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位民企的公关负责人问我,从媒体转公关,一直做企业公关、CEO公关,好不容易转到了业务部门,开始做产品营销,特别带劲,可是老板要我回来做集团的公关副总裁,要不要接受?他的假设是,在市场、公关高度融合中,如果不在企业增长的一线磨练,职业发展会受限.我的建议当然是去做公关副总裁,职业拔上去,视野不一样,接触的人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唐挺 《国际公关》2010,(4):64-65
前几日,一个刚刚在新浪微博上认识的同行问我,公关的目的是什么?坦诚说,我被问住了。这个问题就像“公关是什么?”“传播是为了什么?”等问题一样,很常见,  相似文献   

3.
“每当我以为自己小学已经毕业的时候,老师都会用考试告诉我,你还差得远。”——这是一位“成功人士”曾经告诉我的话,这不是谦虚,而是肺腑之言。也有一位同事曾经说过,公关应该是“如履薄冰”的感觉,在谨小慎微中为客户实现价值,就像小学生那样,每天为自己的家庭作业提心吊胆。2009年,幸运地获得了公关新人奖,  相似文献   

4.
记得从国外回来后误打误撞进入公关行业,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次新的挑战。然而在经历了5年的传统公关后,2008年我又再次启程,向网络公关继续挑战。从执行好每一个项目到认识与客户沟通的重要性,我经历了5年的时间;从开始的谨慎小心到后期的游刃有余,工作似乎也从一种升级考验变成了自我成就感的体验。但人总是不甘于平淡的,  相似文献   

5.
公共关系伦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公共关系实践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针对我国公关伦理学学科建设的实际,着重探讨了公关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及其特征;公关伦理学的特殊功能;公关伦理学的现实价值;公关伦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任我眼中,广告与公关无分孰轻孰再,公关和广告不是互相割裂,而是相对统一的。我的多年广告媒体工作历练为新闻公关工作奠定了殷实基础,而从事公关工作要比广告更具挑战性和成功感。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公关人,应该在深入了解客户的产业和公司基础上,在声誉管理和业务增长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并让客户心甘情愿付费如果有幸进入公关这个行业,你肯定会问,最优秀的公关是什么样,顶级公关人有什么本事,我离那个最高点还差多远?理想的公关人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公关人,更重要的是,你的客户如何看待你的作用,他信你几分,你在多大程度上能说服、帮助客户。  相似文献   

8.
《国际公关》2012,(5):1-1
国际公关公司进入中国已经有很多年了,对其本土化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土公司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关于它如何走出去,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也备受行业人士的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公关行业本土与国际的融合是一个大趋势,只有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双方优势,发挥自己所长,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陈璠 《国际公关》2011,(3):68-68
2010年,做了10年影视制片工作的我走进新势整合公关公司,当时的我只想简单感受一下公关公司的业务风格和行业氛围。不久我接到了一个项目,没想到从此之后,公关行业成为了我心之所系,而相见恨晚则是我对公关行业最直接的告白。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中,政府公关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强有力手段,是政府从事管理活动的重要方法,是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标尺之一。我国政府公关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1.具有优良的自身传统,但亟待科学化、规范化;2.发展迅速,但不平衡,公关观念普遍淡薄;3.手段简单生硬,公关技巧、能力较缺乏。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公关事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政务活动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争取公众了解与支持;2.了解社情民意,重视公众舆论,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渠道;3.建立和健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吸引更多公众参政议政;4.为政清廉,勤政为民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的特点与政府公共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来临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98年初开始,我国政府领导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应该重视对知识经济的研究。本文仅以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作为依据,审视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关功能;对知识经济将会引起的政府公关问题,世界政府公关的发展趋势,面对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中国的政府公关应该如何面对现实和未来的问题进行探讨;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使政府公关这门现代管理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墉 《可乐》2010,(5):76-77
遇到一个师大的老同学。 “教了二十多年书,有什么感想?”我问她。 “有,也没有。我教初一和初三,年年毕业班的学生对着我哭,我也陪他们哭。一转身,我又迎接新生入学。他们对着我笑,我也陪他们笑。在同一个学校里,甚至同一栋大楼里,我哭哭笑笑了二十多年,哭老了,也笑老了。可是,而今他们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那天早上,我正在修改自己的拙著《管理必读的十堂危机公关课》。忽然间电话响起,有学生打电话来,声音甚是忽促;“廖老师昨晚仙去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已经到第十三年,当年作为从业经验较浅的公关人,因缘际会加入评委团队,并连续参加了四届评审工作,历经九年时光。这是大赛坚实发展和我个人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九年,作为大赛评委和西南公关基地的管理人员,我真切感受到了大赛带给公关专业教学以及行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公关人士,我最大的挑战不是给圈内人、知情人士解释我每天忙碌奔波些什么。让我绞尽脑汁的是,我3岁的女儿经常想搞明白,什么是公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公关活动中出现的偏误,指出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没有从文化的角度去把握公关的真谛;倡导重视公关的文化内涵,开展更高层次的公关活动;提出实施公关文化战略是提高公关水准之必须的观点,并从文化导向战略、文化优势战略、文化素质战略三方面,对公关文化战略的确立和实施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公关一直在摸爬滚打中发展。从本质上看,中国公关的主旋律都是在探索,这也注定了中国公关的青涩。它就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虽然已经不再童真和顽皮,心智的成熟却在模棱两可之间。从2010年开始,中国公关市场将进入青春期。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我们每个月帮助客户处理一次危机;现在,我们每天都要为客户处理好几起危机”。如今,每个公关人都切身体验到“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危机常态化和公众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国际公关》2013,(6):69-69
遥想2005年,刚刚走出象牙塔的自己,以无知者无畏的姿态偶然进入了公关行业。光鲜靓丽、文才横溢、长袖善舞,是我最初对公关人的认识,甚至感觉这些公关人是可以解读商业未来的神算子。一些崇拜,几多神秘,驱使着我从开始就未曾停歇,至今已有八年!  相似文献   

20.
“三鹿百万公关费”在网络上的流传.引发人们对“网络公关”的高度关注。而最近很多媒体对“网络删帖公司”的报道.更是让“网络公关”引发舆论激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在公共关系行业日益红火,无论公关公司.还是企业,纷纷将网络公关作为传播的利器。然而,作为公关业内的新兴领域,网络公关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行业的关注.网络传播亟需行业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