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与农村民间金融的制度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是人们在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变迁。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历史就是民间金融主体追求获利机会而变迁的历史。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体制内金融撤离农村 ,农村金融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 ,民间金融趁机崛起。农村民间金融的体制外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金融需求问题 ,但是也不可避免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按照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理论 ,国家应该对民间金融因势利导 ,逐步制度化 ,纳入国家金融监管范畴 ,完成农村金融制度的诱导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到强制性制度变迁:温州民间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民间金融经历了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早期的民间金融和民营经济协调发展,民间金融响应获利机会实现了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变迁存在内部规则难以外部化、制度供应不足和制度滞后等问题,制度供需矛盾要求政府推动强制性制度变迁。民间金融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受到政府的政治稳定偏好、变革动力不足、多个要素市场扭曲、充分的诱致性变迁、利益集团施压等因素的影响。温州作为金融改革试点,也可以理解为渐进式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3.
适时适度放开民间金融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我国金融制度的不足,导致大量民间资金闲置而中小企业融资却非常困难,促动了民间金融制度的自发产生.这种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内生于中国体制外经济的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下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中的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民间金融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撑,却至今没有取得合法地位,极大地限制了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应该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适时适度放开民间金融,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间金融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间金融是指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各种投资和资金借贷活动。它存在的制度基础在于金融的脆弱性、金融约束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民间金融的确有助于化解金融体系的风险,有助于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升,有助于资本的形成和经济增长。因此,在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中必须重视民间金融制度,促进和引导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温州不仅因其以"温州模式"而著名,也因其独特的融资模式--发达民间金融而响誉全国.温州存在着相当规模的民间金融活动,这些民间金融活动客观上能够调节社会资金余缺,对扶持个体经济、民营经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温州民间金融运作模式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提升和改造民间金融运作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浙江温州民间金融运作模式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不仅因其以“温州模式”而著名,也因其独特的融资模式——发达民间金融而响誉全国,温州存在着相当规模的民间金融活动,这些民间金融活动客观上能够调节社会资金余缺。对扶持个体经济、民营经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温州民间金融运作模式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提升和改造民间金融运作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浙江民营金融业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势下,于原有金融体制外发展民营性质的金融业对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深化具有战略性意义。浙江民营金融业的兴起不但构成了浙江经济(包括金融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浙江农村工业化和其他行业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支持力量。本文考察了浙江民营金融业发展的现状、作用与制约因素后,认为有必要于将来构筑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在内的完善的民营金融体系,并应由自发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过渡到政府引导推动型的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8.
民间金融制度构建的战略路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脱民营经济融资困境的根本出路是建立民间金融制度。在民间金融制度构建所面临的机遇和约束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其战略选择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竞争性的民间金融制度与国家垄断金融制度并存 ;第二阶段 ,民间金融和民间信用最终成为我国的主体信用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扭曲与金融安排:温州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温州模式与温州金融格局演变的基础上 ,分析了制度扭曲环境中温州金融格局的形成及温州模式在新世纪发展中所面临的金融困境 ,据此提出新世纪温州模式应具有的金融格局是 :第一 ,规范民间金融使其成为民营小型企业的融资主渠道 ;第二 ,组建民营小金融机构使其成为民营中型企业的融资主渠道 ;第三 ,拓展资本市场使其成为部分质地优良的民营中型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以提高其档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虽然滞后于金融需求,但缺少制约主导了金融需求的发展,这种供需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农村外生性的金融制度演变决定的,以扼杀农村经济组织自发行为为代价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悖。而且这种强制变迁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受其他体制改革的“惯性”影响,导致了农村金融主体的缺位,农村金融容量的增长赶不上经济总量的增长。但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加速,以及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加深,必然对农村金融制度革新产生强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管金平 《兰州学刊》2014,(4):185-189
在现有官方金融体系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背景下,民间融资得以活跃发展,但现行法律规范存在不确定性,无法为民间融资从业者提供一个准确的制度预期。我国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变革必须具备一个长期性、统筹性的视野,应将民间融资法律制度的改革步伐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制度演化路径。短期目标是修改立法,为民间借贷从业者提供一个准确的制度预期;中期目标是以小额贷款公司改革为起点,逐步推进民间借贷的放松管制;长期目标是推行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官方金融平台。  相似文献   

12.
传统法律的近代变迁有不同的表现,这是和传统法律制度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对于主要交由民间习惯和规则来加以调整的地政制度,其变迁也首先表现出其民间特性.在产权确认制度、契证管理制度、土地交易管理制度、勘丈制度中.这个特性都有集中的表现.地政制度在民间的变化为国家法律的变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温州金改的重点在于建立规范和促进民间融资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民间融资制度的创新。《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是温州金改最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其涉及民间融资的地方监管、备案登记、私募工具以及信息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创新举措。因立法空间的束缚,温州金改无法摆脱其制度创新中的局限性。对地方金改不能报以一蹴而就的想法,而是要自下而上逐步改革现有的民间融资制度压制,为从国家层面改革相关法律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胡斌  夏立安 《浙江社会科学》2012,(5):43-50,155,156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地方司法对于民间金融创新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其中不乏对现有制度的突破,这是地方司法进行"试错"的实例。基于一种框架性的论证,地方司法"试错"的正当性源自于地方性的纠纷,现行法律的粗疏以及司法引领制度变迁的优势;其基本路径是地方司法在能动性指引下,运用利益衡量的基本规则,与地方立法和行政互动协同、彼此影响。同时,为了防止地方司法"试错"被滥用,还必须对"试错"的主体、期限、条件、内容等作出较为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道格拉斯·诺思提出的成本--收益理论是研究制度变迁的标准理论.然而,由于金融资源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它对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并不适用.结合我国国情,我们提出成本转移的假说,以此来分析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动因和路径,最后对未来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近代贵州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网络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政治、经济等制度环境的变迁促成了近代贵州金融制度的变迁.近代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近代贵州金融网络的建立,从而提高了金融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动了近代贵州要素市场的建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民间融资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之外,在夹缝中生存.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民间融资既推动了经济发展,又存在诸多弊端.如何趋利避害,引导民间融资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使其成为市场融资力量的有益补充,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深入剖析民间融资的发展根源、表象特征及社会效应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了民间金融发展的未来取向,就如何引导其合理、适度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发展民间金融,扩大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不仅是扩大民间投资,增加就业的需要,更是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需要.但同时需要加强监管,并提出了若干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开放我国民间金融业,让民间资本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发展不同层级的金融机构,使不同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竞争。通过优胜劣汰,充分释放民间资本的能量,为繁荣我国金融市场做出贡献。这不仅依赖于法律制度背后民间金融观念的更新,也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唯有此,我国民间金融业才能最终发展为正规金融业,为中小企业融资、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62-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管理,这种"金融二元主义"引致的国有金融资金供给与民营企业信贷需求的制度错位,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随着社会经济体量的增大,民间金融风险日益凸显,其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民间金融的"关系化"与非市场化。对此,政府可通过建立以契约为基础的金融市场,构建中国特色的草根金融体系和建立透明动态的利率管理机制等金融市场化手段,进行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