後始有“乎”“歟”“哉”等句尾疑問助詞。竊疑上古汉語本無句尾疑問助詞,全賴提高句末字音以見問意。(如俄語然)現代汉語口語中猶有可資證驗者。例如:“我說的湖南話,你聽得懂?”句尾疑問助詞“嗎”字,即不必說出。但“懂”字必重讀。句尾疑問助詞“乎”“哉”“耶”“歟”等字,蓋起於春秋之世。嘗考殷契甲骨文字,其疑問句,往往在动詞前,有“其”“隹”等字,或在句尾奠以“不”字,沒有用“乎”“哉”“耶”“歟”等字的。兩周金文亦然。(石鼓文為秦先世遺物,亦無句尾疑問助詞。)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与石头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爱石、藏石、集石成癖。 宋代书法家米芾,把奇石呼之为“兄弟”、“石丈”,见之要三拜九叩。相传,有年他去涟水做官,涟水多奇石,有的玲珑剔透,有的峥嵘磷峋,真是千姿百态,米芾十分喜爱这里的石头,到任第一天就闹了个  相似文献   

16.
一、吕刑墨辟疑赦条原文及其注释 《吕刑》载:“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上文中,聚讼的焦点在“疑赦”两字中的“疑”字,它的正解究竟是什么?自汉代到今日,仍无定论。综合之,有以下四种意见:  相似文献   

17.
《华人时刊》2009,(1):48-49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又称石头城。“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令许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南京赏石及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考证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江苏赏石资源丰富,古代称之四大名石的太湖石、昆石等就产于江苏;闻名遐迩被称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石中皇后”的雨花石就产于南京。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石崇拜与相关神话传说,大多萌生于人们的种种欲求——或者是获取某种物质的“物欲”,或者是支配某种境界的“权欲”,或者是追求某个异性的“性欲”。在旧、新石器时期,石头是初民用来制造工具和武器的原材料,石器是初民获取食物、谋取生存的“另一双手”,石作为崇拜对象就理所当然了,如羌族、藏族等民族的锅庄崇拜。“权欲”催生了石崇拜与相关神话传说,如羌族白石崇拜与神话史诗《羌戈大战》,羌族先民借此说明,自己民族合天之意、得天之助,从而成为“神定之地”的主人。白族《美人石》、毛南族《圣母石》等传说则体现了性与生育崇拜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论亦声     
“亦声”,即所谓“义兼声”或“会意兼形声”。是指表意汉字的一个形符兼作声符,即“於会意字中,取其一部分兼为发声之用。此为发声之一部分,一方与其它各部分负共同发生此字意义之责任;一方又独立而负发生此字声音之责任”1。即《说文解字》中称为“某亦声”的字。例如:贫,“财分少也。从贝,从分,分亦声”。礻石,“宗庙主也。从礻,从石,石亦声”。栅,“编树木也。从木,从册,册亦声”。筑,“从竹曲五弦之乐。从竹,从,持之,竹亦声”。亦声,涉及到汉字传统的造字法问题,字义训诂的问题,语音和词义的关系等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对“亦声”…  相似文献   

20.
《华人时刊》2008,(9):94-94,F0003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又称石头城。“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令许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南京赏石及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考证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江苏赏石资源丰富,古代称之四大名石的太湖石、昆石等就产于江苏:闻名遐迩被称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石中皇后”的雨花石就产于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