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的学科特性、历史分期、体系结构、范畴概念、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思想史是有悠久历史的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应按社会制度的发展顺序,按照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来划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发展阶段。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是丰富而成体系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中既要注重传统经济思想的范畴概念,也不能排斥新的范畴概念。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需要多种方法。研究中既要克服将古人思想拔高的倾向,也要克服抹掉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理论价值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思想史研究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它应该使人们从"思想如何有力量"的事实中获得启迪,这是思想史研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本质要求。没有必要把"思想和思想史"与"经济"对立起来:自古以来,引领社会的直接力量从来就是经济、政治和思想三者,至今依然是如此。就是如今成为人们关注之焦点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思想的力量驱动起来的。当今中国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的态势,不但制约着经济,而且也关系到今后中国经济和政治的走向。对于思想的力量不应作简单化的理解,而应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思想依其不同属性,既可以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使社会停滞不前的力量,还可以是开历史倒车的力量。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视角来回答"思想如何有力量"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思想与思想史研究的意义有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思想史研究一般性的观念、理论系统的逻辑成因及其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是以普遍性、深度性为基本特点的学科.近百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比较繁荣.从学理上看,思想史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特点有:思想史的学科性、思想史与历史、思想史与表达、思想史研究对象、思想的单位、思想与知识、思想史比较.以此认识为基础,思想史研究可以在分析思想史、中国思想史的批判性研究、比较思想史研究、运用中国思想智慧应对当代问题、观念社会学研究等方向不断拓展,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有一个特殊现象,即在西方学界思想史研究渐渐衰落时,在中国,思想史研究却仍然充满活力,这是由于中国的特殊背景使然,它也呈现了近年来中国学术的趋向。回顾这些年来有关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种种争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什么才是"中国的"思想史,而不是"日本的"或者"欧洲的"思想史?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各个文化区域的思想与历史的差异,涉及到各个文化区域的政治、宗教、社会环境的差异,更涉及到的是,如果试图确立思想史研究的"中国性",必须思考这一思想史研究能否在历史讨论中保持对中国现实的针对性,能否在对传统观念的梳理中回应当下中国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5.
胡寄窗先生在《学术月刊》1964年第一期发表的“关于目前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的体系、对比分析和古人思想现代化等值得探讨的问题。胡先生在文中并着重地阐述了自己对古人思想现代化这一问题的看法,认为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中: “所谓把古人思想现代化,至少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不遵守列宁所说的‘严格的历史性’,把某些古人在他的历史地位上不可能做和不可能想的东西,无中生有,牵强附会地强加到古人身上。第二种情况是遵守严格的历史性,运用现代科学观点、概念、术语和语言论述古人在他的  相似文献   

6.
思想史研究是一门认识学科,认识的起点在于认识历史,而目的则是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思想史研究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所以可能的前提,是古代思想家与我们有着相同的道德诉求,如何实现优良的社会生活是人类恒久的思想主题。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在遵循历史主义方法的同时,也应该有充分的现实关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应该避免复古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7.
刘丰 《文史哲》2023,(6):74-87+163
刘泽华的中国思想史研究继承并发展了侯外庐学派的思想史研究方法,主张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从具体的历史运动过程中把握历史。他通过历史和思想史研究所得出的“王权支配社会”理论,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形态。刘泽华自觉地承袭了侯外庐学派所开创的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方法,但是也将此方法推向了极致,这是因为他提出的王权主义理论将思想史与社会史完全融为一个整体。近年来,哲学史、学术史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思想史研究内部出现的不同方法,都对刘泽华的思想史研究形成了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学术、思想挑战,对反思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进而推进思想史研究的深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对象和方法 中国经济思想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历史上经济思想本质的学科,本身具有严整的体系和特殊的矛盾性。研究者的任务,就是要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每一种经济思想之所以产生与存在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因素,它的实践与发展的社会效果,及其本身的正误所在和客观的成败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综合研究;从中找出中国经济思想的固有特色,及其在中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为中国近代美学思想撰史的专著还是不多见的。聂振斌著《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①对中国近代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历史分期、思想来源、基本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介绍了各阶段代表人物的主要美学思想。通观全书,有不少独到之处。一、作者以功利主义美学和超功利主义美学的矛盾和互补为全书的逻辑线索,建构全书的框架,这就与过去以哲学上的唯物与唯心的斗争,乃至以政治上的阶级斗争为线索来写历史就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从学科建设意义上来说,西域经济思想史研究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史书上“西域”含义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广义,指称包括新疆及其以西的中亚、西亚、北非、地中海东岸以及印度北部地区;其二是狭义,指称包括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等我国历代中央王朝及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地区。本文“西域”一说即取其狭义。若从学理上讲,经济思想史考察的是历史时空境域中人们的经济理念,因此既使标明是研究“中国的”经济思想史,也不该因当代地缘行政区划的隐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科已经建立了九十多年,但学术界一直缺乏理论上的自觉,缺乏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科自身的研究,对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等其他中国近现代史分支学科以及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等其他专门思想史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逻辑起点、发展动因、研究方法、历史分期等都缺乏应有的讨论,难以取得高度的共识.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道教是我国固有的传统宗教,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它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以及佛教长期并存,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这是对道教历史作用的真实评价。因此,研究道教的历史,对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脉搏以及继承发扬古代文化的优秀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关于道教经济思想方面的内容。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经济思想和观点,在道教思想史和中国经济思想史上都应占有一定的地位。但遗憾的是,对道教经济思想的研究,目前还基本上是一个空白,无论是道教学界,还是中国经济思  相似文献   

13.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潘显一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于2010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书从先秦道家及其他重要思想流派对后世道教美学思想影响说起,沿汉末直至清代,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中国道教美学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线索,填补了道教思想史研究中道教审美思维和美学思想史的空白,在国内外的道教思想研究中别树一帜.该著充实、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美学思想史体系,使儒、释、道为主干共同支撑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因道教美学思想的补充而第一次展现其完整的面貌,是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重要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经济思想史的主题和形式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基本内容,以“自我批判”为主题的叙述的经济思想史和以“历史路标”为主题的研究的经济思想史,拓展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主题和形式的视界.经济分析史是熊彼特对经济思想中“分析性”或“科学性”历史进步的理解,在经济思想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用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史观来透视后来形成的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的主题和形式,具有思想史研究上的合理性,也有利于深化经济思想史及其当代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是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为对象,研究其产生、发展以及每一历史时期各种思想流派之间斗争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吕振羽、侯外庐等学术界前辈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已经进行过开创性的研究,但是由于历史所造成的原因,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曾经一度中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哲学或哲学史研究与思想史研究具有密切的关系。哲学史研究脱离了思想境遇,则容易流于空洞化。思想史研究尝以思想家为中心,将经济政治作为一个大环境处理,则有简单化的问题;后来又有以一般知识、信仰与精神为内容的思想史研究,希望贴近具体的经济政治环境,同时也能反映思想,但结果往往难见真正的深刻的思想本身,与环境关系的紧密度也有限。因此,如何处理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仍需要认真反思与探索,其中,两者的具体结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边界、对象与方法问题,尤其是与哲学史的关系问题,学界讨论已久。1981年,《读书》杂志曾刊发《哲学史和思想史怎样分家? 重读〈中国思想通史〉札记之二》一文,((4))从思想史与哲学史关系的角度加以讨论。1983年,《哲学研究》也以专栏形式刊发文章,就思想史与哲学史关系集中加以讨论。((5))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借由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出版的契机,学界对思想史研究边界、对象、方法以及思想史与哲学史区别等问题的讨论更为热烈,有不少学术会议都围绕思想史研究的各种议题,相关论文不时见于各大学术刊物,许多刊物都设有专栏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的思想史研究的根本困境是什么?这是世纪之交思想史研究应该思考的基本问题。我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历史与思想的双重退隐。这一困境与现代思想文化的总体性背景有关。我曾提出一个观点:现代的世界观放逐了世界,历史观遮蔽了历史--这正是中国现代危机特性的根本要点所在。这个观察的获得,既来源于个人对于时代、对于近百年来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效果遗存的深切感受,也建基于对思想史研究现状的深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19.
日本学界对日本近代思想史的研究 ,特别关注思想史的社会环境、日常生活和常识世界的实际情况 ;注意“顺着看”而不是“倒着看” ,也就是注意从日本自身的资料和历史脉络来追溯思想史 ,而不是以某种后设的、现代的价值立场来描述思想史 ;同时他们也有很自觉的亚洲史视野 ,十分关注日本以外 ,特别是互为背景和资源的近代东亚尤其是中国和朝鲜的思想史。日本思想史学界的这种强烈的日本问题意识 ,值得中国思想史研究者深思。因为中国的思想史写作 ,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是处在西方思维模式和叙述方式的强烈笼罩之下 ,而很少有明确的“他者”与“自我”意识 ,缺乏中国思想史的特别的问题意识。因此 ,中国思想史研究者很有必要追问一下我们的思想史究竟是“谁的思想史 ?为谁写的思想史” ?  相似文献   

20.
最近,北京大学教授赵靖先生在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讲话》一书中就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模式问题提出了一个新颍的观点,他指出:“土地问题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探讨的中心问题”。我认为这个见解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中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