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藏菩萨及其信仰传入中国时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藏菩萨及其信仰传入中国的时代问题上,学界存在较多争议。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考察,可以发现:由地藏菩萨发展出地藏信仰,经历很长时间,二者的传入并不是同时的。早在三国时期,地藏菩萨的名号可能已经传入中国,最早提到地藏菩萨的经典应是曹魏安法贤所译《罗摩伽经》,该经为《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早期译本。而宣扬地藏信仰的经典传入相对较晚。今《大正藏》中所收《金刚三昧经》虽有宣扬地藏信仰的内容,但它并不是四世纪中叶已被著录的同名经典,而是出自初唐人的伪托。因此,翻译于北齐天保九年(558)的《须弥藏经》应算是中土有确切翻译时间的最早宣扬地藏信仰的经典,虽然《大方广十轮经》的传入时代可能更早一些。  相似文献   

2.
关中唐代的地藏形象可分为佛装形、菩萨形、沙门形3种,时间为7世纪中叶至8世纪初,其中,佛装形地藏是关中地藏菩萨的主流形貌.关中唐代地藏菩萨造像特色,就是地藏菩萨和其他佛、菩萨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并不见于佛经,应该是外来信仰不断中国化、世俗化的过程.地藏信仰则走向另一个发展,侧重于地狱救度、地藏救赎重心的偏移,以及最终成幽冥世界的主宰,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新罗王族金乔觉到中国九华山持戒、忍辱、精进地修行佛法,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应化身,推动了中国地藏信仰的普及。地藏菩萨对广大民众世间和出世间的双重拯救深受中国信徒的推崇。地藏信仰以九华山为中心在中国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内容,是韩国佛教对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偶像崇拜的成分逐渐渗入圣像崇拜中,使两者的边界变得模糊,难以确定圣像崇拜的性质。在如何看待圣像方面,教会内部存在分歧,经过长期辩论后,教会在公元787年召开的尼西亚公会议上达成一致意见,不再积极推动和参与圣像破坏运动,这是圣像破坏运动的前后两个阶段强度不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马国福 《社区》2011,(14):45-46
三年前到北京参加一个笔会.北京郊区的天蓝的像一块刚纺织出的布,云淡淡的,像薄纱,静谧、悠远。在九华山庄宾馆附近的田野里看到许多高大的白杨树.白杨树上有很多鸟巢,仔细一看是喜鹊的行宫。  相似文献   

6.
唐武宗会昌年间全国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而据史料记载九华山佛教当时并未受到冲击,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时任池州刺史的著名诗人杜牧起到了保护九华的关键作用,有“功德”于九华佛教.通过仔细检阅《旧唐书》和《唐会要》等史书,可以发现这个观点有进一步商榷的余地.会昌灭佛对于僧尼还俗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在保留寺庙方面相对较为宽容,允许两都及上州留存部分制作精美的佛寺,因此以化城寺为主的九华山佛寺得以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7.
《地藏菩萨本愿经》在两宋时期已经相当流行。该经产生时代的上限大致在后晋天福年间(936-944);而其下限,应是在公元974年。该经为中土伪经的性质是确凿无疑的。其编撰人应是有着相当丰富的佛学知识并崇信地藏者。如果传本中将法灯作为翻译者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的话,那么五代宋初金陵清凉的法灯禅师有很大的嫌疑,而《地藏菩萨像灵验记》的撰集者常谨的嫌疑更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的发现"所产生的艺术领域的"神的衰落",俄罗斯的圣像画恪守着拜占庭传统,在东正教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无论在艺术创作层面还是审美欣赏层面,俄罗斯东正教圣像学都不同于从文艺复兴开始转变的西欧宗教绘画。从18世纪彼得大帝改革开始,俄罗斯走上了现代转型的道路,但俄罗斯没有西欧那样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因此现代化进程较为独特。俄国作家在创作中通过对西欧"他者"的观察,对现代性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圣像学刻画了圣人形象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现了俄罗斯人在现代性体验中的迷茫、信仰和痛苦,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思考了人在神性消失的现代世界中如何寻找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山畿》南朝乐府民歌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至爱至悲的千古绝唱,然而,关于其故事的发生地问题,迄今众说纷纭。或曰"高淳华山";或曰"句容华山"。其实,依据《乐府诗集》、镇江地方志及有关实地考察等情况作全面辨析,可以断定:《华山畿》故事的发生地即在当今的镇江市新区石桥乡华山村。  相似文献   

10.
基督圣像:从冲突到审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圣像无疑是最典型的基督教艺术,但其从产生到合法性的最终确立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间更是发生了残酷的“圣像破坏运动”。就像“二希”文化融合形成了新的基督教文化,圣像是古希腊具象艺术和东方抽象艺术碰撞、融合的结晶。耶稣基督的“奴仆形象”为圣像艺术提供了审丑的契机,审丑的思考也推动了圣像艺术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桃花潭在安徽省泾县西南处于黄山余脉和九华山余脉之间。桃花潭东岸为水东翟村(今陈村镇政府所在地)。泾县县令汪伦退职归隐此翟村。他热情地接待了李白,李白临行,汪伦率村民击掌踏歌欢送。后人在此建起了“踏歌牌坊”。明代翟氏在此又建一座二层的“蹯歌岸阁”。今为陈村镇文化站。  相似文献   

12.
拜占廷圣像破坏运动直接影响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影响了军事上的成败,甚至影响了拜占廷帝国与西方各国和罗马教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柴娟 《金陵瞭望》2009,(24):83-83
九华山是南京“山、水、城、林”的一个交汇点,山中有寺、山顶有塔、山畔有湖、山下有城.山顶三藏塔更是玄武湖畔标志性景观.  相似文献   

14.
余音 《华人时刊》2009,(3):24-25
登九华山,观瞻世界一绝"肉身菩萨",是众多游客的心愿。去年秋冬之交的九华山,层林尽染,分外妖娆。11月2日,在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安徽省佛教协会第一副会长释慧庆方丈的陪同下,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赵成文健步走进百岁宫,双目凝视着身披红色袈裟、通体贴金的"肉身菩萨"无暇禅师,看了又看,还拍了多幅照片……无事不登三宝殿。难道百岁宫发生了什么惊天大案?刑警教授赵成文勘  相似文献   

15.
九华天池风景区位于池州市马衙境内,东距佛教圣地九华山25公里,西距池州市主城区长江旅游码头15公里,与318国道接壤。  相似文献   

16.
夏宁 《中华魂》2020,(2):44-44
《笑林广记》载,一老年农妇,目不识丁,有些糊涂,因儿媳多年未育,她着急了,四处忙着去拜菩萨,求子嗣。这日,千辛万苦爬到半山腰上的文殊菩萨庙,进了香,添了灯油,买了开光的吉祥物,就跪在菩萨面前,嘟嘟囔囔,祈求赐个一男半女。有人劝曰,说你拜错菩萨了,求子要拜观世音菩萨才对。农妇不以为然说:文殊和观音是好姐妹,受了我的供奉,准会把口信捎到的。众人不禁哄然大笑。  相似文献   

17.
信息超市     
《金陵瞭望》2009,(21):87-87
市领导现场督办南京九华山铜矿及周边村民饮水工程 8月27日上午.市委常委.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许慧玲等一行,专程前往南京九华山铜矿及周边村庄检查.现场督办饮水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在听取了市自来水公司、九华山铜矿和江宁区汤山街道等有关单位的工程进展情况汇报后.许慧玲要求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工程建设标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工作协调和配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按照时间节点。抓好工程进度。确保让2000多名职工群众和村民早日喝上“放心水”。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古称南阳镇,是一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文明古镇。这里南依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赠汪伦》一诗中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19.
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词 ,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该文考察第一首词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菩萨蛮”词牌出现于李白身后 ,词成熟于中唐 ,李白作品早期版本未收录该词 ,诗人终其一生从未到过该词首次被发现的公共场所———“鼎州沧水驿楼” ,该词所呈现的“气象”亦与李白的个性及其诗歌的艺术风格相去甚远 ,据此种种 ,认定此词不是李白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核心是地藏信仰,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九华山佛教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要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